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有口辩,而涉猎书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謇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十六年,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 , 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 , 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注释】①班超: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②卿曹:你们。③从事:幕僚一类的文职官员。④文俗吏:平庸的文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辍业投笔叹曰(   )         ②后忽疏懈(    )    
会其吏士三十六人(  )      ④今虏使到数日(    )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佣者笑应曰涉猎书传 B、吾众诈自称取封侯 C、扶苏以数谏狐疑未知所从 D、辍耕垄上当与从事议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

(5)、分别简述陈胜和班超遭遇的境地和采取的对策。

(6)、【甲】【乙】两文中陈胜、班超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有一位好朋友,很苦恼,因为他与父亲的关系很僵,父子俩常面对面地坐着,一两个小时没一句话可说。朋友认为父亲不理解他,换句时máo(   )的话来说,就是父子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代沟。
        最近,朋友受公司派qiǎn(   ),要到南非的开普敦去工作。
        他回到家里,吃完饭,父子俩又面对面地坐在沙发上,谁也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儿子开口了:“爸,我想跟您谈一件事!”
        “什么事?”父亲(平静、安静)地问。
        “我要到开普敦去工作了。”
        “哦,我知道了。”
        停了一会儿,父亲问道:“什么时候走?”
        “后天。”
        “哦,我知道了。”
        “那……什么时候回来?”父亲往前(挪了挪、靠了靠),急切地问。“我不知道。”
        “哦,我知道了。”父亲说这句话时,儿子看见父亲眼里(噙、含、闪)着泪花。房间里又沉寂下来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摇晃着走向书房。儿子看着父亲摇晃的背影,眼睛也有些湿润,想喊住父亲,但终究没有说出口。
        过了一会,父亲从书房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本《世界地图册》和一支钢笔。走到儿子面前,有些激动地问:“开普敦在哪里?”
        儿子拿过地图册,指着说:“看,就在这里!”
        “在这里……”父亲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笔在开普敦所在的位里点了一个红点,又在镇江所在的位里点了一个红点,然后画了一条红线,将镇江和开普敦连接起来。
        父亲眼噙着泪水,哽咽着对儿子说:“在我想你的时候,我就看看这张地图上的两个红点一条红线!”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⑴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懂音乐,爱好文学,弹得一手好钢琴……而我的女儿,给她买来全套《安徒生童话》,她只翻了几页就不看了。还①地说:“我只记得一句布片。”真把我气得半死。她八岁开始上钢琴课,却终因每次练钢琴她哭我吼而放弃。最令我②的是,有一次她的作文竟然不及格,她却振振有词:“又是《一件难忘的事》,这样的题目我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少说也有三、四次。我总共才多大,有多少难忘的事?”
……
      ⑵在我去港的三四年间,觉得女儿一下长大了。
      ⑶首先,我十分爱读她的信,生动传神,宛如她自己在我眼前说笑一般。其次,我又发现她已能在琴键上奏出很好的曲子。原来,她已深深爱上了钢琴。我问她:早知今日,当初何必每次练琴都像要上断头台一般?她倒也答得爽快:“小时候你们根本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逼我上钢琴课。现在是我自己喜欢。”她还为自己找个亦师亦友的钢琴老师呢。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日女儿读书面之广竟超过我。一本台湾出版的关于汉奸梁鸿志的传记,竟看得娴熟,且还能与一位九十多岁的,当年也曾有经历汉奸之嫌的老先生交谈,③地述出她对此历史人物的独特想法和评价,令老先生十分惊讶。

根据古诗文的学习经验,完成 15-19 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初出城留别        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①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注释:①青门:京城东门

随园记    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康熙时, 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都人游者,翕然①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园倾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 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②;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③。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④,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⑤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 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选文有删减)

注释:①翕然:络绎不绝的样子。②岫(xiù):山穴,山洞。③宧(yí)窔(yǎ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④繁瘠(fánjí):繁多。⑤夭阏(è):《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原来的形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