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材料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图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席,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节选自语文课本《苏州园林》)
【材料二】
苏州园林里的楹联,既营造出美的意境,也传达出园林主人的心声和风雅情趣。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园中假山上有飞檐翘角的石亭,石柱上的楹联是一副写景抒情的杰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这副集句联,上联出自宋欧阳修的《沧浪亭》长诗,下联来自园主苏舜钦的《过苏州》一诗,两人为好友,而此上下联浑然天成,宛若出自一人之手,真是妙不可言。清风明月、良辰美景,这样的赏心乐事本就可遇而不可求,可以看出园林主人超然物外、纵情山水的淡泊心态。
素有“假山王国”之称的狮子林,其素雅的小方厅内有一副清代学者桂馥题写的名联:"相赏有松石间意,望之若神仙中人。"上联中,苍秀的松树是坚贞孤做的象征,作者将松石“人化”,寓意观赏者心志高洁。下联取的是辞官归隐的南朝文学家陶弘景独游于泉石间,见者以为仙人的典故。全联情景交融,诗味隽永,体现寄情山林的情趣。
(摘编自《语言文字报》)
【材料三】
中国园林文化绵延数千年,形成了自然之趣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民族审美。在笔者看来,中国园林突出价值体现在三方面,即天人之道、营建之法与艺术之美。
“天人之道"是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传统自然观的凝练。中国园林经历了从模山范水到寄情山水,从再现自然到超脱自然的发展历程,传递出“察于天地"的朴素自然观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
中国园林的“营建之法"表现为空间理法与建造技艺的融糅。随着人居模式的不断演替与发展,这种融汇"法”与“技"大成的营造智慧,塑造了以自然雅朴的江南园林为代表的“步移景异,别有洞天"的宅园空间等。
中国园林的“艺术之美”,融注了建筑、书画、诗词、音乐等,是自然之美、人工之美、意境之美的集大成者,立于空间和造型艺术上的园林美学,彰显了独特的文化意识与审美理想。
发掘中国园林文化精神和内涵,保护传统造园技术和艺术,传承人居环境营建理念和智慧,是赓续文化薪火的应有之义。如何答好园林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这道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1月14日12版)
温馨提醒 | 你可以借助后面的资料 , 完成任务! |
资料一:
杨澜、池长庚与“小叶子”叶诗文访谈时的精彩对话(部分)
杨:在冲刺东京奥运会时,你以0.01秒之差输给对手没能拿到奥运名额。如今,你是如何
看待那段经历的?
叶:0.01秒可能包含了很多方面,一部分是天赋,一部分是努力,一部分是自律,可能还有一些细节的把控,包括一些运气。所以说一个成功运动员他有时战胜别人0.01秒,可能因为他在这些方面都比别人做的更好,每一个细节都好了一点点。
杨:亚运会夺冠后,你有拍水庆祝的动作,这其中包含了什么?
叶:我挺激动的,第一次用砸水的方式庆祝。有很多隐忍,有很多发泄,我终于在多年后又登上了世界的赛场。
杨:
叶:我想要努力冲击2024年巴黎奥运会。比夺冠更难的事情是战胜自己的心魔,如果遇到困难,我都没有去拼一拼,没有去跟它较一较劲就放弃了,那我好像也不配成为一名很顶尖的运动员。
(根据《杨澜访谈录——亚运特辑》整理)
资料二:
励志!27岁叶诗文时隔9年再夺亚运金牌!
①值得一提的是,在备战本届杭州亚运会之前,叶诗文给自己定下一个承诺,她希望自己能够在家门口拿下女子200米蛙泳金牌,这是她的一个目标。
②9月28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第19届亚运会游泳比赛的女子200米蛙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叶诗文以出色的表现,勇夺金牌。加上此前女子200米混合泳的银牌,叶诗文本届亚运会入账1金1银。
③当晚比赛中,叶诗文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她在蛙泳的过程中展现出流畅的划水动作,以出色的技术和耐力一路领先。尽管在比赛初期,队友朱蕾桔紧随其后,但她始终保持稳定的节奏,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
④叶诗文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她成功拿下女子200米蛙泳的冠军,在家乡父老面前完成冠军成就。
资料三:【叶诗文档案】
姓名 | 叶诗文 |
籍贯 | 浙江省杭州市 |
职业 | 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 |
经历 | 14岁获得亚运会冠军,15岁拿下世界冠军,16岁赢得奥运会冠军,被亲切称作“小叶子”的她,是中国泳坛第一个“金满贯”得主。而在2013年巴塞罗那世锦赛、2015年喀山世锦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等重大赛事中,失利一直伴随着她。2023年杭州亚运会,她用一枚女子200米蛙泳金牌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坚守和拼搏。 |
资料四:
越过山丘,她还是那个“小叶子”!
不是金牌,却在这个夜晚收获了最多的掌声与欢呼,她就是叶诗文。9月25日晚,杭州亚运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叶诗文以2分10秒34的成绩收获一枚银牌。这次,她曾经无比看重的金牌,此时已轻如鸿毛,不会再压得她喘不过气,“享受”二字,是她此次亚运会之旅的主旋律。“虽然成绩和心理预期有些差距,最后时候把奖牌换了一个颜色,还是很开心的,感谢父老乡亲的热情支持。”赛后,叶诗文轻描淡写地述说着获得银牌的感受,坦然自若、举重若轻。
作为一名运动员,在职业生涯刚开始的阶段,叶诗文就获得了其他人穷极一生也无法企及的奥运会金牌,她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激情。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此时的她像一个中了大奖的穷光蛋,如果身边没有一个合格的理财师,那么结局就很可能像很多暴发户那样,最终走向破产。“我就像一个无头苍蝇,永远在黑暗的地方窜来窜去,就是找不到出口。”陷入黑暗中的叶诗文经常半夜惊醒,父亲叶青松心疼女儿,劝她放弃,但倔强的叶诗文不愿。此时,那位合格的“理财师”出现了,他就是一直陪在小叶子身边的恩师徐国义。在恩师的建议下,叶诗文暂时放下了一切,前往清华念书。
渐渐地,小叶子学会了如何正确接受失败,也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那段大学时光,好像替她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她放下了“我是奥运冠军,我应该拿冠军”的思想包袱,也重新认识到自己依然热爱游泳,学会了“只要尽力就好”。尔后,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等国际大赛,小叶子两度休学。第一次为冲击东京奥运会刚恢复系统训练时,连队友1/3的训练量都完不成,但过了心理关后,当她重回泳迷视野的时候,笑容更甜了,也更洒脱了。她依然渴望赢,只是再也不害怕输。在缺席了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后,家门口的杭州亚运会是她在2014年的仁川后,时隔9年再次出现在亚运会的赛场,虽然没能再次收获金牌,但小叶子直言,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眼睛都已经红了。
我们熟悉的叶诗文,在泳坛奋斗了20年,曾经抵达巅峰,也曾跌入谷底,甚至一度被遗忘。幸运的是,她在越过山丘后,重新找回了自己。
(节选自“杭州新闻网”)
资料五: 倒金字塔结构
选自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