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名著阅读: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老赵的麦田

刘立勤

    老赵的麦子终于黄了,眼前是金灿灿的一片。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

    为了这块麦田,老赵把人都得罪完了。

    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要吃掉老赵的村子,老赵的麦田也被卖了。老赵不答应,他任凭村干部磨烂嘴皮子,也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而且不顾劝说地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他想用一地的麦子来阻挡拆迁的步伐。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土地是集体的,村长还是带着挖机“轰隆隆”开往麦田。谁想老赵却不知死活地钻进挖机的轮下,愣是不让挖机进地。

    老板见多识广,以为老赵想讹钱,就拿来了大把大把的钱。那些钱够老赵盖三间大瓦房,也够买老赵种了一辈子的麦子呢。村里人眼红得不得了,都劝他见好就收。老赵还是不答应。有人不明白一向和善的老赵怎么会是这样,还有人骂他心重得像是吃了秤砣。老赵依然不管不顾,还是躺在轮子下面不出来。

    还是镇长出面,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老赵才松了口,答应让出自己的土地。老赵也不要老板的青苗补偿,老赵的条件是等到夏天麦子黄了,他要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

    老赵说,这也许是我这辈子能收获的最后一季麦子了。

    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只要有土,他就会撒下一把种子,或苞谷,或麦子,或黄豆,种下就是生机一片,让人眼气得恨不能挖了砍了拔了,却又让人喜欢得下不了手。就说老赵那一地的麦子吧,真是一地的好麦子呀,绿油油,齐壮壮,看一眼就会想到黄亮亮的麦粒、白胖胖的蒸馍、筋道道的捞面,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镇长讪讪地走了,村干部气愤愤地走了,老赵的亲戚来了。亲戚也舍不得那块麦子,可亲戚更关心老赵的日子。亲戚知道老赵是一根筋,亲戚就帮老赵算账。一笔一笔算,算到最后,亲戚说一根麦草都值两块钱了呢!老赵还是咬住那句话:我舍不得那一地的麦子。

    亲戚不高兴地走了,老赵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儿子不喜欢种地,初中毕业就去了南方打工,打了几年都是穷光蛋,混得远不如他这个种地的,臊得几年都不好意思回家。老赵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舍不得回家,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城里跑。

    儿子不喜欢种地,也不喜欢地里的麦子,可儿子喜欢地里麦子换来的钱。儿子逼着老赵让了土地好去领钱。儿子说,拿了钱可以在城里买房,可以在城里开店,可以买车,还可以给老赵娶一个儿媳妇生一个孙子。但任凭儿子说得天花乱坠,老赵就是不答应。儿子急了,就和他吵,和他闹,而且嚷嚷道要把地里的麦子割了去喂牛。儿子混,老赵不胜其烦,只好把攒的钱都给了儿子,把儿子赶进了城里。

    老赵好不容易保住了那一地的好麦子。他和老伴就在麦田的尽头搭了一个窝棚,守护着那一地的麦子。晴天里,老赵忙着给麦子拔草,杀虫,施肥;雨天了,就看麦子洗澡,喝水。四周的拆迁工程已经开始了,村里的人高兴地大呼小叫,麦田边的老赵呢,心里是一片宁静,安心等待着一田的麦子。

    麦子终于黄了,该割麦子了。镇长来了,村上的干部来了,老赵的邻居亲戚也来了,他们想看看老赵的麦田,想看老赵的麦田收割的是金子,还是银子。

    早先的挖机也来了,等着老赵收完了麦子,好在那块田里种上一座楼,或是一间厂房,或是一条街道。

    谁想到,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离开了,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挖机好像对麦田有仇一般,老赵的手还没有放下,就“轰隆隆”冲进了麦田。立马,麦田便是一片狼藉。片刻之间,麦田就没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妈妈做的饭

①我小时候胃口差,身体弱。

②母亲下班后要颠簸一个小时才到家,尽管辛苦,却还是要去市场上挑一条新鲜鲫鱼,开膛破肚,洗净去鳞;先把葱节、姜片、蒜末撒进油锅加热,再把鱼滑下去烹炸至两面金黄,转而盛进砂锅,加入高汤,用小火煨煮,最后混合米饭煲得滑滑濡濡的,撒上盐和葱花起锅。

③贪玩的我和小伙伴们满院子疯跑,母亲就端着碗在后面追赶,终于撵上了,就连哄带骗地喂我吃一口。为了不让鱼刺卡破喉咙,喂之前她要先舀起一勺,用手把鱼刺剔除掉,再吹一吹,身旁的小伙伴总是咽着唾沫欣赏,并羡慕地说:“你好享福呀!”那时候我总是不以为然——这不是家常便饭吗?

④兄弟姐妹出远门,母亲总会要他们带上自己亲手做的泡菜。无论是否情愿,她总坚持把瓶瓶罐罐往别人手上塞,有时弄得大家都挺尴尬——拒绝吧,对长辈不敬,接受吧,还要赶路,显得碍手碍脚。尤其是刚要去大城市念书的年轻人,心里向往着洋快餐夜排档,不免觉得这些土特产不上台面。

⑤没想到我第一次出国留学,要走很远,坐飞机穿过欧亚大陆,再跨越大西洋。出门时,轮到母亲给我塞泡菜了。初次离家,满是憧憬和兴奋,觉得这些东西反而是一路上的累赘,硬是半推半就地把它们从箱子里取了出来。

⑥到了那个盛产甘蔗和朗姆的国度才知道,人们恨不得吃米饭都拌果酱,物资又匮乏,口味又单调,很多同学反映不适应,于是国内的家人纷纷开始寄来包裹,母亲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急坏了,也赶忙给我寄了一个包裹。

⑦当时我们住在乡村,取件要专门排号,再搭车进城。那天赶了一小时路,排了一小时队,终于等到了我的包裹。我把它抱上车,一个人在车厢后面掀开纸板箱,看到里面全是吃的——有小时候母亲不允许我吃的零食,有她自己学着做的一大瓶辣椒面,泼上熟油,就餐时放一小勺,感觉不只是饭菜有了灵魂,整天的生活都倍加辣鲜香。

⑧我一直认为自己还算独立,然而当时忍不住热泪盈眶。眼前立刻浮现母亲制作辣椒面的画面:新鲜的二荆条,晒干,去把儿,翻炒,混合芝麻一起打成粉末,呛得眼泪直流。

⑨一罐辣椒面够吃小半年,打开盖子看见里面还有货,就感觉生活还有奔头,等到要见底了,就知道自己快要回家了,生活又有了盼头。

⑩刚参加工作时生活很清苦,老对母亲说:“你手艺那么好,要是我们开家餐馆,早就发财了,何苦如此磋砣?”记得母亲回答:“我的钱够用就行,不求富贵,但求安心。”我抱怨说:“但是我不够啊!”于是她斥责说:“你的钱够你一生用度就行,不要贪得无厌!”

⑪母亲是不支持我追名逐利的,但每当我事业或学业遇到重大挫折时,每当我倍受打击,自暴自弃,软弱无力时,母亲又说,怕什么,万不得已,我陪你去租个铺子卖盒饭,照样活得下去!

⑫再后来,我出国读博士,来到欧洲,物流便利,所以,母亲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不好饭了,然而她好像并不快乐。假期回国,我突然发现家里的菜味道失调,她平静地说,你不在,我们吃得简单,人老了,口味会变淡。那一刻,我红了脸,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日子竟然是那么屈指可数,而那一份份精致的食物,是她对游子所有的牵挂和关爱的表达。

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选自《意林》2018 年十二月下半月刊,有删改)

【链接】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节选自《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