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列举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福州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进出口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等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厂等。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人教版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滑,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 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