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翻浆的心
                                                                               毕淑敏
          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鸣叫。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他扑到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任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 ”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了“学”。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我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有删改)
      【注释】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1)、小说中的“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中“翻浆”的含义是什么。
②请用批注的形式,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3)、小说结尾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今日水世界

孙红卫 编译

    ①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说,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接近70%.农业用水量的增加还源于饮食质量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更为美味可口的食物。生产1公斤花生要比生产1公斤大豆多消耗近1倍的水,而生产1公斤牛肉所消耗的水 几乎是生产1公斤鸡肉的4倍,生产1杯橙汁也要消耗1杯茶用水量的5倍。随着全世界20亿人口将步入中产阶层,即便人口总量不变,农业用水量也会有增无减。

    ②同样,工业生产也需要水。全世界用水总量的22%左右用于工业生产,8%左右用于生活用水。总的来说,这两方面的用水量在20世纪下半叶翻了两番,比农业用水的增长速度快一倍。专家预测,各方面的用水需求都还会进一步增加。

    ③世界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以地理位置为例,全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约60%集中在9个国家。即便在这9个国家中,也只有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刚果、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供大于求。美国的水资源相对富裕,而人口超过世界人口总量 的中国和印度仅拥有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约10%.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各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大相径庭。印度东北部的年平均降雨量大约是其西部沙漠的110倍。

    ④其实,地下水的分布也很不均衡。当某地的雨水和地表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时,地下水似乎解决了人们的燃眉之急。在印度和中国有数百万灌溉井孔,从地下取水。美国中部高地平原地下含水层覆盖45万平方公里,地跨8个州。南美洲瓜拉尼地下含水层则连绵120万平方公里,地跨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墨西哥城及其周边地区20万居民生活用水的70%来自一个含水层,而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这一含水层将在200年内枯竭。由于这一原因,墨西哥城已经开始下沉。在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雅加达,含水层要么被透支使用,要么遭受污染,或被海水回灌。

    ⑤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障碍多来自政治或文化因素。人们已经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举措已广为人知。一些是物理方法,例如加固河堤、修建大坝;或在降水集中的雨季,选择水不易蒸发的地点储水;或为保护生态系统,加强污染监管等等。另一些举措则涉及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达到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有效合理地用水的目的。

    ⑥对于农民来讲,干旱地区的农民则需更换作物品种,改种价值高、耗水少的作物,如坚果、草莓或蓝莓。同时,一些个人爱好最好也要做出调整,可以少吃肉、多吃豆制品;少打高尔夫球、多打篮球等等。

(选自《读者》2011年第10期,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天漏

老胡这两天,心里犯堵,闹心,为啥?这话要慢慢说。

老胡有个莫逆朋友,姓辛,做房地产的,前年资金紧张时候,从老胡手里倒了一百万元钱。当时,辛老板为了求得老胡的借款,把一个鸭蛋清色的小瓷器,押给了老胡,说是祖传的宝贝。

辛老板把那宝贝交给老胡时,一再说:“胡哥, 这玩意儿,您可千万要收好,这是老爷子当年最喜欢的物件,我有了钱就把它赎回去,过了一年我不来,这玩意儿就归您。”

“别别!”没等老胡说完,辛老板已经出了门。

事情过去快两年了,辛老板不但没来还钱,听说还跑路了。

老胡没法不闹心。心里犯堵的时候,他就拿出那小瓷器,瞅着愣神儿。

老胡的老婆一见老胡拿出那东西就来气,总要数落几句:“咱们借给他的, 可是一百万的真金白银,他的这个臭宝贝,是不当吃不当喝啊,你说说,你当初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此时此刻,老胡还能说什么,只有默不作声。

这天,街坊李三来了。李三是在松州古玩城倒腾古币的“钱串子”,对古玩咯懂点。

李三一进屋,看见老胡正瞅着来子上的瓷器发呆,不觉眼光一亮,随后移步来到桌前,双手轻轻捧起那东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仔细看了一番 , 然后神秘兮兮地问:“胡哥,您在哪儿淘来的这个玩意儿?”

“怎么,这玩意儿还有说道吗?”老胡急切地问。

“当然有啊,您看这釉色青里透亮,说明这个东西应该是南宋龙泉窑出的青釉。”“值多少钱?”

“少说百十来万吧。”李三的语气很肯定,“过几天中央电视台 《鉴宝》节目组,要来松州城拍一期《寻宝进松州》。到时候,您可以让专家们给看看。”

节目组来松州了,那天,老胡也拿着辛老板的宝贝来到了鉴宝现场。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来请专家们鉴赏。专家们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把瓷罐子看了个遍,看着看着就两眼大放光芒,抬起头问老胡:“老先生, 您这个宝物是怎么得来的?”

听专家这么一问,老胡就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专家听完,哈哈大笑,大声说:“天漏、 天漏!

专家拍拍老胡的手,说:“老先生, 您捡漏了,捡了个大漏哇。您这个宝贝是明朝官窑出的瓷器。从颜色上看,叫青釉;从形制上看,是个斗蟋蟀的罐。当时景德镇官窑烧制的这种斗蟋蟀的罐,只给朝廷制作,不流入民间。所以说,这是一件贡品,再从时间上说,应该是明宣宗时期的东西,因为明朝时,就明宣宗朱瞻基喜好斗场衅。”专家说完这句话,紧接着又说,“好东 西啊!”

“当然值钱了,拍卖价应该在三千万,还有升值空间。”

老胡听完专家这番话,吓得脸都白了。当天晚上,松州电视台就播放了那天鉴宝的节目,这个瓷罐子也像一颗炸弹,在松州城炸开了。

第二天,老胡在屋里来回踱步,对老伴儿说:“ 我看咱们还是把这东西给辛老板退回去吧?”

“不行,当初说好的,一年内他还不上钱,这个宝贝就归咱们了。”

“可是,咱们才借给他一百万,这个蟋蟀罐值三千万呢,留下它心里发愧。”“那也不行。

“拍卖价是三千万,可咱们卖给谁啊?留在家里不当吃不当喝。对我来说,它就是.一个烟灰缸,不值钱,退回去吧?”

有时候,事情就是巧,说曹操曾操就到。老胡的话音刚落,就有人敲门,老胡打开门一看,来人正是辛老板。辛老板一进门,先是道歉,说自己不该拖了这么长时间不还钱,又解释自己有多么園难。辛老板说完这番话就笑着说:“胡哥, 我今天来一是还您的钱,二是取回我那个祖传宝贝。”辛老板的笑容好尴尬。

听明白了辛老板的来意后,老胡没吭声,但是他老伴不干了,张嘴就要说,辛老板忙说:“ 我知道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在您这里两年多了,也不容易,我再给您一百万元的保管费。”

没等老胡开口,他老伴说:“那好吧。 ”

就这样,辛老板取回了那个被专家估价三千万的蟋蟀罐。但是,老胡对多收辛老板一-百万元,还是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那天,老胡刚要出门,就收到了快递。老胡打开--看,是当时那个专家寄来的信。

专家在信中说,他回去又查了一下资料,当时朱瞻基确实是让景德镇官窑制作过蟋蟀罐,但都是青花瓷的,还没有出土过淡青色的,所以老胡手里的这个蟋蟀罐不能确定就是真品。

老胡看完信,心里更忐忑不安了,他决意要把辛老板给的一百万元保管费退回去。老胡找到辛老板时,辛老板不等老胡把话说完,就情绪激动地说:“我已经多给你一百万了,你还要反悔吗?你的人品怎么这样呢?”

“什么,我的人品不好?”

老胡这回是真的弄不明白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