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心中的芦苇
      ①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鬃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泅流中,弄篱荡舟的少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头镇尾浪漫的故事。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一片绢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祟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1)、作者记忆中的芦苇有怎样的特点?

(2)、联系上下文回答,第③自然段中“……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是什么意思?

(3)、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4)、像芦苇一样因自身悲凉而引起千万人思念的历史人物很多,你了解的还有哪些?请列举一例并用简要的话概述其事迹或对人物作简要评价。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
                                                                                   野茫茫。
                                                                                   高原寒,
                                                                                   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①参加了一个助学公益活动,我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

      ②女教师三十多岁,清秀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一说话脸就红,像山里入秋的枫叶。谈话中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学。众人在感叹钦佩的同时,问她为何能坚守这么多年?她说,也曾动摇过。当初选择去偏僻山区,是被电影《凤凰琴》中扎根山区的美丽女教师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电影中女教师的影子。于是,那年枫叶泛红的时候,她来到了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

      ③所谓学校,无非就是三间简陋的屋子,三十多个学生,一个黄土地操场,操场上一杆褪色的国旗。学校的教师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的场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是美的,山里的人们可亲。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拉她去家里。学生们都很懂事,也喜欢黏在她身边。乡亲们就像她的亲人,即便自己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她仍很满足。

      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参加同学会,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言谈举止,连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在别人讶异不解的眼神里都变得毫无底气。同学问她,难道你要在山里呆一辈子?轻轻的一句话,却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

      ⑤走,还是留?(A)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

      ⑥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一直关心自己的老校长说出了这个决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是该回去了,都三年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B)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

      ⑦临走前一个晚上,屋外响起了烈烈的风声。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噼哩啪啦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她一夜未眠,脑海里浮现的满是白天孩子们哭花的泪眼。

      ⑧天终于还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女人都来了。张奶奶拿来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锹产……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

      ⑨老校长走过来,说,妮啊,今天你走,我们也没能为你做什么,就修修路,铺点沙,你能好走些。

      ⑩那天,大伙儿一直将黄沙路铺到山外。她的泪也一直流到山外

      ⑪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乡亲们惊喜的招呼声里,在孩子们震耳的欢呼声中,她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了。她也要为乡亲们用心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

      ⑫那次活动以后,我便时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

       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为泥土洗澡

    ①2012年,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在奥运场馆的选址上,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

    ②说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据调查,这块土地上的污染物包括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大量有毒的工业溶剂已经渗透到土壤中。

    ③换一种思维考虑,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将奥运场馆选址在这种地方,也不必担心。因为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就可以了。

    ④但是英国人似乎很愚蠢,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个简单的方法,而是舍易求难,运用复杂方法给这片被污染的泥土洗澡。

    ⑤2006年10月以来,伦敦市政部门对这块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大约3000次的现场调查,制订了详细的恢复生态计划。之后,他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范围,建起了两座土壤修复工厂,开始用泥土清洗和生物降解法对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泥土进行清洁。有毒的土壤被挖起,运进巨型土壤“洗衣机”,分离掉沙子和碎石,然后清洗提炼出污染物。在这之后,用超大“电磁铁”分离掉重金属。清洗过的土壤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验室的检测来评估其清洁程度。经过这样清洗的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已经完全恢复“干净安全”的标准。据一份测试报告说,被清洗过的土壤即使被小孩儿不小心吞下都不会有问题。

    ⑥英国人为泥土洗澡,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这种了不起,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经如何发达,而是他们开启了一种有关人类对环境欠账的弥补尝试:即是不惜代价,让被自己玷污的环境再重现生机。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看成是天真可笑,其实,这恰恰是被人类忽略的重大责任。

    ⑦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瑞芙说:“直接把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然后填满,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⑧萨瑞芙的这句话,再次告诉我们何谓真正的环保,那并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选自《甘肃日报》,略有改动)

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彩票

①老王住在我家楼上,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彩民。自从他看了香港电影《富贵逼人》后,就被那种中了六合彩后的富贵生活所感染,成了彩迷。近两年,随着体育彩票的兴起,其他种类的彩票也如雨后春笋般“长”了起来。这下老王可是如鱼得水,每天都只琢磨一件东西——彩票。

②我和老王挺熟,下班后常能碰到他。他的手中总是紧紧地握着几张彩票,脸上堆着灿烂的笑容。见到我就说:“看见了吗,我经过精确推算,觉得今天买的这几张有望中大奖。后半辈子不用愁了。”说着,便春风满面地上楼了。

③我木然地站在那里,回想着他的笑容,我看他那高兴的样儿,好像明天就真能捧着500万元回来似的。听人说他每月要将几百甚至上千元花在买彩票上,可是屡买不中,就是中也就中个几十上百元的,得不偿失。可他为什么总是热情不减呢?我想不明白。最近,老王又买彩票了,买得比平时都多。因为他听说这片地方有一位老太太买了两张就中了500万元。馋,实在是眼馋。这激起他更大的热情。每次开奖时,都会有人把中奖号码写在大街的黑板上,彩民可以自己去对,老王则场场不落。这次开奖那天,我正在屋中看书,心里想着老王一定又对奖去了,忽听到楼道里有人疯狂地喊叫:“啊,我中了,500万!500万,我中了!”那声音沙哑,却震撼着楼道;声嘶力竭,却充满了狂喜。仿佛整个空气都在这声音的颤抖中凝固了。紧接着传来一阵咚咚咚的上楼声。开门一看,只见老王满脸通红,两眼发光,气喘吁吁地跑上楼来。老王见是我,使劲地扬着手中的彩票,热泪盈眶地高声喊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500万!500万啦!”说完,他又冲上了楼,“范进”似的行为使我又木然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别扭,我很难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竟会被这些小小的纸片所奴役。不过,这似乎也算是命运对老王锲而不舍的追求的回报。但是,我想我不会这样做的,因为在我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生活,而不是追求钞票。

④第二天,我听说老王被送进了医院。不是因为“乐极生悲”,而是因为昨天对奖黑板上的特等奖号码抄错了,末尾应是“1”,而老王的是“0”。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只差“1”。老王又一次与他的“幸福生活”失之交臂了。人,若不想被命运所捉弄,就只有自己努力,去创造命运,改变命运。

文本二:

我的彩票观

①如果我有500万,我就放下书包环球旅行。我有500万吗?没有。所以我依然要在学校踏踏实实地读书。如若我能中头彩,我就去干我想干的事。我能中头彩吗?几率很小,所以我依然要干我应该干的事。

②我不买彩票。虽然我也向往富翁般的日子,虽然我也想实现只有用钱才能实现的梦想,但我依然没买过一次彩票。尽管有人因为它得到了财富,因为它过上了自己向往的日子,但我依然对它流露出不屑的神情,我只相信自己,相信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财富。

③校园彩民们不断用零用钱赌青春,“500万”“名车”“电脑”“别墅”之类的词充斥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了500万他们立刻会放下书本。读书不就是为了赚钱吗?有钱的目的达到了,还读什么书?这是他们的解释。我迷惑了,难道钱就是人生吗?难道钱就是成功吗?难道成功的结果就是拥有金钱吗?有了钱干什么?花钱,不停地花钱,用钱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全都得到了呢?之后的人生岂不是太苍白,太缺少色彩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人生便没有了意义。

④美国许多超级富豪们都表示自己不会给孩子留下太多的钱,平时对自己孩子零用钱的控制也很紧。富豪们的孩子一出生就等于中了超级头彩,他们不用作任何努力就可以充分享受生活,富豪们却不这样想。比尔·盖茨多次表示,他过世以后,每个孩子只会得到1 000美金,其余财产全部捐给慈善事业。为什么呢?他这样解释的:“成功的价值在于创业的过程,我享受过其中的艰辛和快乐,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感受创业的乐趣。”是呀,成功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在创业过程中,无论是汗水和眼泪,还是艰辛和喜悦,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财富,一种历练。

⑤我没买过彩票,今后也不会去买,我永远也中不了500万,但我相信我会快乐地前进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

⑥假如我有500万,那一定不是中彩了,而是我创业之后的成功。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古城石榴大又甜

王尚桐

    ①来到了南疆古城喀什,古城的秋色很迷人,气候不冷不热,阳光温暖而柔和。

②东湖公园内,红花开得正艳,如同六月的榴花,红彤彤的一片。公园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展开的绸缎,熠熠闪光。大柳树下垂的柳条,在秋风中飞舞,就像维吾尔姑娘多姿的舞蹈,舒展灵动,即使无人喝彩,它们也自我陶醉地表演,优雅、从容,尽情展示迷人的风采。

③正是水果丰盛的季节,大街小巷,水果飘香,桃子、西梅、无花果、葡萄、西瓜、哈密瓜,个个甜得流蜜。最可人的是红石榴,个大,皮薄,籽儿密,一粒粒饱满圆润,晶莹剔透,咬一口,酸酸甜甜。

④漫步在汉巴扎的小街上,水果摊铺林立,空气中弥散着浓郁的果香。来到一位卖石榴的摊头,摊主是为体态丰腴的维吾尔大婶,身着艾得丽斯绸的花裙,在红红的石榴堆的映照下,花团锦簇,十分好看。买了一枚石榴先尝尝鲜。剥石榴,先得找一个突破口,好掰开表皮,露出石榴籽,太用力,石榴籽纷纷落地,很扫兴。剥得太轻,又见不到什么果粒,平时吃石榴很少,剥石榴,我不上道。摊主瞄了一眼,抿嘴一笑,伸手接过石榴,戴上一次性手套,不知有什么秘诀,她选了一个突破点,从这点上微微用力,剥开,露出红宝石一样的果粒,手儿轻轻一抖,纷纷落入塑料饭盒中。“明珠在腹,开口示人”,剥的漂亮就有这样的审美效果。换我,就粗鲁多了,往往一掰就是一大块,不分经经络络,连着果粒一块扯下,满满一口,塞进嘴中。李商隐说“榴膜轻明榴子鲜”,大概跟我一样,吃石榴,一口吞。喀什石榴真甜啊!轻轻一咬,红宝石一样的果肉就在嘴中炸开,鲜甜的果汁会让人瞬间产生一种幸福感。也许吃相不雅,但于我,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独爱石榴的那种清甜。

⑤还有简便的石榴吃法——榨汁,最适合我们这些懒人。来到了一个鲜榨石榴汁的摊点,一台榨汁的机器摆在摊前,生铁铸就,样子像个迷你型的水压机。把稍稍削皮的两个石榴先后放进去,转动金属手柄,使上劲,玫瑰红的石榴汁犹如琼浆玉液,哗哗啦啦地流出。不知为什么,这榨汁机就是不能用电动的,必须人工来压,仿佛一用电,这杯石榴汁就少了灵魂,变成了工厂流水线出来的大路货。喝石榴汁的人真讲究,有时候就是这么愣。

⑥老板是位精干的维吾尔汉子,带着笑递来一杯石榴汁,秋阳高照,这一大杯火红极具诱惑力。但我不好意思,推辞了。老板也不强让,又一杯杯递给后面的客人。

⑦我这才看明白,有人一边品尝石榴汁,一边扫摊位上的码,原来价钱早在一旁的木板上写好了。老板话不多,并不与客人交谈,大概汉话也不流利,而主客之间似有一种默契,谁若接过石榴汁,交易就算成了。

⑧我不由担心起老板来,来往客人川流不息,他如何分得清谁付了钱?更何况若有不明事理的人,稀里糊涂接了果汁就走,这样做生意,岂不亏死?然而,老板显然没有这种心机,依然笑眯眯地榨果汁,递果汁,至于谁扫了码也全不在意,好像让客人品尝石榴汁才是他的主业。站在摊头,真令人感动!遂上前,从老板手中接过一大杯。十元,真是物廉价美呀!轻轻品一口酸甜的石榴汁,沁人心脾,回甘无穷,不由为有金子心的老板翘起了大拇指。

⑨热情好客,淳朴实诚,是维吾尔人的共性。无论逛街去超市,不论是卖水果、干果、零食,都可以先尝后买,这是他们做生意的规矩。有时,有些果品是第一次见,不知其味如何,不敢贸然下手,“可以尝么?”随口一问,“可以”,老板答得很爽。这就是他们的性格,就像火红的石榴,火热灼烈,令人久久难忘。

⑩流连喀什古城街头,远处天山依然巍峨,天山的雪线依然一成不变,但投射下来的光束,还是那么温暖和柔和。生活在天山南北的新疆人,共有十三个民族。十三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就像红红的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

⑪手捧红红的石榴,不由想起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他把石榴从西域传入中原。现栽种在神州大地的石榴是来自疏勒(喀什)?还是波斯?轻轻剥开石榴,石榴籽累累,古人很喜欢它“多子多福”的寓意,石榴成了吉祥果。对于现代人,更爱石榴的酸甜和果香。秋意越来越浓,里尔克说“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我总觉得他说的就是石榴。喀什古城石榴飘香,正是季节,不妨多吃多赏。

(选自《日月岛文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