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苦支备        ②虽有少      ③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④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3)、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甲]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为学一首示子侄(节选)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 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②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 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 边远的地方。②恃: 凭借。③顾: 难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