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还是要提倡说真话
       ①不知何时何因,“提倡说真话”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而谁能讲真话谁也就有了值得大家称道的美德。可见讲真话之难。如果不难,也就用不着“提倡”了,也算不上什么“美德”了。
        ②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话的骗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讲假话违背天理正义,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一个人一生讲真话,即使没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辉煌业绩,但他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自己达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相反,如果一个“伟人”说假话连篇累牍,习以为常,则距离做“人”的标准也就非常之遥远了。我看,说真话假话也是道德范畴美与丑的分野。
        ③楚楚风范,甚至有些假话比真话还悦耳动听,所以孰真孰假还需要人们动一番脑子。有些假话,可能永远不被说破,而有些假话则很容易被戳穿。如过去说亩产能达到几千斤几万斤粮食,有实践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为什么那假话能风靡全中国呢?可见,鉴别假话还不算太难,最难的是敢于揭露那些说假话者。所以就有了“提倡说真话”这个课题。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如果你讲的真话是诸如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之类,当然不会有人找岔子。如果是说个别单位假报成绩:他那里学雷锋仅在嘴上说说就吹嘘成已经“扎扎实实”、“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他那里仅订出几条廉政措施公之于众就夸耀成绩如何辉煌,而实际上贪污受贿、请客送礼、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如故。当人们都在兴高采烈为那些虚假的东西拍手叫好的时候,你在那里揭老底岂不讨人嫌?!轻则说你不识时务,重则说你戴着有色眼镜专看阴暗面。所以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一不怕讥笑,二不怕孤立,三不怕栽赃陷害,相信真理的声音终究不会窒息的。
        ④敢于讲真话就是针对讲假话的,而且不是针对一般无关宏旨和大局的讲假话,主要的是针对那些当权者为自己升官发财牟取私利所讲假话说的。这些人手中有权,一句话就能使你受到伤害。你要讲真话揭露人家,自己首先要做到无私无畏,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一个人死都不怕,别人也就奈何你不得了。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为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就当前来说,这也是十分难得的。
        ⑤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如果人们在谎言和空话面前无动于衷,人云亦云,那么那个地方的工作十之八九是不能真正开展并取得成效的。有识之士应该碰碰这个地方。我们党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小平同志关于讲实话办实事的教导,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正气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必然战胜阴霾。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________的论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

(3)、第③段“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一句中“风险”在这里是指什么?为什么讲真话就要冒一点风险?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这其中的“勇气”“胆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5)、结尾一段说:“有了这个武器,正气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必然战胜阴霾”中“这个武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你认为自己该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做点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玉米饼里加了糖》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①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②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地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贫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荣”与“辱”

    ①“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________……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颂。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④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

    ⑤“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是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

    ⑥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选自《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六册,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②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③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她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④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⑤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物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来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⑥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静静的桃园

杨闻宇

       ①我们那个村庄叫杏园南村,四围远近却没有什么杏园,稀落的杏树只是分散在田野井台的周围。村子南部地势偏低,多为盐碱地,庄稼不肯长,那里便有我家的一个桃园,也是全村唯一的桃园。

       ②三十多林桃树一般高矮,两两相对,从北向南排列成整齐的两行。因为地薄,附近的庄稼不很兴旺,乍然一看,这桃园倒是挺气派的。尤其是早春,两行红粉,明丽璀璨,村南的一大片天地似乎也一下子明亮了许多。我那时年纪小,因为绿树村边合,见惯了绿浪滔滔的庄稼,整天出没于大自然的锦绣堆中,面对这簇拥成阵的桃花阵容,倒也觉不出有什么新奇。

       ③桃花落而坐果,毛桃由小而大,生长迅速。桃园北端小路畔的两株,冠盖如帐,果实累累,压弯了枝丫,色泽鲜润的桃子分外诱人,可是,它们的味道酸里微甜,提不起我的兴趣。从北往南一株一株地数,数到第九株,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桃子不仅硕大,味道也脆甜多汁,但它们外表沁绿,被叶儿严严遮裹,轻易是不亮相的。东风偶尔掀开叶儿时,才能看到下垂的桃儿半遮半掩,那么持重,又那么沉稳。

④乡村贫穷,孩童们经常吃不饱,所以嘴馋。桃熟时节,常在一起玩耍的几个伙伴来到桃园,瞅着北畔树头累累的桃子,眼馋得不行,我摇手说这个不怎么样,好吃的在里边哩。他们迟迟疑疑,猜测我是舍不得眼前的好桃。待摘下几个品尝之后,才跟着我东张西望地朝里走,走到第九株桃树之下,摘下大桃,扯住袖头擦擦,刚咬得一口,.立马就大声叫好。离开时,每人还要摘一个,兜里塞不进去,就用衣襟裹着……再经过北畔的桃树时,对方才留恋过的桃子,看也不看一眼,只是小心翼翼地护着衣襟。

⑤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走了,我则骑在树丫上看小人书,然后蹲在树底下玩耍。挖一个碗口大、尺把深的坑儿,捉几只小蚂蚁丢进坑里。蚂蚁转上几圈,发现没有出路,就沿着笔陡的坑壁朝上爬,每爬到半中腰,可能是体力不支,掉了下去,歌歌,再爬……我见它们可怜,就拔一根节节草插在坑沿,攀着草秆,蚂蚁终于上到地面了。上来后一只蚂蚁停下不动,对着我摆摆右腿,可能是在感谢我对它的拯救之恩吧。

⑥桃园北畔离村子近些,南畔显得荒凉。偶尔朝南眺望,发现不知从何处来的一只野兔。因为桃树干横斜而低盘于地面,那兔子就扯长身子趴在树上啃桃子。明明看见它在啃桃,我也懒得去撵。野兔平时缩头缩脑像一团肉,扯长身子吃桃时,躯长竟达三尺。要不是在桃园里碰上它啃桃,我大概今生今世也见不到这样颀长、精神的野兔。

⑦父亲忙着在村东经营田禾,爷爷要在村西照看瓜田,母亲在家里家外忙活,他们顾不上来桃园。那时的乡村,没有经商的条件,农家也没有做买卖的意识。熟透的桃子无人摘收,自行跌落于地,很快就腐化入土,最后,桃树底下是一层干透了的褐色的桃核。这个时候,奶奶就拎个筐儿进桃园来了,她要拾掇遍地的桃核,提回去充当柴禾。

⑧到得第九株树下,奶奶问我:“这树下的桃核,怎么没有几个?”

⑨我说:“因为开春时节,这树上开的净是谎花,倒是蛮好看的,但花落后不坐果。”

⑩爷爷说过,园里这些桃树,尽是奶奶年轻时从娘家带来的苗儿栽下的,内里情由,她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见我这样说,奶奶盯着我,抿嘴儿笑了,笑得慈祥,又那么可亲。

⑪桃核揽回家里,直接搁在灶房里烧饭。我见过的所有的果核里,最硬邦、最顽固的就是桃核,外表的纹络清晰、深沉,酷似那个打鬼的钟馗的模样儿,核里可能含有油脂吧,火旺,焰蓝,耐烧的程度不亚于优质煤炭。蒸的馍、煮的饭出锅之后,奶奶见我吃得美滋滋的,便笑着问道:“你尝这饭食是不是有股仙桃味儿?”

⑫那一座桃园,早在60多年前就消失了。我离家从戎后辗转多地,多少往事都过眼云烟似的消散了,为什么到了晚年,又记起那个桃园了呢?这恐怕是缘于读书。

⑬田园诗祖陶潜在《桃花源记》里写道,武陵渔人沿着桃花林行进,“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眼前便展开了一个“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绝美境界。此文确实好,可细想下去,总觉得有点儿玄虚,像是痴人说梦。虽然“源”与“园”不同,但每每读到《桃花源记》,我都会想起自家的那个桃园,觉得自己短暂的少年时代,福莫大焉,已经是处于实实在在的如桃花源一般的桃园里了。

⑭人生在世,读书实在是好,既能开阔眼界、展望未来,也能在老年时忆起愈行愈远的往昔。美好的回忆,永远是滋润人心的。

阅读《广元蜀道》。回答问题。

广元蜀道

①四川盆地辽阔肥沃,物产丰富、历来为繁盛富庶之地,但四周被崇山峻岭阻隔,交通十分艰险。过去许多朝代,京城通往蜀地,尤其是成都必须要修路,这些路就是蜀道。

②古蜀道有几条? 说法不一。广义地讲,蜀国境内及各地通往蜀地的道路都是蜀道。狭义的蜀道主要是指七条越过秦岭翻过大巴山,连接长安到成都的道路。这其中,最著名、最险峻的当属四川广元境内的金牛道。

       ③李白有诗《蜀道难》,这蜀道,说的就是广元这一段。

④蜀道为什么难?概因地形险恶所致。由成都到长安的蜀道,露要胆山(巴山)越岭(秦岭)。山高谷深,道路崎岖,用李白的话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黎猱欲度愁翠援。”鸟兽尚且如此,何况人乎?以著名的金牛道为例,由四川成都始,至陕南汉中止。蜿蜒六百公里,尤其是路经川北广元,崇山峻岭,连绵不绝,几乎无路可走。人们为连接川陕交通,只有在悬崖峭壁上架设栈道方可通行。

⑤中国的名山大川遍布全国。数不胜数,人们到广元,看的不是山不是水,而是一条路,一条举世闻名、世界唯一、堪与长城与运河齐名的古蜀栈道。

⑥这里群山环绕。山体如刀削斧砍般垂直壁立,根本没有地方修路。栈道只能在半山腰沿悬崖修建,在绝壁之上开凿一些棱形半米见方的石孔,内插木桩或石桩,上面铺上木板或石板。以通人马车辆。

⑦明月峡栈道修在嘉陵江边上,曾经是进出蜀地的必经之路。进入景区门口,建有诸葛亮的雕像,他最早修建这条路,以实现统一的梦想。可惜最终功败垂成。蜀道犹如一条河,汇集了大量珍奇的自然景观和著名的人文遗存,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历史与三国文化密不可分。

⑧明月峡有交通博物馆、交通活化石之称。因为它一峡辖六道:栈道、驿道自不必说,还有行船的水道、拉船的纤夫道,以及沿金牛道两岸修建的公路、铁路。历史上的古道修修建建历经两三千年。新中国成立后,108国道也从这里经过。国道改建完成后,明月峡栈道才成为景区的一部分,供游人参观。

⑨古栈道为著名的金牛道的一部分,路不宽,厚重的木地板,下架木梁支撑。最初是什么人想到的这种筑路方式? 硬生生地在绝壁山崖上造出一条路? 这除了需要智慧、需要技术,更需要人们难以想象的繁重劳动。看一看插入石梁木梁的孔穴,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出45公分见方,75公分进深的石孔。那可是石匠身悬半空,一锤一锤一点一点凿出来的。多少条蜀道,多少处栈道,洒满了筑路人的血汗。

⑩在千年的栈道上漫步,前方路旁建有一丈余的石牛。臀下堆满金元宝。塑像是根据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而建。据说早在战国时期,秦王蜀王在打猎途中相遇,秦王一直觊觎蜀国的富庶,始终暗怀亡尔之心,但苦于大山阻隔,无路可走,便想出一计,将一石牛置于路旁,每天早起在牛屁股下放一些金子,谎称石牛可以拉下金子。为两国交好,本想将石牛送给蜀王,怎奈道路不通。如果蜀国能够派人修好道路,石牛便可运送进献。蜀王于是派五名大力士率人开山辟路,修好了蜀道,没想到拉金子的石牛未到,秦国大军却蜂拥而至。

⑪在广元,石牛粪金之说人尽皆知,金牛道成了秦国的吞并之道、侵略之道,也是蜀国的亡国之道、屈辱之道。石牛粪金不过是一种传说,我不以为然,如果蜀王连牛拉金子这样的谎话都能相信,而且奸诈的秦王会无偿奉送,那如此贪婪愚蠢的国君被人除掉也是蜀国人的大幸。

⑫看古蜀道,我以为,走进明月峡足矣。栈道、石孔、雕塑、碑刻,山谷、绝壁、江水、古树一应俱全。它是蜀道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一段。它将蜀道的险峻、蜀道的精华、蜀道的历史、蜀道的文化与精神基本囊括。看过明月峡,蜀道已了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