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综合性学习
最近央视热播的一档“汉字听写大赛”,掀起了一股汉字学习热潮,请你和张林、钱成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1)、感受书法魅力,推敲欣赏感言。
下面是张林所写感言中的一段,他对画线处不够满意,你帮他改为           
楷书,行书,草书是最常见的书法字体,它们给人别样的审美感受。打个比方,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刚劲大气。三种字体各具表态,令人赏心悦目。

(2)、

利用下列材料,开展主题研究。
钱成将研究的主题定为“临摹的方法”,挑选了材料《起笔与收笔》和《从“形似”到“神似”》。
你将研究的主题定为“              ”,挑选了材料《       》和《         》。

(3)、邀请名家指导,商定讲座安排。
下面是你与书法家魏先生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境补全。
你:魏先生,您好!下周中是我校的“书法活动周”,我们诚挚邀请您下周二给我们开一个讲座。
魏: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动,能换个时间吗?
你:                                                                      
魏:太好了!那我们下周五下午在你们学校的报告厅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相信自己永远能够穿越沙漠的人

       他长着一张朴实的脸,穿着朴素,看上去很像一个民营企业家,而不像是叱咤互联网的弄潮儿。

       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出身农民家庭,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大一就开始四处打工,帮人抄信封,从批发市场买了书,出去卖。大学期间,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取到了在学校机房打工的机会,一边打工,一边自学计算机。

       大三,依靠自学的写程序的专长,赚到了十几万元,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当时最有钱的大学生之一。

      拿着手里的十几万,又从亲朋好友手里借了些钱,他盘下了一个饭馆。由于管理松散,没用一年时间,赔光了投入的钱,还欠了不少债。他承受着周围异样的目光。

      大学毕业,他进了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拼命,很快就获得了职位上的升迁,但他渴望创业的冲动一天比一天强烈,不能控制自己,还完债后,就辞去了这份高薪工作。

      他拿着手里仅剩的一万多元选择再次创业。在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售卖刻录机。在1998年的时候,作为一个大学生,去中关村摆柜台,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特别是他毕业的学校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最终,女友离开了他。

      女友离弃,家人反对,让他一度陷入痛苦之中。虽然经历了痛苦,但是,这一次,他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004年初正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2005年,转型为一家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

      在电子商务上,他敢冲敢杀,曾多次掀起价格战,一时间讨伐声四起。他将“战斗”二字贴满办公室,让自己和公司的人随处可见,时刻都在战斗中,随时都准备战斗。

      在一片质疑声中他融资数亿美元,再次把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

      在工作之余,他喜欢越野,这是他减轻压力的最好办法。

      他每年要进行一次长达十多天的沙漠穿越,享受挑战自己的乐趣。他觉得沙漠的风景有一种凄凉的美,在那里,他可以静心思考,想透很多事情。穿越沙漠也是很枯燥的事,在整个过程中,他必须说服自己坚持下去,一定不能放弃,直到穿越沙漠。他相信他最终总会穿越沙漠。

      他的头衔有很多,年度经济人物、华人经济领袖、商界精英……

      他给人的印象是:冒险家,好战斗,讲话咄咄逼人,有点张扬,有点高调。

      参加一个电视访谈节目,当主持人问他,自己身上最喜欢的特点是什么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说:坚持。

      是的,促使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这些因素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执着与坚持,看准路子坚持一辈子的那种坚持。

      其实,我们还能清楚地看到他的梦想与野心。

      他心里有创业的冲动,一心想创业成功的迫切愿望。一心想做第一,无论这个行业竞争有多激烈。

      2013年岁末,在哥伦比亚大学游学几个月,沉寂半年后,他再度归来,瘦身成功,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西服,使得他的身上多了一份学院派的高贵气质,面对媒体,少了一份攻击,多了一份谦和与内敛。

      人们纷纷猜测他的下一步举动。他又要做出怎样的大举动?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不会倒下。因为他是时刻准备战斗的人,他是敢于和最厉害的竞争对手战斗的人,他是那个相信自己最终总能成功穿越沙漠的人,能战胜他的只有他自己。

      他,就是刘强东。他创办的电子商务公司,就是京东商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春季的气候变化无常。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②春季天气转暖以后,人们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出现下降,会经受不住“倒春寒”时突然袭来的冷空气的刺激。与此同时,天气变暖会使细菌迅速滋生。如不注意预防,“倒春寒”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抵抗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受冻感冒。

      ③在“倒春寒”袭击时,怎样保健呢?

      ④(一)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防寒保暖,适时、适度增减衣物。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在阳光充足的中午,便可适当减少衣物。

      ⑤(二)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锻炼出汗后,更容易受寒,不能过快减少衣物或吹风降温,要迅速擦干汗水,及时换上干燥衣服,注意保暖。

      ⑥(三)应讲究科学的饮食,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

      ⑦(四)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区域逗留,安全度过气候多变的春天。

      ⑧(五)要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子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重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捡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寻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
 记叙文阅读

母爱像棉花盛开

①听说, 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 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 有人说母爱圣洁如 鲁冰花……然而, 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 我也一直 在寻找, 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②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 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 小时候, 家里 的经济并不宽裕, 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 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 , 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 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③记得, 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 她很普通, 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 ”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 尽管那 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 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 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 一 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 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 然而不幸的是, 她婚后不久 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 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⑤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 家务、 农活、 牲口、 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 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 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 在我心中, 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 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 日葵。 然而, 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 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⑥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 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 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 母亲。 那天, 见到母亲时, 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 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 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 在竞相开放, 洁白的神絮漫天飞舞, 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⑦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 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 她高兴地说: “快, 帮妈把地里的棉花 摘了, 明天就送去收购站, 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象样点儿的西装呢! ”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 早苍老的身影, 蓦然间, 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 ”开: 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 白的纯洁, 粉的淡雅, 但是为了孕 育棉花, 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 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 于 是叶蔫了, 枝枯了, 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 而这一次, 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⑨棉花, 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 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 母爱像棉花盛开, 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 吐出棉, 纺成纱, 拧成慈母手中线, 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 2019 年 5 月《贺州日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