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像水晶一样的心愿
矫友田
①很多年前,在小镇的街市一角,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那时候,他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十足的书迷了。每次跟着母亲到小镇的集市上卖鸡蛋,他总要找机会到那个小书店里呆上一会儿。
②那个小书店的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者。长得又高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他每次走进书店的时候,那位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见他进来,老者便把眼镜往下轻轻地一按,朝他微微一笑,而后继续埋头看书。
③那时候的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他就用两只小手扳着柜台,使劲跷着脚,仔细地浏览着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每当发现自己喜欢的,他就会让老者帮忙取过来翻看一阵儿。
④那时候上学,父母从来不给他零花钱,他就把卖酒瓶、牙膏皮等废品换来的零钱积攒起来买书。可是那些书的定价,大都超过了他购买的能力。因此,为了购买一本喜欢的书,小男孩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那位老者则不厌其烦地为他拿来拿去。
⑤渐渐地,老者便记住了那个小男孩的模样。等他再走进书店的时候,老者就会主动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些他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然后递到那个小男孩的眼前说:“你看这些,有你喜欢的吗?”这也是老者对他说的次数最多的一句话。有些时候,小男孩站在柜台前看上半天,却因为衣兜里的钱不够,最终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书店。而书店的那位老者丝毫没有厌烦,他微笑着起身,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放回原处。
⑥有一次,小男孩被书架上的一套《安徒生童话》给迷住了。然而,3.6元的定价在他的眼里是那么遥远。可他还是鼓足勇气对书店的老板说;“爷爷,这两本书可以为我留着吗?我一定会买下它们的。”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把唯一的那套《安徒生童话》抽出来,放到另外一个书架上去了。
⑦从此,为了攒够3.6元书钱,小男孩捡过蝉蜕,也偷偷地捅过蜂巢,然后将它们卖给收购站。然而两个多月之后,仍差6毛钱。期间,他已经往那个小书店跑了几趟。当他看到那套书还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时,他才会放下心来。然后,他就会告诉老者,他已经快要攒够书钱了。老者则微笑着说:“不急、不急,书一定为你留着。”
⑧有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意外在草丛里捡到一块鸡蛋大小,像盐粒一样晶亮的石头。小伙伴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小伙伴说:“这是水晶石,一定很值钱!”小男孩兴奋地问那个小伙伴:“真的吗,你说值多少钱呢?”那个小伙伴思忖了一会儿说:“至少可以换你想买的那套书吧。”
⑨于是,他把捡到的那块水晶石藏好。再一次跟母亲去小镇时,他把那块水晶石偷偷带在身上。他兴冲冲地跑进那家小书店,并告诉书店的老板,他今天是特意来买那套书的。之后,他从衣兜里摸出3元钱,连同那块“水晶石”一同放在柜台上。老者点了点那些零钱,不解地问:“怎么还差6毛钱呢?”那个小男孩连忙说:“您看这是一块很值钱的‘水晶石’,用它抵6毛钱行吗?”哦,老者恍然明白过来。他拿起那块“水晶石”端详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水晶,而是石英,不值钱的。”听了之后。小男孩的脸蛋一下子红了。他从老者手中接过那块石英,连同那些零钱,失望地朝门口走去。老者在他身后犹豫了一下,然后喊道:“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
从那个小书店里出来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像一下子长上了翅膀,在大街上快乐地奔跑起来。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
⑪许多年过去了,小镇早已变为繁华的城区。那家小小的书店也成为记忆里的一个符号,而那位当年卖书的老者或许也早已过世。但那个小男孩却一直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因为,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⑫今天,当我坐在书房里,注视着那一架架自己喜欢的书籍,忽然感觉它们不就是一块块水晶吗?当老者收下那一块石英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或许,正是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

(1)、概括文章的情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①小时候“我”经常到小书店看书,想买一套《安徒生童话》。
                                                                                                                                                   
③“水晶石”原来是不值钱的石英,但最后老者还是收下3元钱和石英,把书卖给了“我”。
                                                                                                                                                   

(2)、第⑩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举例说说文中的老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4)、老者的呵护成就了一位作家。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江南柳》答题,回答相关问题。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③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呜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行军

程多宝

①行军时多是白天里不走,尽往夜堆里钻。天刚擦黑,这支顶着高粱花子、扛着些“汉阳造”“老套筒”的百十号人的连队,坚决地执行着刘邓首长的命令,天天都在急行军。

②战士们都眼巴巴地盼着有双好鞋。那时还是在后方,根据地做好的军鞋常常是拉来一大车也不够分。战士多得蹲下来就像是一片庄稼,站起来就像是一片树林。

③刚当上解放军的卢守坤有点儿搞不懂了,大家没日没夜地行军,怎么还成天精气神十足?卢守坤一路上脚板子急促促地可不敢停,就是瞌睡了,闭着一只眼睛,脚板子还照样走得直溜,这功夫练得整个人就像是队伍里的一只零件。回回走到宿营地,士兵们横七竖八地直打呼噜,当班长的得给大伙儿烧水烫脚,还要挨个儿挑脚泡。

④他的班长也是去年从那边(国民党军队)举着手过来的,才一年多就入党了。听他自己也说过,刚过来,哭过好几回,哭一次,人就清醒了一次,这边叫“挖苦根,倒苦水”。

⑤当然卢守坤是不懂这些的。

⑥那一年内战全面爆发,刘邓大军神出鬼没,于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之中寻找战机,使得国民党军队疲惫至极、狼狈不堪。

这又是一个晚上,天还是黑得像黑煤一样 , 零碎的冬雨叩在脸上生生地疼,前胸后背已经汗透了,外面的衣服冻得像是披了层盔甲,里面的贴肉小褂冰冷冷地冰着前胸。队伍还在悄然前进着,卢守坤有些累了,一路都是黄泥巴,走起来太费鞋了。根据地老百姓送过来的黑布鞋穿着好是好,不磨脚,脚上也很少打泡,走路如风还不带响声,可就是合脚的少,做的时候又没个尺码,都是一水的千层底,厚厚的,掂上一掂,仿佛听到村长们挨家挨户动员时,那满院、满屯、满山洼子里呼呼啦啦吟唱一片的麻绳拉扯起来的乡土歌谣。一村一庄地收上来,太平车推过来这么一倒,一连一连人马排过来,见人塞上一双,调换不到大小的只好凑合着。班长就说了,大一点也不打紧,男人家扛枪弄炮的,脚大走四方嘛。

⑧卢守坤刚来有点不好意思,最后捡了双小的,这一双掂在手里,瘦得紧巴,夹得脚趾头生疼。他索性用刺刀挑了点鞋帮子,前几天还好,两天一过,一路的黄泥巴糊下来,鞋口松得就有点软塌了,这不,稀乎乎的泥巴地一粘,鞋子就掉了。黑咕隆咚的不太好摸,还弄了一手泥。身子一弯下来,任队伍从旁边嗖嗖地过,班长跟了过来,小声地说:“你别乱动,我来。”

⑨班长就是班长,三把两把就摸到了。卢守坤伸脚一套,就是刚刚丢下的那只,鞋内暖暖的余温还在呢。

脚底渐暖,夜色渐薄。卢守坤看到前面班长的步子隐约间一颠一颠的不大平稳。是刚才帮自己找鞋子时被后面的人撞了腿?还是脚底下生了泡?卢守坤有点不明白了,无奈行军的队列里也不好问话。班长有副好脚板,行军时总爱替别人扛枪,战士们向他夺,他都不肯放,还说:“我有的是劲儿,不信你们谁有本事缴获老蒋一门山炮,我再扛给你们看看。”

⑪班长的脚崴了?那也是给自己找鞋弄的。卢守坤心里想:班长呀班长,你这不是让我难受吗?

前进的队伍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黑幕四合的天地犁开了一道缝隙,天色渐渐地明朗了。卢守坤这下看清楚了他的班长。班长的一只脚板上光光的,只是一层浸湿的绑腿。那只鞋呢?再一看自己的脚上:怎么两只不一样呢?难道是班长的鞋?班长……班长你一路光脚呢,这么远的路,怎么走过来的?

⑬班长!卢守坤心头一热,他沿着班长王克勤同志的肩头放眼望去,冬雨已住,东方欲晓。一不留神,那轮深冬的朝阳,早已跃上了这支队伍的头顶。

⑭这支精气神十足的队伍,怎么这么长呢?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越来越长了……

(节选自2020年1月5日《解放军报》,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打我手心的穆老师走了

①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我走上三尺讲台已经20多年了。可是我却时常回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想起我敬爱的穆兰老师。虽然她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可是她的音容笑貌,她对我的细心呵护,对我人生的指引却好像就在昨天一样。正是因为对她的崇拜和敬意,我踏上了教师的岗位,而且在工作中,以她为榜样。

②我上四年级时,穆老师接手了我们班。之前就听说她特别厉害:教学成绩很好,对学生要求严格,有时还会打手心。我有些害怕,可是当我见到她时,一下子放心了。她30来岁,留着齐耳的短发,个子不高,胖乎乎的脸,眼睛不大,经常笑眯眯的。平时经常跟我们一起做游戏,上课时还经常给我们讲故事。

③上二三年级时,我写作业养成拖拉的坏习惯,要么不做,要么写一点。以前的老师经常因此批评我,说说也就过去了。看到穆老师后,我本以为这样下去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④头几天我还坚持着认真完成作业。后来老毛病又犯了,晚上作业没有写完,第二天在父母的催促下来到了学校。该检查我的作业了。我把本子拿出来,老师看了一下,问我后面的作业为啥没做,我说不会。老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昨天做的练习,声音一下子高了:“你是真的不会,还是别的原因?”随后,老师狠狠打了一下我的手心!

⑤我坚持着说就是不会,但是声音越来越低。因为昨天做的类似的练习我都做对了。老师问:“为什么没有做完作业?”这次我不敢瞎说了,把自己放学贪玩、晚上还没做完就困了的真相告诉了老师。

⑥老师这才缓和了语气。把毛巾用凉水打湿了,给我敷了一下手心。问我还疼吗?然后对我说:“知识学不会不要紧,老师可以多给你说几遍,但是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这会影响你的一生。”

⑦老师短短的几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直到现在,我做什么事情都实事求是,从不推脱自己的错误。对待其他同学,老师也是同样,平时像妈妈一样细心呵护,但犯了原则性错误而且不承认的,一定会狠狠惩罚。小时候我还经常为此恨老师,可是现在我觉得能遇到这样负责的老师,真是我一辈子的幸运。

⑧跟随穆老师学习了一年,我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进步。爸妈高兴极了,以为可以就这样跟随穆老师一直学下去。可是有一天,穆老师突然在课堂上晕倒了,被送去了医院。

⑨我们几个同学去看望了她,才知道老师是胃癌晚期。几个月前,医生就告诉她不能上班了,可是为了不耽误我们,她一直咬牙坚持着,直到晕倒。

⑩又过了一个多月,就听到了穆老师离去的噩耗,全班同学都哭了。因为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好妈妈。她对我们虽然严格,但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呵护和关心也是无微不至的。

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我的穆老师最好的写照。现在又到了鲜花盛开的季节,我默默祈祷,愿鲜花为您开放,我们永远爱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