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让土地休息一会儿
                                                                                                          豆春明
       ①一进冬天,村庄便闲下来。风跑进跑出,一刻不停地收集温暖。这个时候,感觉到最寒冷的,不是牲畜,也不是人,而是风。没有村庄,风也许会被冻死的。不过不要以为村庄就很了不起,如果风不来取走温暖,村庄便遇不上冬天。村庄需要休息,而风正是一个不错的借口。
       村庄里的树休息了。树藏起耀眼的花朵和多情的叶子,从一年的忙碌中抽回身子。在寒风中,树站成树本来的模样。这是树以休息的名义,在一遍一遍地温习自己。人也休息了。人尽量躲在一个角落里,避免让风发现。人变得有点清心寡欲,而且很大方,第一次把广阔的世界归还给草木、山川、流水……
       ③土地也该休息了。
       ④要说忙土地最忙,要比累土地更累,可是很少有人心疼土地。人天天走过田野,心疼的是地里的庄稼。哪株庄稼长高了,哪棵庄稼生病了,人一清二楚。但哪块田老了,哪片地伤了,人根本不去过问。人把土地折腾够了,就抛在一旁不管了。
       ⑤只有风心疼土地。风理解土地的苦,到了冬天,风就看管好土地上的麦苗,不允许它疯长。监督地里的蛇虫,安排它去冬眠。这些东西比人听话,整个冬天都安安静静的,不去惊扰土地。当然也有如梅花之类不懂事的,在人的鼓动下硬要绽放得轰轰烈烈。风生了气一个劲儿地吹,直到把梅花吹光了事。风做的一切,是为了土地能休息一会儿。
       ⑥在冬季的天空下,土地舒展着自己。一块田挨着一块田,田依偎着好像在取暖。等到稍微有些暖意,风坏坏的,偷偷溜过来,又把那点温暖抢走了。田挨得更紧了。平日里,在人的干涉下,田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此刻又重新聚拢,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田在冬天里会不会也像人一样出趟远门,去看望一下多年未见的亲友呢?
       ⑦每一年,风都如期出现在村庄。
       ⑧但风显然忽视了人的善变。
       ⑨从前,人衣衫褴褛,不得不听风的话。现在,人锦帽貂裘,可以不怕风,不理睬风了。眨眼之间,人又把广阔的世界从万物手里夺过来。人想干什么就做什么。风记得昨天还同一块地说着笑话,今天就发现那块地上立着高楼。风急得围着楼转圈,想把土地找回来。住在楼里的人抱怨:风太大了。是的,够大的了,可风越来越觉得无能为力。
       ⑩在人的带领下,花不想在冬天凋谢,草木也不肯在冬天枯萎。风不敢肯定还有谁会听自己的话。更担心的是,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村庄会没有冬天,世界也无冬天,土地就彻彻底底无法休息了。如今,人们只在盼雪的时候才会想起风,想起冬天。有时雪真的下在村庄或者另一个叫城市的村庄里,人便兴奋地哇哇怪叫,以为发现了天地之间的大美。可是雪一停,人就把风扔了,把冬天扔了。今天的村庄,正在习惯没有冬天的日子,已经习惯不让土地休息。不知道累坏了的土地,还有没有力气留住明天的村庄?
       ⑪自然也会有人想起那些老旧的时光。那时的冬天冷得像冬天。土地懒懒的,啥也不干。水也不去流浪,大大方方地躺在土地的怀里,清清亮亮的,似一面镜子。这种田,名叫冬水田。人走到田边,可以照一照自己的美丑。白云飘过,也能映出自己的厚薄。风吹过来,田和水有些动荡。风安慰说:不要紧,现在是冬天,放心休息好了。
       ⑫这话听起心酸,像是一句绝唱。

(1)、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说说风与人分别是怎样对待土地的。

(2)、联系上下文,赏析第 ② 段中划线句子的妙处。

(3)、细读第 ⑩ 段画线句,从语境看,“花不想在冬天凋谢,草木也不肯在冬天枯萎”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要特意强调“在人的带领下”?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 ⑫ 段“这话听起心酸,像是一句绝唱”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插座面板安装误区》,回答下列问题。

插座面板安装误区

    ①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视、电脑、家电,差不多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需要用到电器,用到电,那么开关插座就是每家都不会缺少的一件产品。安装插座也是有方法的,安装时不要走入误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②多个电器共用同一插座。专家表示,这种做法会使电器超负荷运行,从而引起火灾。空调、洗衣机、抽油烟机等大功率电器最好使用独立的插座。一般来说,卧室里最好安装4组插座,客厅每2.5平方米一组,厨房每1.2平方米一组。

③插座位置过低。很多家庭在安装开关插座时,觉得太高有碍美观,会装在较低的隐蔽位置。但专家表示,这样容易在拖地时,让水溅到插座里,从而导致漏电事故。厨房和卫生间的插座应距地面1.5米以上,空调的插座至少要2米以上。

    ④插座缺少防护措施。厨房和卫生间内经常会有水和油烟,所以,墙壁开关面板上最好安装防溅水盒或塑料挡板,能有效防止因油污、水汽侵入引起的短路。另外,一些装修公司在安装三孔插座时,经常让地线形同虚设,甚至直接把地线接到煤气管道上。专家指出,这些做法很危险,地线与电器外壳相连,一旦电器漏电,会导致人触电。有小孩的家庭,特别要注意,为了防止儿童用手指触摸或金属物捅插座孔眼,则要选用带保险挡片的安全插座。

    ⑤插座导线随意安装。电源导线必须使用铜线横截面。如果住的是旧房子,一定要把原来的铝线换成铜线。因为铝线极易氧化,接头处容易打火。曾有调查显示,使用铝线的住宅,电气火灾发生率为铜线的几十倍。此外,还要注意老房子只有一个回路,一旦任何线路短路,整个房间的用电会陷入瘫痪。一般来说,插座可选择两三个回路,厨房、卫生间各走一路,空调使用一个回路。

文学类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花园

汪曾祺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③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注:过去指房子),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④“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 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见。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⑤花园里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有的时候更多。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为天 牛触须有一节它就有一岁。捉天牛用手,不是如何困难工作,即使它在树枝上转来转去,你 等一个合适地点劝手。常把脖子弄累了,但是失望的时候很少。这小小生物完全如一个有教 养惜身份的绅士, 行动从容不迫,虽有翅膀可从不想到飞;即是飞, 也不远。一捉住,它便 吱吱扭扭的叫, 表示不同意, 然而行为依然是温文尔雅的。黑地白斑的天牛最多,也有极瑰丽颜色的。有一种还似乎带点玫瑰香味。

⑥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 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和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 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 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 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膝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 蟋蟀还没喂呢,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茭,都要分给它一点。正 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邵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它立刻就化成一摊水了。

⑦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盎头轰脑的家伙,我觉得它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逗弄它。土坯是在泥地上抠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 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 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据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扭的 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 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休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⑧我们那里有这么个风俗,谁拿着掐来的花在街上走,是可以抢的,表姐姐们每带了花 回去,必是坐车。她们一来,都得上园里看看,有什么花开得正好,有时竟是特地为花来的。 掐花的自然又是我。我乐于干这项差事。爬在海棠树上,梅树上,碧桃树上,丁香树上,听 她们在下面说:”这枝,唉,这枝这枝, 再过来一点,弯过去的, 喏,唉,对了对了!目一点险,用一点力,总给办到。有时我也贡献一点意见,以为某枝已经盛开,不两天就全落在 台布上了。某枝花虽不多,样子却好。有时我跟她们一道回去,路上看见有人看过这些花一眼,心里非常高兴。

(选自《汪曾祺散文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三折叠“大战”新 iphone:中国制造不落下风的启示

①这几天,华为推出的三折叠手机引发广泛关注。更让大家意外的是,华为这次选在和苹果同一天发布新品,不仅没有被新 iphone抢去风头,反而在很多方面给人高出一筹之感。过往,中国品牌推出手机,往往要避开苹果发布新品的时间,以免被“别人家的孩子”遮蔽光芒。如今,华为不仅敢与其“中门对狙”,竟还“不落下风”,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②去和全球最顶尖的品牌及其产品掰掰腕子! 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有这样的想法,也有这样的底气。这两天,德国法兰克福汽配展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零配件及各种技术解决方案大放异彩,即便身处“世界汽车工业的心脏”,中国制造依然能成为“全场最靓的崽”。还有曾经困扰我们的“圆珠笔之问”,也随着攻克相关技术、突破“笔尖钢”而画上句号. 中国企业造出了能媲美国际知名品牌的高品质圆珠笔。没有金刚钻,怎敢揽瓷器活。敢于叫板“领域霸主”“行业龙头”的背后,是扎实的品质、过硬的实力。

③中国制造的一身本领从哪来? 毫无疑问,到风浪大的地方去,才能在最短时间练会游泳. 中国企业的长板、优势,是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中积累而来的. 湖南邵东,一个小县城,年产约150亿只注塑打火机,占全球市场约7成.当年,为了把打火机卖给外商,完全不懂英语的当地企业家,把读大学的女儿拉去当翻译,把传真机设在女儿宿舍,只为方便和外商沟通,英文合同一来,还能第一时间翻译。一只小小打火机,尚有如此坎坷的探索经历,更不必说成千上万的中国造,又凝结着多少汗水与不易.能吃苦、耐摔打、敢突破、善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每一片天,都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企业家和劳动者一点一点拼出来、打出来的.

④在竞争中成长,更深知合作、共赢的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能长成今天这样一棵参天大树,有赖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令国人骄傲的国产大飞机C919,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典型案例,也同样是全球合作、产业协同结出的硕果.甚至华为,作为一家饱受西方国家制裁、打压的中国企业,也从未放弃与海外供应商加强合作,从全球各地汲取资源和力量. 坚持开放,鼓励合作,倡导共赢,是中国制造过去崛起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中国品牌走向未来的一把钥匙.

⑤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们经历过“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辛酸,有过“8亿件衬衫换1架飞机”的尴尬。如今,中国制造能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和全球最顶尖的科技产品同场竞技,这本身就让人感慨万千,油然而生前行的力量。

(京报网2024-09-13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