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长亭古韵
       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
       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园冶·屋宇》说:“《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包括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
      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
      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虚”。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空”与“无”的作用,与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不论是皇家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问、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亭是我国一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它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今天,虽然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基本丧失,但它们的美丽身影依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山水的胜处,在古典园林的深处,静静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1)、读了此文,你如何理解“亭”这种建筑的“虚”?

(2)、文中提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兰亭”,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标题“长亭古韵”中“韵”体现为:                                                                                                       

举一反三
阅读(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完成后面小题。
                                                                                               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
       ①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城里读书的我,一放假便回父母工作的小学度假。
       ②回到家,看见门前的池塘干涸龟裂,池中原本翠绿的茭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几丛枯茎耷拉着脑袋,在炫目的阳光下泛着白光,先前那一群群自由游弋的鲫鱼早已不知去向。好在池塘边的沙地上,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茂密的瓜叶下隐隐约约点缀着许多黄瓜条。一向爱吃黄瓜的我不禁一阵暗喜,仿佛看见了父亲早晚为瓜秧浇灌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地备受饥渴煎熬的时节,只有勤劳的父亲才能赋予这一畦黄瓜如此蓬勃的生机……
      ③清晨天刚亮,母亲便起床煮饭,我跟着起来晨读。推开房门,一眼就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我家的瓜地里捣腾着什么。“爸,有……”我本能地想告诉父亲有贼在我们的菜地里偷黄瓜,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父亲忙问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贼!”我气愤愤地说,“有人在我们的菜地里偷摘黄瓜呢,可妈妈却不让我喊,难道就任由那人偷我们的黄瓜吗?”
      ④我见父亲没反应,就接着说:“我认得那人,是我同学小磊的爸爸阿根叔,哼,真丢人,这么大的人还干这事!”“嘘!小声点,别吓着人家了!”母亲边朝我打手势,边指指隔床正睡着的弟弟、妹妹,示意我不要让他们听见。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还是气恼:刚回来,还没尝过鲜呢,现在可好,那几根大的肯定被偷了……
      ⑤我急得想哭,希望父亲能出去制止那人的恶行。然而,父亲却用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轻声说:“孩子,你妈刚才做得很对。我们丢失几根黄瓜是小事,让人家丢了面子那可是大事呀!你想想,要不是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往年这时候可是家家户户菜蔬最丰富的时节啊!人家如果不是实在没菜下饭了,怎么会去干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呢?”最后,父亲郑重地说:“记住,今后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提起这件事!决不能让你弟弟、妹妹知道。”
      ⑥“可我昨天跟弟弟妹妹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去摘黄瓜的啊!我们可都数过了,今天有十二根可以摘了,那等下怎么跟他们交代呢?”
      ⑦“这好办,等下发现瓜少了,我就告诉他们是给田鼠吃了吧!”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几分顾虑。
      ⑧“没错,就按你妈说的办!”父亲边说边温和地看着我……
      ⑨尽管我心中仍有丝丝的气恼,但想想阿根叔养活一家十口的不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分。我不敢迎视父亲殷切的目光,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去年,阿根叔因为孩子学费减免一事产生误会,当众数落身为校长的父亲,父亲也没多加辩解,而我……
      ⑩过了许久,母亲悄悄推开房门,看清菜地里的人已走了,才让我跟她一起出去……记忆中,这是我家最迟的一顿早餐。吃完早饭,父亲还叮嘱母亲到菜地里摘些茄子、豇豆,派我给阿根叔家送去,好让刚回家度假的小磊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过了一会儿,父亲又改了主意,交代菜不要我送,叫弟弟、妹妹送去……
      ⑪岁月如歌,往事如风。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酷暑来临时,每当餐桌摆上脆嫩可口的凉拌黄瓜时,我总会想起年少时的那个清晨,想起父母那一番质朴却让我终身受益的话,想起家门口那一畦翠绿蓬勃的黄瓜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神秘的植物自燃

      ①在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中,常有一些植物会神秘的自燃,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生长得很茁壮的植物突然化为一堆灰烬呢?

      ②在南美洲的大森林里,有一种名叫“看林人”的杜鹃树,花色金黄,枝干挺直。这种植物的花朵和茎叶里,饱含着具有挥发性的芳香油脂,当森林炎热干燥时,这种芳香油脂极易引火燃烧,酿成森林火灾,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纵火花”。

      ③非洲赤道地区和欧洲的西班牙有一种自焚树。它材质优良,很受当地人喜爱。但当它长到十四五年时,树内就会分泌出许多低燃点的树脂。骄阳的照射,常常把树脂点燃,使自焚树变成巨大的火炬。一株大树只需1小时,即会连枝带叶化成一堆灰烬。

      ④1984年2月的一天,澳大利亚南部发生了上百起森林大火,吞没了近50万公顷的林地,烧死了成千上万的动物。这些突然爆发的大火是怎样引起的呢?科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森林中的桉树自燃引起的。原来,这年2月份的平均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桉树分泌出比平时多几倍的易燃物质—香油精,再加上长时间干燥无雨,所以造成大片森林“自焚”。

      ⑤白鲜生长在我国新疆天山地区。春天一到,白鲜的花朵就渐渐变得鲜艳起来;到了夏季,更是越长越美丽、越长越成熟,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在炎热干燥的晴天,它却会突然起火燃烧,不长时间,一株白鲜便烧成了一堆灰烬。原来,白鲜的叶子含有醚,醚的燃点很低,在烈日的照射下,很快就会达到它的燃点。当白鲜的果实日趋成熟之际,醚的储量也几乎达到饱和程度,一旦遇上干燥的大晴天,再加上强烈的太阳光直晒,白鲜也就自燃了。

      ⑥此外,物体相互摩擦生电或静电感应,或山石反射聚集阳光,也能引起干枯的植物自燃。一般地说,每隔5~25年,森林会自燃一次。森林的自燃之火,不仅可以控制森林幼树生长的数量,而且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为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适当的空间。著名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森林,原来每隔20年都会自燃起火,但是该公园得到人工保护后,80年未发生火灾,导致森林生长缓慢,新生林减少。1988年的那场大火,不仅没有毁灭黄石国家公园,反而让黄石国家公园的森林更加充满了生机。

                                                                                                                                                                              (据《科学之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

       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

       ④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

       ⑤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⑦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变得残旧不堪,但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三游黄果树瀑布(有删改)

    ①我仰慕黄果树瀑布,赞叹它的神奇和魅力。

    ②记得第一次来黄果树景区,是盛夏时节,正逢而季,恰逢连续暴而,到处洪水泛监。一到景区,先到陡坡塘瀑布,浓雾蒙蒙,站在瀑布下面的观景台上也很难看清飞流而下的瀑水,眼前白花花一片,分不清哪是瀑布哪是白云,弄得我们赏景的心情荡然无存,我看着她飘渺多姿的身影,听着她雷鸣般的声响,却因天公不作美,黄果树大瀑布也因雾大而没有成行,扫兴而归。

    ③第二次来黄果树,汽车沿着崎岖陡峻的320国道,往西陆续转过几个县境,连绵起伏的群山逐渐被一个一个山峦代替。山峰慢慢突兀出来,尽显各自的形状,层峦叠峰,云蒸雾霞。

    ④虽然天没有下雨,但天空中弥漫浓浓的水雾,犹如小雨一般。还没等看着瀑布,眼镜上就积满了厚厚一层水雾,峡谷里全是水雾,白茫茫一片,游人的呼叫声掺杂在雷鸣般沉闷的瀑布声中。及至瀑布前面的观景台,我们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全身鸡皮疙瘩,令人寒战不已。我干脆扯开披在身上的薄薄的雨衣,沿着山涧小路绕过犀牛潭,穿过弯弯曲曲134米长、顶上一直在下雨的水帘洞,透过洞窗,也只见厚厚的水帘遮天蔽日,充其量只知道这就是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而已,如此,依然没有见到彩虹缘绕,云蒸霞蔚的“水帘洞天”!

    ⑤前年暑假,应六盘水市之邀,为教师讲学,顺道黄果树,这天则是一个大晴天,万里无云。接站的领导告诉我们,这样的天气在贵州很少见,在瀑布下面肯定能看到彩虹,我期待着彩虹的出现。

    ⑥车至七星桥,它像一个筛子,由一片石林及无数沼泽交织而成。“道是桥来却无桥,最终却只高老庄。八戒西行成正果,七星架桥成佳谣”。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水盆和漫水坝以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中,逸遍于盆景边石之上。其地势低洼,四面环山,至七星湖,却也只见水流进,未有水流出,湖面四季未曾有变化。跟流沙河末端一样,它其实也是地下河的入口,蜿蜒其中,令人顿生敬畏。

    ⑦行在景区门口的国林里,太阳高高地挂在明净的天室,几朵白云悠然地向东飘去 , 朋友们嘻笑着前行,一边观赏着园林里的盆景,一边不停地拍照。我突然想起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赞叹:“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我还在回味前两次的遗憾,感受它的雄伟与壮观!

    ⑧乘长梯,下谷底,未及一半,只觉凉风迎面,越下行风越冷,心却越兴奋,大半天穿行于石林中的疲劳也已消失,忽然,从谷底传来清脆的水流声,像一曲曲轻音乐人心座,沁人心扉。两岸来往的人流,穿着各式的衣服,前往瀑布前面,不时地举起手中的照相机和手机,从各个角度不停地拍摄着。

    ⑨峡谷成九十度向外弯曲,宛如一弦弯月,两边陡峭石崖上长满灌木,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银杏浑身金黄,枫树更像火球,黄果树上挂满桔子般大小的黄果,榕树、紫薇等与它们交相辉映。峡谷底部成阶梯状,每级约一米高低,水流经过便形成层层瀑布。洁净的流水像丝线般轻轻泻下,翻腾出一条白浪,钻到潭底下去了。深绿色的潭面平静如镜,影印出一棵棵五颜六色的树木,铁索桥上的游人的倒影,也就变成了挂在树上的果子了,

    ⑩“彩虹!”随着游人的一声惊叫,正要返回的游人也止住了脚步,纷纷掉转身去追逐这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丽风景。

    ⑪顺着人们奔走的方向,远远地,数十条银链从天上直飞而来,穿透这片平静,溅起一串串水珠,飞撇在峡谷顶端,层层薄雾腾空而起,慢慢地涌向天空。一条彩虹从对面岸边飞架而来,跨过犀牛潭,这便是潭中神奇的犀牛建起的一道迎客彩绘门!

    ⑫我兴奋地加快了脚步,穿行奔流的人流中,顾不上擦拭头上的汗水,手机镜头始终对着那幕洁白的瀑布,和随她移动的彩虹,直到太阳隐匿于远山之后,人们依然流连忘返,久久不思离去。

    ⑬是夜,晴川震荡着霹雳之声、倾泻而下、十里相闻的黄果树瀑布依然在我脑际回荡,溅起像烟云一般的水雾还在心海中缭绕,梦境中仍然走岩走穴,在瀑布下、岩洞中欣赏着那天上来水,陶醉于那水雾凝成的像琴弦一样悬挂峭崖之上、洒落于龙潭之中的万条白练……

    ⑭翌日清晨,我飞身下床,挥笔写下了“晴川霹雳飞烟雨,十里相闻动字环,穿岩走穴观天水,万弦高挂落龙潭”的诗句,以此记下黄果树瀑布的雄奇与壮美!。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

①我们已经习惯自己的体温,以至对它视若无睹,除非中暑、发烧、寒冷,才会关注它。如果静下来思考我们的体温为何如此,会发现其中暗含着更加久远的故事:恒温动物异军突起,与变温动物争夺天下。这是一场考验能源获取、动员效率、反应速度,甚至需要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战争。最终,恒温动物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彻底占据了天空和大地。 

②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③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④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⑤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⑥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⑦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⑧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⑨其实不止是人类,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的体温也都非常接近这个数值。鸟类的体温更高一点,不过一般也相差不大。

⑩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⑪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比如娃壶菌,对几种蛙类来说,感染就意味着死亡。熊蜂微子虫,会在熊峰体内大量繁殖,导致它们肚子太大无法弯腰交配。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对鸟类的研究也同样显示,真菌能引发的鸟类疾病非常少。这让它们相对于容易感染真菌的动物,具有很大生存优势。

⑫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⑬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

⑭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比如在北美,异温性的蝙蝠在休眠时体温会下降到环境温度,这让它们很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白鼻子综合征,并大批死亡。 

⑮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