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荫;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上帝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
       在这山岩凹进去的地方,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我决定就在此搭个帐篷。这块平地宽不过一百码,长不到二百码。
       若把住所搭好,这块平坦的草地犹如一块草皮,从门前起伏连绵向外伸展形成一个缓坡,直至海边的那块低地。这儿正处小山西北偏北处,日间小山正好挡住阳光,当太阳转向西南方向照到这儿时,也就快要落下去了。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划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
       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像木橛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至于住所的进出口,我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这样,我四面都受保护,完全与外界隔绝,夜里就可高枕无忧了。不过,我后来发现,对我所担心的敌人,根本不必如此戒备森严。

(1)、选文选自英国作家           的《                      》。

(2)、请结合选段具体内容分析: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3)、请结合选段具体说说全书的一种艺术特点。

举一反三
记叙文阅读,完成1-4题。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1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

2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3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4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5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6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7“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8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9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2014年第6期《当代青年》)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⑧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⑨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⑩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⑪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工智能对中国的意义超乎你想象
    虽然机器人经济,可能将无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工作岗位消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自动化经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势。
    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在去年美国白宫和英国政府的人工智能报告上,便将其视为影响未来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白宫甚至将其列为国家战略。
    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为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能量,缔造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来自埃森哲与经济学前沿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大胆提出,到2035年,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的普遍采用,可能会将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提高一倍。
    对于中国而言,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在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对经济最大的价值在于更大规模地实现自动化、机器化转变。虽然这种自动化经济,或者叫机器人经济,可能将无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的工作岗位消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的是,这样的自动化经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势
    很多人想象不到,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包括医疗、教育、公共安全、交通等,都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从具体实际应用来说,制造业却可能是最快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蓝海领域。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与日本、德国相比较,至少有20年的差距。但这恰恰也为制造业进行转换、升级提供另一种便利,亦即其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击败,改造起来反而更加容易。
    除此之外,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研究成果等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基础。比如在人才方面,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实力的半壁江山。这一点,有个例子可以说明中国的影响力。
    2017年的美国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年会,原定于一月底在新奥尔良举行。选址上没问题,但时间恰好撞上了中国的春节。这在过去没有什么,但现在却不同了。鉴于中国人工智能科学家们的重要性,最后会议不得不延后一周,在旧金山举行。
    所以,中国既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也有足够的市场进行改造升级的需求;中国既有后发优势,也有先发优势。诚如李开复所言,人工智能是中国引领全球的巨大机遇。
(2017-03-14,摘自《新京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回答问题

再给客户打个电话

程刚

    ①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在试用期的几个月里,我努力工作着,希望能够得到肯定,留在这里。可就在三个月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听说和我一起进公司的刘伟已疏通了关系,铁定留在这里了。这个部门就我俩是新人,留下他,我肯定要走了,那些天我的心情很低落。

    ②这个坏消息似乎正在变成现实,不知道为什么,从来不挨训的我这些天遭到了经理好几次责问,我觉得这是他们在一点一点疏远我,慢慢将我挤出去。

    ③一天,经理又训斥了我,我心中的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和经理大吵了一架。第二天,经理开门见山对我说公司暂时不缺人手……

    ④我头也没回直接离开了经理办公室,回到工位开始收拾东西。那一刻,可能是刚才已将怒气在经理办公室发泄完了,我反而冷静了,认真地和前台进行了交接,交接后静静地坐在那里。我开始反思这三个月表现,心里挺遗憾的,因为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我要感谢在这里,给了我工作和生活的经验。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客户,两个多月来,和他们在频繁的接触中产生了友情,虽然我走了,但我要把没办完的事交待好,不能让这些客户平添更多麻烦,我还得和他们打个招呼……想到这里,我拿起电话,一个一个地给客户打电话。

    ⑤许多客户很惊讶,在电话里就开始骂公司不公道,对待客户如此,对待员工也一样。我知道他们这是在安慰我,可我没有附和他们。我真的就如刚才所想的,我应该感谢公司。我与经理个人的恩怨,不应转嫁到了公司上。即使客户们再说公司不好,我都极力地维护着公司的声誉,不仅没有说公司一句坏话,而且把公司还表扬了一下。打完了一圈电话,我的心更加平静了,突然想到经理这两个月来对我的指点和照顾,我走到了前台,写了一张感谢经理的纸条,离开了这里。会计不在,我要在三天后过来结算。

    ⑥那天,我悄悄地来到了公司。可我刚见到会计,她便告诉我经理在办公室等我。或许是我的感谢纸条起了作用吧?我心里想着。我平静地走进了经理的办公室,那里还坐着公司总部的几个主管。经理见我进来,笑着对我说:“程,咱俩吵了一假,被公司总部知道了,他们为了“惩罚”你,决定把你调到总部订货部去,不在我这里了……”

    ⑦听到经理的话,我当时差点幸福地晕过去。

    ⑧当天晚上,我决定拿出一个月的工资请经理吃饭喝酒。经理也向我说出了心里话:“程,那个关系户留在了这里,我也没办法,总部要把你调走,我心里很不高兴,所以那几天对你脾气不好……其实,我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对你进行最后的考察,就是想看看辞退你,你是不是报复我们,拉走所有客户,看你对客户到底负不负责……而你却极力地维护公司……”“您怎么知道我维护公司呢?”我急忙问。“你不知道,这里面有一个客户,就是我安排考察你的,你的表现他全都告诉我了……”经理笑着说。

    ⑨那一天,我对职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选自《中外故事》2012年8月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