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玉兰花的记忆 
        ①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⑥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情趣无限!
        ⑦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⑧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⑨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文章第②③段具体描写了父亲摘花的过程,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2)、文章第④段中的“再三叮咛”除了表现家人怕我忘记外,还表现了什么?

(3)、文章第⑥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魅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4)、请结合第⑦段中父亲给母亲插花这一细节,分析“我”深深感动的原因。

(5)、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的“这”指代什么?请结合这段文字概括说说父亲带给“我”的“启示”有哪些?

举一反三
阅读《留住野草,城市才能绿起来》,完成后面小题。
       ①“绿色城市”应指两方面,一是城市看上去草木葱绿,二是城市能提供清洁的空气与干净的饮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城市绿地要有草本植物的覆盖。如果草本植物是自然生长起来的天然植被,俗称“野草”,就能体现出该城市的绿化方式已有了“生态文明”的概念。
        ②为什么留住野草有利净化城市的空气?这是因为,空气中的尘颗粒有很大部分来自绿地裸土。而野草大多具有发达的根系,它们不必浇水就能生长繁茂,有些因具有耐阴性,在树下也能存活。所以,只要不拔草,野草的根系能像网一样将土壤颗粒固定住,绿地就不会扬尘了。在德国的许多城市中,野草只能剪短,不能拔除。这一来,马路上就几乎没有尘土了。
        ③利用野草绿化城市的另一优点是管理简单并且景观好。对草地的维护每年只需做几次修剪。因野草地中的野花能顺应时节开放,一年四季使城市绿地呈现不同的色彩,这常常会使人们流连忘返。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让野草绿化城市的做法已广泛采用。
        ④利用野草绿化城市还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必浇灌就能减少绿地耗水。野草根粗而长,能在土壤中钻出多条通道,下雨时,雨水能顺着这些根流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笔者观察到,下大雨时,长满野草的绿地中几乎不见积水,而人工铺设的草皮地却会出现雨水滞留地表的现象。这说明:野草地吸收雨水的能力比草皮地强。
        ⑤近年来,我国城市增加了树木的种植量,这本是件好事,但许多新栽的树木下面都是裸土,这增加了城市扬尘。让树下土壤不再裸露的简单方法就是让野草生长起来。在春、夏、秋三季,只要下雨,野花、野草都能自然生长。有些城市的绿化部门会组织民工拔草,请千万别再这样做。
        ⑥大自然的草地本身就是由野草、野花组成的。当城市绿地中能出现自由生长的野花、野草时,这个城市就离“绿色城市”的梦想很近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谈“摆阔”

      ①一篇论摆阔、崇阔及效阔的文章说:“摆阔之风不足虑,崇阔之风不可刮,效阔之风为害最烈。”这一论断说对了三分之二,偏偏在要害的摆阔上出了毛病。因这摆阔不但自身实不足取,而且是崇、效二风之源。摆阔从不像搞核武器秘密进行,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灯火辉煌之中、众目睽睽之所招摇过市,崇阔之风焉能滥刮?摆阔又不像发疟疾,其状苦不堪言,而是飘飘欲仙乐不可支,焉能不诱发人们去效?“摆”风如绝,三风俱灭;“摆”风一起,三风俱烈。因此,最足虑者就是三风中的首恶:摆阔。

      ②用公款“摆阔”,其危害自不待言,连参与者也自知理亏,当不在“不足虑”之列。那么自掏腰包而摆阔呢?该文说“无论摆到那种阔度,都听之任之可也”。此语大可商榷。

      ③对那些花几十万元玩一条狗,花1500元让外国按摩女洗一次脚,出35万元让厨师做一桌酒席,是不应“听之任之”的。因为这与用这些钱投资再生产、投资教育、救灾扶贫、赞助文体事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后者造福社会有益于个人,前者呢?挥霍一空,付与流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④由于摆阔、崇阔、效阔之风骤起。而“崇”与“效”最终仍是落实在“摆”,你“摆”我“摆”,大“摆”特“摆”,“摆”的先决条件是有钱。竞相摆阔,就会诱导人们疯狂地“一切向钱看”,疯狂聚敛来的金钱又用来疯狂地“摆”,疯狂地挥霍一空之后,自然又得疯狂地去攫取。周而复始,焉有不损人害己,败家误国之理?

      ⑤有人说摆阔者皆是“劳动致富”,是“能挣会花”,我很怀疑此说。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极其艰苦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一掷千金,不是常人的心态。而钱如魔术师变扑克牌,捻指之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那钱不去“摆阔”也属罕见。“奢”者来钱必易,而劳动致富是不易的,同时,“劳动致富”者当属劳动人民的范畴,而劳动人民的本色就是勤俭。为何独在这些摆阔的人的身上却不见这一本色?

      ⑥有人说大款摆阔可以利流通,促生产,增税收,利国利民,这纯属天真的误解。“奢于身者,惠不及其亲”,将社会共同创造的物质精华,将用外汇进口的高档名牌,集于一身消耗殆尽,对他人于国家何利之有?有谁能从《红楼梦》中薛蟠的身上获益呢?

      ⑦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有哪个摆阔的大款可比?可他说:“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们“摆阔”的大博士学位诸公有这样的感受吗?

      ⑧“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这一警钟应该长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①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的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②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藤野先生(节选)

①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

②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③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④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⑤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央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⑥“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⑦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⑧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⑨“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⑩“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⑪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述:“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⑫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无消息了。

⑬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文学类文本阅读

雪天里的一抹暖阳

文  浅夏紫梦

①“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有折竹声。”

②白居易的这首凝重古朴、清新淡雅的小诗,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那一晚,我的小城也被一场大大的夜雪覆盖。

③清晨推开门,我立马被外面厚厚的大雪惊到了,虽然通过天气预报知道有大雪,但没想到雪会这么大,厚厚的一层覆盖了大地上的一切。太阳虽然还藏在地平线以下,但雪的寒光映的天色亮堂了好多。

④踏着没过脚踝的积雪,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向公交车站牌。奈何,公交车一直不来,我心里非常着急,我在远离县城的乡镇中学上班,是一名班主任,我的学生有一部分在住校呢,我很惦记他们,另外我也担心走读生们是否已安全到校。

⑤等车的人们一边冻得在原地躁着脚,一边议论着公交车是否还发车。听着他们的牢骚,我越发焦虑,心想万一公交车不来不就白在这里浪费时间嘛,于是我就顺着公交车线路一直往前走,大有公交车不来我走也要走到单位的架势。可是徒步走的并不顺利,没有车辙的地方雪太厚,有车辙的地方路又太滑,我行进得相当艰难。以往走一千米路程也就需要十分钟,可是那天却要付出比平时多两倍的时间在雪地里跋涉。

⑥就那么走了一小时,还看不到公交车的影子,我已经走的满身是汗了,呼出的热水凝在头发上化成了一层白霜,我也感到了疲惫,明显觉得腿脚不那么轻便了。我意识到公交车停运了,“怎么办?想什么办法到达单位?”我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

⑦深思熟虑的结果是,我必须拦截一辆出城的私家车搭载我去单位。可是,想拦车也不容易呢,我不好意思伸出手拦车,看着一辆辆车从我身旁经过,我心急又无奈,眼看太阳离地面越来越高了,想着孩子们也不知怎么样了,情急之下我终于伸出了手,但几辆车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依次从我身旁滑过去了。我猜测可能是因为雪天路滑,车辆不敢随便停靠,再者人家也不知道我这陌生人的意图,怕给自己葱来麻烦吧。

⑧我越想越心急,“不能这么犹犹豫豫了,否则一天也到不了单位”,我对自己说。于是我拿出不顾一切的勇气,伸出胳膊有力的向过路车辆挥手,很快就有一个司机把车停在了我的身旁并答应搭载我一段路,我一边向司机说着感谢的话一边坐在了他温暖的车里。

⑨司机是个年轻人,他知道我的职业后,和我聊起了他的学生时代,并告诉我他很尊重老师,也很崇拜教师这个职业。在岔路口处,他还一个劲地对我说,“老师,实在不好意思,如果我不是赶时间的话,就一定送你到单位的。”我感谢着司机小伙子的热诚,心里如洒进一缕阳光,暖暖的,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

⑩接下来我用同样的办法又搭到一位好心人的车,是一辆送孩子去一所私立学校上学的车,碰巧那个学校和我们单位离的很近,我跟司机说过感谢的话之后,就和那个孩子聊起了她的课业情况,聊了聊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到我下车时,我深表感谢的话还未说出口,那司机就抢先向我道谢,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感谢我跟他孩子的交流,并表达了他对教师职业的尊重。我目送他们离开,温暖的阳光照耀在他们车顶的积雪上,一片灿烂的光芒。

⑪我带着满满的温暖和感动踏进学校的大门,心情颇不平静,这一路搭车的经历,不仅温暖了我,也让我收获到了每个好心人对我职业的尊重。

⑫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在自己孩子面前所流露出的那份真诚的尊重,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熏染和传承。这,就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民族的希望。

——选自2023-11-05《月亮湖文学》原创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