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把小刀的教益
①那位老师叫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是年逾花甲的他总有着和蔼的、极具亲和力的笑容,发根处时常残留着染发剂褪色后留下的红黄相间的颜色。
②他以前是教物理的,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教了我们一学期的手工课。手工课不是主课,每周只有一节,所以班里很多同学并不重视。难得的是,他上课却很认真,(甲)经常鼓励我们发挥想像力搞一些小发明,或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要我们完成。而在每堂课上,他都会对这些“小作品”进行点评和打分。
③ 记得有一次,他要求我们“变废为宝”自制一把小刀,其实就是利用废弃的锯条,将一端磨出锋利的刃,另一端包上胶布以防扎手。他说每个人都必须完成,因为得分会记入期末的总评成绩。
④ 那时我特别希望自己的手工作品能够得90分以上,因为每次上课,他都会把得90分以上的作品收集起来,放在讲台上的一个“专区”里,让大家排着队上去参观。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但是,要得90分何尝容易,除非作品特别精致或者非常有创意,否则别想得到这个荣誉。
⑤为了这个梦寐以求的90分,我一回家就四处找材料,从我家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一根光亮干净没有锈痕的废锯条。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可让我犯了难:我家没有磨刀石,这可怎么办?突然,我的脑海里灵光一闪——我家门口的楼梯不太光滑,表面上布满芝麻大小的凹坑,在上面磨锯条一定行!
⑥于是,那几天一放学,我就端一碗水坐在楼梯口,把地和锯条都洒湿,然后就撅着屁股呼哧呼哧地磨起来,一直磨到母亲叫我吃饭时,才收工回去。下班的叔叔阿姨个个奇怪地盯着我,闹不懂这个小妮子满头大汗的在搞什么名堂。就这样卖力地干了两天,我的小刀终于“完工”了!我把它捧在手里,找来一块布包好,小心地搁置起来。
⑦上手工课那天,一看到别人做好的小刀,我心里立刻凉了半截。别人的刀刃磨得又光又亮,刀锋也长;而我的刀刃在楼梯上磨得黑不溜秋的,刀锋也是短短的,只能算是“小匕首”。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把“作业”交到讲台上。
⑧老师开始一件件地“鉴赏”我们的作品了,他很认真地给每一把小刀打分,每逢有做得精致的,他都要夸奖几句,并把这件作品放到讲桌最前面的“精品区”里。突然,周围一阵大笑,只见他从一堆精致的小刀里抽出我的“小匕首”,脸上一副诧异的神情。“这是哪位同学做的?”┅┅(乙)他微笑着轻轻地把我的小刀放到“精品区”里,和那些制作精致的小刀搁在一起。
⑨其实,手工课只是中学里无关紧要的一门课,他也只是我中学时代里众多老师中的一位,但我记住了他,记住了那把小刀,更记住了在那堂课上,记住了当他将我那丑陋的作品轻轻放进“精品区”时,脸上挂着的微笑。
⑩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别人就不会轻视我!直到现在,但凡我做一件事情,纵然身边高手如云,我也绝对不会为自己的弱势而自卑。因为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对得起天地良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中心事件。

(2)、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原句:上手工课那天,一看到别人做好的小刀,我心里立刻凉了半截。
分析:“凉了半截”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别人做的又光又亮的小,我感到惭愧、沮丧。
原句:我把它捧在手里,找来一块布包好,小心地搁置起来
分析:                        

(3)、甲、乙两处划线描写刻画了老师什么特点?分别做具体分析。

(4)、选文第⑧自然段省略号处写老师脸上一副诧异的神情,问是谁的作品。请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想像,以第一人称简要描述我那时紧张尴尬的情景。(有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不超过80个字)   

(5)、题目是“一把小刀的教益”,读完全文,请说一说文中的“我”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教益?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对你有什么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和素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和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裂。" 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树?"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边去五里取来一卷米尺。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紫藤萝瀑布》节选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时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之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  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忏悔的玫瑰

米哈依尔·努埃曼

    少女赛玛拉面含羞色,伸出她那柔嫩纤细的手采摘一朵玫瑰花。这朵花同赛玛拉绯红的脸颊一样绚丽。可她刚掐住玫瑰花枝就尖叫着跳起来。赛玛拉疼痛地抖着手,手指被刺起一个紫红的血泡。珍珠似的眼泪滚落在她的脸蛋上。赛玛拉用手绢擦着血嘟哝着:“玫瑰花,你真坑人!”然后捂着手哭着走了。

    玫瑰花很难过,花瓣失去了鲜艳。她伤心地喃喃自语:“大自然啊.我感谢你,你给了我秀美的花姿,给了我馥郁的芬芳。可你为什么又在我的树枝上装饰这么多像野猫爪子一样伤害别人的刺呢?我不愿意做一朵让人讨厌的花。我不愿意……”清晨,当玫瑰树醒来的时候,玫瑰花还在悲伤。玫瑰树感到自己身上起了些变化.她摸摸花朵,没有变化,又摸摸枝条,使她兴奋的是她的刺已经没有了,就像茉莉花的枝条,光滑柔软。

    玫瑰树在凉凉的溪水和沙沙的微风伴随下摇摇翩翩。

    这时一个小羊倌赶着几只山羊去牧场路过这里。几只小羊咩咩地欢叫着,跟在后面。

    羊群突然奔向玫瑰树……

    贪婪地吞吃着玫瑰花……

    无情地践踏树枝……

    小羊羔也从母羊身后窜到前面,叼咬残存的花蕾,边嚼边用小脚乱蹬。随后,在小羊倌粗犷的吆喝声使它们害怕时,羊群才继续上路。

    太阳已经升起.蔚蓝天空的朵朵白云映在清澈的小溪的水面上。

    玫瑰树和往常一样,把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小溪水面上。她看见了什么?

    玫瑰树看到自己已是一身秃枝,只幸存残花败叶。此时她才领会到大自然的睿智。

    是的,大自然赋予玫瑰沁人肺腑的芳香和令人陶醉的色泽;并且为了保护这馥郁的芳香和捍卫这迷人的色彩免遭侵害蹂躏,又赋予玫瑰那野猫利爪似的尖刺。人在品格修养上,必须从花朵学到教训。为什么栀子花普遍为人喜爱,只有一个理由,因为它绝不妄想玫瑰花般的香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师傅

祁和山

    铸造车间是全厂最苦最脏最累的地方,除了几个行政人员和老黄,其余的全是临时工。黄师傅五十出头,膀大腰圆,话少却幽默,他出身冶炼世家,手艺呱呱叫。有几家私人老板想高薪挖他去全面负责,都被一口回绝。别人替他可惜,说他跟钱作对。

    老黄说,我是属狗的,不嫌家贫。

    厂领导几次安排人跟老黄学手艺,都被拒绝。两年前,铸造车间李主任想让侄子跟老黄学两招。他特意请老黄上饭店,叫侄子敬拜师酒。老黄说,敬酒可以,但不是拜师酒。我们有缘没分。

    李主任说,之前你怕教会同事抢你饭碗,没了地位。我侄子又不是厂里的,他学成了就到别的地方上班。老黄仍然不点头。

    装配车间张健举报车间主任张胖子领空饷,厂长很生气,免了张胖子的官职,让他继续去做车工。又从精工车间调一个副主任接张胖子的班,新主任一定要张健滚蛋,否则不上任。精工车间也不要张健 , 厂领导只得叫张健到铸造车间报到。李主任安排张健做整形工,这个工种是铸造车间最脏最苦的。第三天,老黄找李主任,让张健跟着他。

    老黄说:“我现在岁数大了,需要有个人打打下手。”

    提到这件事,李主任就有些恼火,语气忍不住重起来:“以前你怎么一直不肯要?”

    老黄笑了笑,说:“以前我逞能,觉得自己身强力壮不需要帮手。可是岁月不饶人,不服不行。”

    铸造车间全靠老黄撑着,得罪不起。虽然不太情愿,李主任也只得同意。不过,他让老黄叫张健以后注意点,不要乱管闲事。老黄说,我会让他注意的,他又不是小孩子,不可能再犯乱说的毛病。

    张健不抽烟,但买了两包烟在车间里挨个敬了一圈。老黄说。大家都是一个厂的。论装配产品,我们还喊你师傅呢。他们喊我老黄,你跟他们一样也喊老黄吧。张健心里暖暖的,仍一口一个黄师傅。

    配料是铸造车间最轻松却最有技术含量的工种。这种活不能完全依赖生搬硬套,很多时候得靠操作者丰富的临场经验。黄师傅不仅教张健如何配料,还讲解铸造的全部要领。黄师傅说,技术全面将来不在这个厂也饿不死。对此,张健深有体会,更加用心去学。

    两年一眨眼过去了,张健在铸造车同也能独当一面。但厂里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常常去了没活干,很多人开始自谋生路。第三年春天,厂子终于支撑不住,宣布破产倒闭,所有人下岗。老黄在厂门口站了很久。叹着气离开。

    那些老板闻讯而来。老黄说,我要带上铸造车间所有的弟兄,你们谁能做到,我就跟谁走。至于工资,跟他们差不多就行。一个工厂规模较大的老板说,没问题。我的厂刚开门,正好需要人,也省得招工了。黄师傅你怎么能跟他们一样,工资我心里有数。

    不久,老黄把张健推荐给另一家铸造厂。张健一去,老板就委以重任,让他负责技术,工资是原来的三倍。一天,张健找老黄有事,见他正手把手教那些老同事,暗叫一声惭愧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蚕豆

毕飞宇

    ①豆主要种植在南方,它不是主食。因为这个缘故,它被种在田埂或河岸一类“边角料”的地方。蚕豆最好的吃法是炒,香极了,嘎嘣脆。唯一的缺点是太硬。可是,孩子们的牙更硬——有了金刚钻就不怕瓷器活。不过,我小时候吃炒蚕豆的机会并不多,只是过年的时候操练操练。

    ②我要写下我和蚕豆的故事,这是我终身不能忘怀的。

    ③我出生那一年,父母在杨家庄小学做代课教师,没时间给我做饭,他们决定请个人帮着烧午饭,附带着带孩子。奶奶就这样成了我的奶奶。我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多。我五岁,父母工作调动,奶奶没有和我们一起走,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奶奶她不是我的亲奶奶。

    ④我十一岁,父母要调到很远的地方工作。临行前,我去了一趟奶奶家。奶奶格外高兴,她的孙子来了,都“这么高了”。那时,奶奶守寡不久,爷爷的遗像挂在墙上,奶奶高高兴兴地对着遗像说了一大通的话。可无论奶奶怎样高兴,我始终能感觉到她身上的重。她的笑容很重,很吃力。奶奶和我谈起了爷爷,她很内疚。她对死亡似乎并不在意:“哪个不死呢?”但奶奶不能原谅自己,她没让爷爷在最后的日子“吃好”。奶奶说:“家里头没得唉。”奶奶让我到锅里铲了一些锅巴,放在了爷爷遗像前——这是让我尽孝,我得给爷爷“上饭”。奶奶望着锅巴,笑了,说:“死鬼嚼不动咯。”

    ⑤傍晚,奶奶决定让我早点回家。她在犹豫,她在想让我带点什么东西走。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真是太难了,穷啊。真的是家徒四壁。奶奶拿过来一根丫杈,从屋梁上取下一个竹篮,里头是蚕豆。奶奶最后的决定是炒蚕豆让我带走。多年后,我知道了那些蚕豆是奶奶预备着第二年做种用的。蚕豆炒好了,她把滚烫的蚕豆盛在簸箕里,簸了好长时间,给蚕豆降温。然后,奶奶高兴地让我把褂子脱下来,把两只袖口给缝上了——袖管就成了两个大口袋。奶奶把褂子绕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两根柱子,立在了胸前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你走吧乖乖。”

    ⑥我第一次拥有这么多的炒蚕豆。你可以想象我这一路走得有多欢——我丝毫没有意识到奶奶当时有多艰难!一路走,一路吃,路的一侧是河流,我还可以一路解渴。杨家庄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奶奶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后来的岁月里,我不停地回想起这个将预示着我和奶奶长久分离的画面。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

    ⑦1986年,我在扬州读大学。有一天,接到父亲的来信,说我的姑姑,也就是奶奶唯一的女儿,死了。回到了杨家庄,我已经是个二十二岁的大小伙子了,我已经十一年没有来看望奶奶了。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我再一次站在奶奶面前,她老人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她的个子那么小,却坚持要摸我的头,我弓下腰来她才能如愿。奶奶看上去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悲伤,这让我轻松许多了。她只是抱怨了一句:“死丫头她不肯活咯。”

    ⑧事实上,奶奶没多久就下世了。她一定承受不住这样的伤痛了。但奶奶就是这样,从来不轻易流露她的伤心与悲痛,尤其在亲人面前——我是从另一个可亲的老人那里理解了我的奶奶的。她们时刻愿意承当亲人的痛,但她们永远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人分担她们的痛。

    ⑨1989年,奶奶的孙女小妹来南京读书了,我去看她。小妹说:“哥,你的头发很软。”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小妹说:“奶奶告诉我的。奶奶时常唠叨你,到死都这样。”

    ⑩小妹的这句话让我很受不了。我知道的,我想念奶奶的时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

    ⑪但是,是多是少,我每一次想起奶奶总是从那些蚕豆开始的,要不就是从那些蚕豆结束——蚕豆就这样成了我最亲的食物。

(节选自《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各题。

中彩之夜

【美】约·格立克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纽约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们每天上街买东西,总是坐一辆简陋的两轮柳条车,拉车的是一匹老谢特兰马。我母亲把它叫做巴尔克斯。

②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于医药费以及接济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那么我们的日子倒还过得去。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我们的房子已经完全抵押出去。一到冬天,食品商城就把我们家作为欠债户记在账册上了。

③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在生活中怀着一线希望,也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

④我挖苦地反驳说:“反正你买不起一辆汽车。”母亲在生活上处处力求简朴,在母亲悉心料理下,家里的生活还是有趣的。母亲知道如何用几码透明印花棉布和一点油漆派正当用场的诀窍。可是,我们家的“车库”中仍旧拴着巴尔克斯那匹马。

⑤一件意外的事情把我那实实在在的羞涩之情一扫而光,激动人心的时刻突然来到了。

⑥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将在市集节日之夜以抽彩的方式馈赠得奖者。

⑦那天晚上,我呆在人群外面的黑影里,观看开奖前放的焰火,等候着这一高潮的到来。人们鸦雀无声地等待市长揭开装有获奖彩票的玻璃瓶。

⑧不管我有时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待我们这个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但是,扩音器里确实在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市长把汽车钥匙交给我父亲,父亲缓缓地把汽车开了出来。

⑨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汽车前,抚摩一下它那光滑的车蓬,开了门,坐进去。里面装饰豪华,散发出新汽车的奇异气味。我端详了一下闪闪发光的仪器板,得意洋洋地坐在靠背椅上。我转过头来,从汽车的后窗看到父亲强壮的身影。他正在人行道上散步。我跳出车,砰的关上车门,朝他奔去。

⑩父亲却向我咆哮着:“滚开,别呆在这儿!让我清静清静!”

⑪他的态度使我大为吃惊。

⑫我在起居室里见到母亲,她看我悲伤的样子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⑬“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⑭“过来,孩子。”母亲轻声说。

⑮桌上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⑯我仔细看了一下说:“我只看到中彩的号码是348。”

⑰“你再仔细看看。”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角上有个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又问:“你看到K字吗?”

⑱“可以看到一点点。”

⑲“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

⑳“吉米·凯特立克吗?是爸的老板?”

㉑“对。”

㉒母亲告诉我,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券的时候可给吉米代买一张,吉米咕哝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想到过这事。父亲就用自己的钱以自己的名义买了两张彩票,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现在可以看得出来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正好可以看得见淡淡的铅笔印。

㉓对我来说,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吉米·凯特立克是个亿万富翁,拥有十几部汽车,仆人成群,还有两个雇用的司机。对他来说,增加一辆汽车简直等于我们巴尔克斯的马具里多个马嚼子。我激动地说:“汽车应该归我爸爸。”

㉔母亲平静地说:“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是正当的。”

㉕父亲走到饭厅的电话机旁,拨了号码。他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等了好长时间,最后,凯特立克的仆人接了电话,说老板在睡觉。他讨厌电话铃声把他从梦中惊醒,显得十分不高兴。我父亲把整个事情对他说了一遍。第二天中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

㉖直到我成年以后,我们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最富有的时刻。

(选自《美文杂志欣赏》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