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秋瑾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

【甲】儋耳夜书

〔宋〕苏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 , 屠酷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益自笑矣,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已卯:宋哲宗元符二年为已卯年(公元1099年);上元:即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②民夷杂揉: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在一起。③屠酷:屠户和卖酒者,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④三鼓:夜半三更时分。⑤再鼾:一觉睡醒又睡下。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蘖、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相与步于中庭

少闲人__ 。

有老书生

然从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盖自笑矣,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 
(3)、《儋耳夜书》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苏轼在贬谪后所写,在《修耳夜书》 中苏轼夜游归家后“放杖而笑,孰为得失?”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则发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慨,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这 两句话各反映了苏轼对人生得失有着怎样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场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是指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