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班昭续《汉书》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 , 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 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6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孙叔敖埋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 , 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向吾见之,恐去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矣。”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序》)
【注释】①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②治:治理,管理。
张之万之马
张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 , 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①尚书:官职名称。
犬救幼女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①。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②,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③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④于事。是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 , 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⑤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⑥无不称奇。 (选自《滇南杂志》)
【注释】①驯:温顺。②不及:赶不上。③薄暮:接近傍晚。④济:帮助。 ⑤乃:竟然。 ⑥邑人:县里的人。
【甲】儋耳夜书
〔宋〕苏轼
己卯①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② , 屠酷③纷然,归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益自笑矣,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已卯:宋哲宗元符二年为已卯年(公元1099年);上元:即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②民夷杂揉: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在一起。③屠酷:屠户和卖酒者,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④三鼓:夜半三更时分。⑤再鼾:一觉睡醒又睡下。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蘖、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