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让我结实地靠着你》,完成后面的题。
                                                                                     让我结实地靠着你 (安宁)
      ①那天去上班,在小区花园里的石凳上,瞥见他孤独地坐在那里。我很想走过去,拍一下他瘦削的臂膀,像儿时的我将小小的脑袋任性又骄傲地靠在他结实宽厚的胸前那样,抱一抱他。但我在那个怕迟到、怕被老板呵斥的早晨,还是选择了习惯性地向他打个招呼,便一路狂奔着,将他依恋不舍的视线,甩在了他再也无法追踪的拐角。   
      ②我忙着给养活我的客户发电邮,发传真,打电话。手机响了两次。在整理一沓文件的空当里,我抬头,看见手机上熟悉的号码,漫不经心地拿起来,打过去,却是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您的父亲现在在社区的医院,请你尽快过来。”   
      ③A这样一句客气、节制又略带着不耐烦的转告,让我很快意识混乱,转身时碰倒了手边的茶杯,想要去向老板请假,却稀里糊涂地进了洗手间。 
      ④赶到医院的时候,那个显然是打电话给我的大夫,冷着脸,说:“工作就那么重要,可以连自己的父亲都不顾?不知道你父亲有高血压和胃病吗,还让他吃辣椒?幸亏他旁边有人,否则不知道会有什么更严重的后果!”我不知所措地站着,听任那个医生不留情面的呵斥。而他,正微闭着眼,疲倦地躺在那里,打着点滴;日日陪伴着他的狗狗,忧伤地卧在他的鞋子上。   
      ⑤我走过去,握住他的手。他依然在昏迷之中,听不见我的轻唤,亦感知不到我的体温。B他的手,已经苍老得看不到血色,凸起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犹如此刻的时间,缓慢、老迈,接近于凝滞。B 时光一路无情地走,吸干了他体内的精髓,只留下这一副连他自己都厌倦的躯壳。   
      ⑥他醒来的时候,夜色已深。看见我眼中的血丝,他即刻一脸疼惜地要去给我拿一块热毛巾来。我含着泪,带着嗔怒,将他止住,说:“不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吗,还这么不爱惜自己,以后不要再因为我,做那么多辣菜!”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⑦那晚走廊里有一个女人,抱着她的宝宝,不停歇地走来走去。昏暗的灯光照在她的身上,让她的脸看起来模糊、忧郁;但她不停拍打着婴儿后背的手,却是那么温暖、柔软、动人。   
      ⑧那脚步声焦灼又轻柔地持续了很久。我对值班的护士说:“能不能让那母子回房休息,这样走,会影响很多病人休息。”但他却抢在护士回答之前,阻止了我。护士也有些为难,说:“医院里经常这样,很多生病的小孩子,只有在母亲或者父亲微微晃动的怀里,才能安然睡去。天下做父母的,是肯为了孩子整夜整夜地不合眼的。”   
      ⑨突然间想起儿时多病的自己,一次次在医院度过的夜晚。那时的他,就是这样,抱着任性哭闹的我,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昏暗走廊上,不停歇地走来走去。我依恋他的怀抱,那么宽厚有力,可以阻挡一切疾病带给我的疼痛。甚至很多时候,我是故意地赖在他的怀里,不让他睡觉;而我在灯光划过的时候,偷偷睁眼,看到他哼着小曲哄我睡觉的面容,总会被一阵阵波浪一样的幸福,温柔地舔舐。   
      ⑩他已经睡去,我轻轻地用温热的毛巾,为他擦拭着额头。他轻微呓语几句后,便转过身去,背对着我。我没有将视线跟过去,但我知道,那一刻的他,和我一样,被细细的幸福的波纹漫溢着。   
      ⑾而我与他,就这样,守着彼此,到很老很老的岁月里吧。

(1)、文章叙述了与父亲有关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本文的人物描写非常出色,请对文中两个划线句分别进行赏析。

(3)、文中写一个女人在医院走廊抱着宝宝不停歇地走来走去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4)、有人为文章改写了一个结尾:走廊上的脚步声渐行渐远,那个孩子大概也睡了吧。柔和的灯光悄悄地照进病房,洒在洁白的床单上,洒在他的身上,一切显得那么静谧……
你认为原文的结尾好,还是改写的结尾好?请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孤独之旅》选段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杜小康摇 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

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没有听到父亲的回应。

          杜小康突然感到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 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于经典的主题阅读

【经典渐行渐远】

    有人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在“快餐文化”目益盛行的今天,现代人已经无暇顾及经典,如果不把经典改头换面包装得面目全非,是不会有人看的。于是乎“三国”被水煮,“西游”被大话,经典阅读已渐行渐远。那么置身于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置身于物欲横流、奢华浮躁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经典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说到这个问题,有人可能会不屑地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看那些书,真是老土。”仿佛阅读经典,是遥远的事情,与我们现代的生活格格不入了。

    当前,整个人类正在被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暴所席卷,这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因其全新的传播方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现代人的生活、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认为:“读书或者阅读一些经典著作对人们思维的系统性和语言表达有很多好处,依赖网络快速浏览或仅看画面反而会起反作用,从而导致表达上的困难。”

    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经典作品的作用,就是说,它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读者会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主题情感,构筑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鉴赏力。”

    杨叔子院长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阅读经典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

【人民日报评论】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概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获取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们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空虚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槐抱柳

袁省梅

    ①你见过这样的树吗?

    ②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A)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地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

    ③槐抱柳活着,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的好好的。这棵树是五里柳最老也是唯一的一棵树。没有谁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一样。

    ④人们都很忙,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说他不走,他说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

    ⑤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

    ⑥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给给笑,五里柳就剩咱俩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

    ⑦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B)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呵呵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

    ⑧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沙,不信这树活不了。

    ⑨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

    ⑩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您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呵呵呵呵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

    ⑪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的没了精神。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

    ⑫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金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老树看着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

    ⑬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和这几个人回到村里。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

    ⑭老人说,好吃吧?老人说,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

    ⑮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

    ⑯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

    ⑰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

    ⑱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

    ⑲老人呵呵呵呵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

    ⑳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

    21 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

阅读

幸运的副产品

星新一

    ①前些日子,我做了一次环宇旅行。

    ②我到了若拉星。这个崇尚清洁的星球处处清新明快,地球上许多家庭用的室内小型自动清扫消毒器,就是该星的产品。

    ③我到了罗普星。这个艺术星球一切都伴着悠扬的旋律,举目都是高雅的曲线,和谐的色彩,令人赞叹不已。此外,我还游览了其他星球。

    ④能够环游宇宙,古人想都不敢想。谁知道突然之间地球就向宇宙开放了呢!

    ⑤最近有人说:“今年该是开放一百周年了吧?说是开放,其实更准确些,应该说是被迫开放。”但不管怎么说,由于开放,地球吸收了外星的优秀文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地球上持续已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⑥不过,当初看见那巨大的宇宙飞船不宣而至、降落在地球上时,人们是多么的惊慌恐惧啊!但是后来,人们和飞船上的外星人接触后,知道了他们是和平友好的使者,心中便释然了。

    ⑦是什么原因使外星人成了地球的来客呢?

    ⑧原来,很早以前,宇宙联盟就把一颗“文明侦察卫星”运送到了土星轨道的外侧。这个卫星能侦察到太阳系产生的文明,并自动地把这一信息发回本部。当然,他们也期待着地球派出的宇宙飞船能发现这颗卫星,把它带走或同它联系。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实现。相反,它侦察到了地球上的核爆炸——原子弹试验,并把这个信息发回了本部。于是,宇宙联盟向地球派出了使团。

    ⑨使团会见了人类。当时,多数国家都隐瞒了核武器的数量,提供的数据比实际要少。但在使团精密灵敏的仪器探测中全部暴露无遗,结果让使团非常惊疑,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会谈。

    ⑩“你们企图用这些东西征服宇宙吗?”

    ⑪地球方面慌忙辩解:“这是从何谈起!谁也没有想过干那种胆大包天的事!”

    ⑫“但是,你们却实实在在地拥有核武器,那是做什么用的?”

    ⑬“那是地球人之间作战用的。”

    ⑭听了地球方面的辩解,使团内部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却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同一星球的居民怎么会自相残杀呢?

    ⑮会谈重新开始,使团方面说:“你们的意思,是不是说地球的居民都想自杀?如果是那样,虽然极其罕见,倒也并非绝无仅有。但这还是不能令人信服。”

    ⑯“到底还有什么疑点呢?”

    ⑰“还是不要佯装不知吧。把你们的核武器加起来,足可以摧毁地球好几十次。如果是为了自杀,有够摧毁一次的量就行了嘛。所以我们认为,你们的核武器是为了攻击其他星球生产的。”

    ⑱“不,这真是用于地球战争的!”地球方面竭力解释。

    ⑲但是使团并不相信,他们说;“这不过是个巧妙的骗局。就算是用于地球战争,也不该有这么大的数量。一定是眼看征服宇宙的阴谋暴露了,才编造出这样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理由对付我们。”

    ⑳地球方面哑口无言,无计可施。

    ㉑使团暂且不予计较,让地球迅速加入了宇宙联盟,向宇宙开放。我们得以和任何星球通商,到任何星球留学旅游。然而外星人看我们的目光充满了偏见,而且唯有地球人,在任何星球的航天港都必须接受行星检查。

    ㉒地球方面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培养了好几万的专家,夜以继日地攻关,研究怎样解释才能使一直等着答案的使团明白:虽然我们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却毫无征服宇宙的念头。

    ㉓投入这项研究的经费之多,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十年,五十年,一百年过去了,却依然没有结果。

  ——译自星新一著《稀有的未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