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①。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②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③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④之甘也,遂大爵⑤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节选自明﹒刘元卿《醒世恒言》)
      【注释】①醴尊:醴,甜酒。尊同“樽”,酒杯。②盍:何不。③差:chā,稍微,比较④唇吻:指嘴⑤爵:古代的一种酒杯。⑥蹈藉:践踏⑦就絷,被拘囚。

(1)、解释句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之饮器 陈:__________                        ②少尝之 盍:__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麓 人 追 之 相 蹈 藉 而 就 絷 无 一 得 免 焉。

(3)、翻译: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其后来者亦然”中的“然”指代什么内容?

(5)、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语言故事,它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文言文阅读

(四)白 瓷

〔明〕宋应星

①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若夫中华四裔①驰名猎取者,皆饶郡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二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合,瓷器方成。

②凡造杯、盘无有定形模式,以两手捧泥盔帽之上,盘使转。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大指薄旋而上,即成一杯碗之形。功多业熟,即千万如出一范。凡手指旋成坯后,覆转用盔帽一印,微晒留滋润,又一印,晒成极白干。 入水一汶,漉上盔帽,过利刀二次,过刀时手脉微振,烧出即成雀口。然后补整碎缺,就车上旋转打圈。 圈后,或画或书字,画后喷水数口,然后过釉。

③凡瓷器经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共一匣钵。钵佳者装烧十余度,劣者一、二次即坏。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软如绵絮。以铁又取一以验火候之足。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选自《天工开物》,有改动)

〔注释〕 ①四裔:四方边远之地。

②饶郡:江西饶州府,今江西省鄱阳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