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湖南省名校联盟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材料:唐中宗复唐国号后,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开始重修姓氏书,书成号为《姓氏录》。奏请修撰的柳冲称,之所以编订此书,是因为贞观《氏族志》修成后,数十年间有新兴门户涌现,也有贞观显贵后裔至此业已衰替,“门胄兴替不常”。此书原先命魏元忠等主编,但经历唐中宗、唐睿宗两朝迄未成书,后魏元忠等相继死亡,直到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才成书进上,复经刊削,到次年,即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最终判定颁行。这次改修抛弃了武则天主持下的显庆《姓氏录》,而以贞观《氏族志》为基础,在入录、叙次标准上,“崇重当朝冠冕”,同时“取德、功、时望、国籍之家,等而次之”,参照了名望时望亦即传统的“士林标准”,一定程度上照顾了社会舆论,非如显庆《姓氏录》唯以官品为断。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姓氏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修《姓氏录》的作用。
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王朝的治乱兴衰】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几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治世”“盛世”时期,如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清“康乾盛世”等等。三个典型的“治世”“盛世”时期,统治者都能从前代汲取教训,居安思危,关注民生,克勤克俭,以德义感化百姓;在治理上为官择人,注重吏治,改革法制,减轻刑律,缓和矛盾,取信于民,从而有助于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在“治世”“盛世”的初期,生产都不是高度的发展,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如解放奴婢,驱民归农,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摘编自裘斌《中国古代“治世”与“盛世”成因探析》

材料二:康乾时期,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盛世“光环”之下,我们应该看到康乾盛世的另一面。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贪腐。和珅、王亶望都是这一时期巨贪的代表。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显现,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1796年至1804年,川楚陕甘豫五省白莲教起义,清政府花费了2000万两白银才将其平定下去。随着闭关自守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深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枯竭,而同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正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

此消彼长,清王朝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可避免地减弱了。

——摘编自唐博《深度探秘:康乾盛世的AB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