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野有麦场
② 其一坐于前

(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目似瞑/送杜少府任蜀州  B、又数刀毙之 /蜀鄙有二僧 C、与厅室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吾欲南海,何如 D、恐前后受敌/屠自后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①式②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③似重有忧者。”而④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⑤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夫子:即孔子。②式:通“轼”,车前横木。③壹:或。④而:乃,即指你。⑤去:离开。⑥识:记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 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东海徐公君猷 , 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而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

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之曰“遗爱”。时谷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公命谷记之。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采道路之言,质之于子瞻,以为之记。

(节选自苏轼《遗爱亭记》)

【注释】①何武:字君公,西汉名臣,为人贤良方正,为官秉公执法,政绩显著。②徐公君献:徐君猷,当时黄州的知州,苏轼的好友。③啸咏:犹歌咏。④继连:僧人名。⑤谷:即巢谷,字元修,苏轼同乡人,此行来探访苏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