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甲〕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的科研方向横跨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 当年,他也是美国不想轻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之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郭永怀激动万分,恨不得立马就飞回祖国母亲的怀抱。
1955年7月,郭永怀被聘为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受聘时他就明确表示:“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离开”“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想走的时候就要走”。
机会终于出现了。1955年8月,继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后,美国政府又取消了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彼时,让他加入美国国籍的来信纷至沓来。 当他执意回国时,美国则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给他设置重重障碍,许多朋友也劝他不要放弃大好前程。
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归国的决心。1956年,郭永怀在回国前举行了一次野餐会,聚会上他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当着所有朋友的面,将凝聚了自己十几年心血的所有研究成果和资料付之一炬。
妻子李佩看在眼里,痛在心中。郭永怀安慰她:“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
1956年国庆前夕,郭永怀携妻女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
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太久。
(选自2021年1月 14 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乙〕
于敏的科研生涯始于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后,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从那时起,于敏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
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研究绝对保密,造氢弹,我国完全从一张白纸起步。 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然而,设计方案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的气温低至零下 30 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于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食无味、觉无眠。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解决完问题才离开基地。
2015 年 1月,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满脸谦逊祥和。上一次像这般“抛头露面”,还是 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 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对于敏而言,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在隐姓埋名的那些年里,默默耕耘的他“沉”在深处很自在。
(选自 2021年1月 16 日《人民日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