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除了枝条日甚一日的蓬勃,别无吐蕾开花的迹象。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再次走上阳台,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里,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它的花蕊是金黄色的,沾满了细密的颗粒,每一粒花粉都在传递着温馨呢喃的低语。那橄榄形的花苞渐渐变得蓬松而圆融,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更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她”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期盼的一次公开演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虽然是初次登台,但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绝美。
        ⑤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悄然无声地一边舞着,一边用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尽情演绎着生命的辉煌,挥洒着成功的芳香。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
        ⑧“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艺术和生命的真谛。
        ⑨我很久很久地凝望着它,满怀歉意地观赏着昙花从帷幕拉开、尽情绽放到舞台定格的全部过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偶然的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给予我新的启示。
        ⑩那个傍晚的阳台,那一场绝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幸运的陪伴者。想起我多年来对昙花的冷落和敷衍,愧恨之情油然而生。此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选自《世纪经典散文》,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中“瞬息”与“永恒”两个词的理解。

(2)、有人认为,本文主体部分描写的是昙花绽放的短暂生命历程,可是第①段却写昙花整整六年“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显得偏题,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3)、某班组织“作家与读者零距离”对话活动,假如你是张抗抗,你将如何回答学生的以下问题?
学 生:本文第④段起,对昙花的指代由“它”变成了“她”,请问您是怎么考虑的?
张抗抗:                                                                        

(4)、根据全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艺术和生命的真谛”的理解和感悟。

举一反三
阅读说明文《话说唐装》,完成后面题目。
                                                                                                         话说唐装
         ①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到会的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这种韵味十足的唐装,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
        ②“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盛世唐朝,声誉远播海外,影响深远,因此,以后海外各国就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云:“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被称为“唐人街”,唐人街华人穿的中国传统服装也就被称为“唐装”。
        ③传统的唐装并非唐代的服装,它基本上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
        ④现在唐装的款式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良,在面料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今天的唐装在款式上既保留了传统唐装的特点,又吸收了西式服装剪裁的优势,使古老的唐装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例如,现在的唐装很少用连袖,因为连袖就会使服装没有肩部,那样不够美观;传统中式服装是不收腰的,那样女士穿着缺乏曲线美,现在的唐装都改成收腰的了;过去的裙子下摆非常窄,走路只能迈碎步,现在把裙摆做大了,便于活动;传统唐装中的旗袍开襟特别高,现代人尽管比过去开放得多,但穿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开襟就低多了。如今,唐装的面料已不再局限于织锦缎面料,有很多面料也可以用来做唐装,像用牛仔布、棉麻布做出的唐装,效果也不错。
        ⑤一个民族的衣饰特色,渗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唐装使中国人展现了本民族文化的魅力。男人身着唐装,神采飘逸,一派儒雅;女士旗袍加身,雍容华贵,端庄典雅,更显现了温婉含蓄的东方神韵!唐装,正在成为“中国名片”,它用服饰的语言向世界自我介绍:“我是中国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最富的时刻

【美】约翰·格立克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我母亲常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晚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当扩音器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我几次想跳上那辆彩车,却都被父亲赶开了。最后,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让我清静清静!”

       我回到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一张彩票的角落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凯特立克,爸爸的老板?”我有些不解。“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凯特立克说,买彩票的时候可以帮他买一张,凯特立克同意了,过后也没再问这件事。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   

       可凯特立克是个百万富翁,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中彩汽车的。“汽车应该归我爸爸!”我激动地说。

       “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的。”母亲平静地说。

       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拔电话,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

       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

       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去了。

    ②天下事都是如此——

    ③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④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院里的桃花开了,可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淡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⑤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⑥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⑦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⑧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⑨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⑩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⑪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⑫春在眼前了!

    ⑬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⑭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定格为永远的春天!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⑮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⑯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⑰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秋虫唧唧

邓荣河

①“红叶飘零处,秋虫唧唧声”“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虫声”,诗人爱以“虫声”入文,来映衬情感。步入秋天,能够平心静气地聆听一下秋虫们的吟唱,不是一种消遣,而是一种休闲,一种从身到心的休闲;不是一种无聊,而是一种浪漫,一种自得其乐的浪漫。

②聆听秋虫们吟唱,别光做个傻乎乎的听众,要学会时不时地和它们交谈。当然,交谈时注意一点,那就是尽量别用普通话,最好操一口浓重的方言。脸朝黄土背靠坡的虫儿们,个个胆小得很,根本没见过多少世面。蹩脚的斯文,只能把虫儿们吓得瞎蹦乱窜。浓重的方言,似薄薄的轻雾,潜移默化地把虫儿们笼罩;亲切的俚语,如徐徐的清风,轻而易举地飘到虫儿们的耳畔。在和虫儿的交谈中,虫儿们也会受到感染:瘸腿的蚱蜢信心倍增,还想再次健步如飞,可谓身残志坚;灵巧的蟋蟀兴趣盎然,一次次抚弄琴弦,满天的星星,被逗得夜夜失眠;秋蝉们则百分之百得了妄想症,以为还停留在夏天;蚂蚁们会偶尔停下来听听你的絮叨,因为它们成天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地跑出去到很远的地方搬东西。听者自然,尽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场面。

③当然,和秋虫们交谈,切忌信口开河,口无遮拦,要针对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发言。和大肚蝈蝈,别提瘦身少讲减肥,蝈蝈们早已习惯了大腹便便,想让它们拥有一个苗条的身躯,简直比登天还难;和秋蝉少提潇洒,避开烂漫,夏日最美好的时光,毕竟越走越远。愈来愈近的,是阵阵秋风里的苟延残喘;和蚱蜢们促膝长谈,忌讳长久不讲永远,秋后的蚂蚱,已经蹦哒不了几天;和蚊虫们拉呱,不说心慈,少提手软,蚊虫们早就习惯了一针见血的勾当,一两句话,根本无法让它们洗心革面……这,不是虚伪,也不是圆滑,更不是世故,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应是所有生灵的共有特权。

④聆听秋虫们吟唱,一定要分清时间、地点。想找秋蝉诉苦,最好寻个阴雨天。淫雨霏霏,凄凄蝉鸣令人肝肠寸断。假若再有点烦心事,细细一想,简直比那昔日的窦娥还冤。想和蟋蟀们聊聊琴瑟的高雅,那就选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或在墙角,或在草丛,或在沟坎,随便一坐,就可侃侃而谈。不是知音不要紧,只要悉心学会倾听,就能理解曲中的内涵。想自寻烦恼找个不肃静,得,哪儿也别去,就到草茂水深的池塘边——成群结队的蚊子,不光嘤嘤嗡嗡地吵闹,还会时不时地咬上一口,保准让你如坐针毡。

⑤和秋虫们相处,最好别拍照,更不要发什么朋友圈。在秋虫们的世界里,所谓的朋友往往寥寥无几,大都各自为战。数不清的天地,占据半壁江山。盲目地发朋友圈,往往带有一定的危险:不仅会受到其他虫儿们的羡慕嫉妒恨,也有可能遭到同类们的一顿白眼。

秋虫唧唧,尽管那些词句极其简单,但简单的词汇同样拥有着丰厚的内涵。只有那些用心倾听的人儿,才会具有最权威的发言权。

(选自《特别文摘》2023年第9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失望

包利民

①大客车飞快地行驶在险峻的盘山路上,我坐在第一排,从这个角度看出去,就像巨大的窗口在不停地吞噬着路面。客车里的人们昏昏欲睡,一片沉默。

②随着山势的增高,路况也越来越不好,看着每一个转弯处前方空荡荡的山谷,无形的恐惧把我的心提得很高。脑海里不停地想着,如果出事我该怎样去应对,越想越是绝望,似乎在每一种情况下,我都只能听天由命。

③我努力稳定下心神,又暗骂自己胡思乱想。其实,我有些乌鸦嘴,坏事说得很准,甚至有些不好的念头,刚在头脑里成形就会得到验证。比如坐船的人忌讳说“船翻了”那一类话,可是即使不说,他们当中又有哪个人心里没或多或少地想过呢?梦想难成真,乱想往往会瞬间变成现实。

④大客车在一阵剧烈的抖动后猛然停住,把很多人的梦都颠碎了,东倒西歪醒来的人们先是迷茫,再是惊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司机的大嗓门儿穿透嘈杂的声浪,他说:“车为了躲避一块落石,被迫停在悬崖边上,随时都有坠崖的可能。”我向窗外看了一眼,确实离悬崖边极近,却似乎没有司机说的那么严重。司机又说:“车一时发动不起来,由于坡度较大,角度不好,车可能会慢慢地滑下悬崖。”

⑤人们的吵嚷声又起,淹没了司机的话,有人喊着快开车门,有人已经站起身,还有人对着手机大声说话,更有男人的骂声、女人的尖叫声、小孩子的啼哭声,一时之间万声入耳,仿佛世界末日一般。恰好一缕阳光从远处的山隙间奔跑过来,透窗而入,把一些人脸上的惊恐描摹得极为生动。坐在我身后的那三个年轻人吵得最凶,司机杵在车头声嘶力竭,却没人听他说。

⑥忽然一声断喝横空出世:“都闭嘴!”这一声极为响亮和有震慑力,盖住了男人们的骂声,掐断了女人们的尖叫声,止住了孩子们的啼哭声。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挺身而出,果敢刚毅的脸上透着威严和坚定,他稳稳地站在那儿,混乱的世界也随之安静了下来。

⑦他很简洁有力地说:“现在都听我的!司机同志请打开车门,小孩、老人和女人按顺序先下车,不许拥挤,其他人最后下!我曾经是军人,是真刀真枪和武装匪徒交过火的,谁敢不守规矩,别怪我对他不客气!”说着,他的目光如刀子一般划过我身后的三个年轻人,刚才吵得最凶的他们正拿着手机录视频。

⑧有个雷厉风行的人指挥,果然秩序井然,大家很快便都顺利下了车。这时司机也把车重新启动开到了路中间,人们发出一片欢呼声。这时候,一直拿手机录视频的三个年轻人中的一个站出来说:“感谢大家!我们是某电视台的记者,这次‘事故’其实是我们在司机的协助下,做的一次关于人性的测试。是想看看在危急情况下,人们的各种反应所暴露出来的人性问题。说实话,起初我们是挺失望的,直到这位大哥站出来。我们很感谢也很欣慰,说明只要有一个人能保持理智,那么人性……”

⑨他话没说完,那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一个箭步蹿上来,一脚把他踹倒在地,大声说:“你们就是吃饱了撑的,有那工夫干点儿对大家有利的正经事儿,别整天琢磨这些哗众取宠的东西!车上有生病的老人,有不懂事的小孩,你们这样做有想过他们受惊吓会有什么后果吗?测试人性,你们想过你们有人性吗?”

⑩倒地的人无言以对,另外两个年轻人怒目而视,似乎想冲上来,可五十多岁的男人又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想测试人性吗?你们信不信,现在大家都挺生气的,只要我鼓动鼓动,大家就敢把你们几个扔到山沟里去!对,还有你——”这时那个司机也下了车,站在旁边,“你身为一个司机,有为乘客着想过吗?这种事也能测试?要是真掉下去怎么办?你的职业道德呢?你的人性呢?要是我说,我现在测试一下你们的人性,你们四个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说吧,到底是谁出的主意?我们只追究主犯!”

⑪这几句话一说,大家果然非常愤怒,开始指责起这四个人来。一些男人渐渐地向前靠拢,而他们四个却是互相看着,一脸惊慌……

⑫这场闹剧最后在老军人的劝说下不了了之。他说他只想给那些总想着弄点儿噱头博人眼球的人一些教训。我知道,他很失望,很愤怒。我坐在车上,却再无心去看窗外的种种,而其他人也睡不着了,客车里依旧沉默着,就连空气也都凝滞了。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