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1)、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

(2)、乙文这一带废墟指的是什么地方?

(3)、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4)、怎样理解“凝固的历史”“我”为什么“怅然凝望 ”?

(5)、体会文中画“ ”的句子,就乙文主旨谈点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不畏困难
        人们的脚步走向成功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有的人战胜了困难,最终成为事业的成功者;而有的人却畏惧困难,对事业冷冷淡淡、毫无信心,最终成为一个精神堕落的流浪汉。所以我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应该畏惧。
        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科学家袁隆平,他掀起的粮食生产业的“绿色革命”席卷了神州,震惊了世界。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教师到取得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历经了漫长的岁月,终于在这场艰难曲折高度复杂的科学实践中脱颖而出。如果他畏惧了困难,就不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而且更不会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称号。
         还有,全身瘫痪的张海迪,由于手不能拿书,就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将书放在桌上对着镜子看到字,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成为一代楷模。这样大的困难,张海迪都能克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畏惧困难。
         以上事实足以证明,困难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努力克服,困难一定会被我们打败的,而且我们会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努力同困难斗争一番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远尘淡墨调烟雨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⑦书画行走瓷板,笔墨线条在釉彩间舒展舞蹈,古典诗文在瓷板上低吟浅唱,刚强者有了柔软的面容,柔软者有了刚强的筋骨,正合乎中国人的太极之“道”。惟其得道,“瓷”与“书画”这两门中国传统技艺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理念和艺术感染力才能更长远的彰显。

                                                                                                                                                                          (摘自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微信平台)

阅读

含泪的笑声

秦建荣

    ①那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被广州的一家公司招聘。第一次去单位报到时,父亲去送我,他用浑身都响只有铃不响的自行车,骑了二十多里山路,把我的行李箱带到了火车站。

    ②看时间不早了,我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要进站了。”

    ③父亲看着沉重的行李箱说:“不急,还是把你送上火车吧。”

    ④父亲就去买了站台票。

    ⑤排队的时候,父亲把昨天晚上叮咛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听得不耐烦,没心没肺地应着。

    ⑥这时响起了一声汽笛,火车来了。

    ⑦以往这里上车的人并不多,今天却不少,许多人都买了站票,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父亲提着沉重的行李箱跟着人流往前走,我对父亲说:“你快下车吧。”父亲说:“不急。”

    ⑧他一直把我送到座位,要举起沉重的行李箱往货架上塞。这时哨子响了,父亲赶紧往外跑,可刚跑到门口,车门哐的一声关了。他又向另一个车门跑去,边跑边喊:"我是送人的,让我下车。"可是列车已经启动,最后一个门也关了。

    ⑨这下糟糕了。

    ⑩父亲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嘴唇嗫嚅着

    ⑪列车越走越快,窗外的大山一座座向后隐去。

    ⑫我埋怨父亲:"让你下车、让你下车,你就是不下,没一点时间观念,现在只有到商南才能下了。"父亲站在我身边,像一个做错了作业的学生。

    ⑬快到商南车站的时候,列车员查票,我准备掏钱给父亲补票,父亲不让我掏,说他自己有。我说你晚上要住店,明天还得坐汽车回去,钱够不够?父亲掏出一卷钱,我看见是十块的。他在我眼前绕了一圈说:“这些钱足够了。”边说边背过身取出一张十元钱补了票,列车员还给他找了两毛。

    ⑭这就是我父亲送我的情景,他把自己也送走了,一直送了二百里以外。

    ⑮后来我们一家人常说起这事,母亲笑他脑子笨,缺根弦儿。妹妹则笑得捂着肚子,差点背过气去。父亲被我们笑得不好意思,就给自己找理由说:"不是我手脚慢,是火车司机弄错了,本来应该停五分钟,他只停了三分钟。"

    ⑯我们为父亲找的这个理由感到更加好笑。

    ⑰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年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妹妹又讲到了这事,我儿子听了,睁大好奇的眼睛问:“那后来呢?”我说:“当然是坐车回来了,要不咋会坐在这里呢。”儿子又问:“那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回来的?”我没好气地训斥:"真笨。只要有钱,火车和汽车由人选。”儿子不吱声了,母亲却来了一句:“你爸当时只有几毛钱,怎么坐车?”

    ⑱我马上反驳:“父亲当时带着钱啊。”

    ⑲母亲说:"他带啥了?那天他只带了十二块钱,原准备送你回来,给你妹妹买书包的,结果全花啦。”母亲顿了一下又说:“我当时问你爸,你咋不让娃补票呢?”他说:“娃在外花钱的事由多,我将就着就过去了。”

    ⑳这回该我惊讶了,我像孩子一样问父亲:“爸,那晚你没有住店?又是咋回来的?”

    ㉑父亲摇摇头,笑而不语。

    ㉒母亲接着说:“他呀,在商南汽车站门口坐了一夜,被人当吊花子往出赶。第二天在本站帮人下了一车货,才坐货车回来的,浑身脏得就像一头猪。”

    ㉓啊?原来这样!

    ㉔我们再也笑不起来了,我觉得自己的眼里湿漉漉的,平时总爱笑的妹妹眼里也噙着泪花。

    ㉕只有母亲一个人笑着,边笑边给父亲夹着菜说:“那时咱家穷,你爸为了供你们念书,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他从来没为自己花过一分钱。他那天呀,是饿着肚子回来的,一顿吃了三个黑馍,两碗稀饭。”

    ㉖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淌。妹妹趴在桌子上啜泣起来。

    ㉗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1期,有改动)

阅读

北冥有鱼

刘畅

①很久以前,在一个叫北冥的地方,生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鱼,它有多大呢?

②我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它了,已经不太记得了。

③当然这条鱼并不是生来就这么大的,它也曾经是条小鱼,就生活在我们镇东边的海湾里。

④我们那个镇就像很多普通的镇一样。有一些人、一些树和一些房子。

⑤那个时候,我常常见到它,有一次,我爸爸甚至抓住了它。它扭着尾巴使劲挣扎,十分惊恐地看着我。

⑥我看它还那么小,留着能有什么用呢?就悄悄地把它放回了大海。

⑦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它用很稚嫩的声音谢谢我,并且告诉我一个秘密:它是一条会长得很大很大的鱼,它一边说一边用亮亮的眼睛看着我。

⑧它说这话的时候,身体已经长大了很多,这让我很惊讶。

⑨这件事很快就被我忘记了。很长时间,我没有见过它。

⑩直到有一天,一向很平静的海水忽然卷起好高好高的浪头。镇上的房屋都被淹没了,到处都是大人和孩子的尖叫和哭喊声。

⑪我隐约看见那个浪头里有一条好大好大的尾巴。

⑫它又来到我的梦里,这次却像犯了错一样,很不安地转来转去。我问它怎么了。它说它长得越来越大,今天它只是在水面上拍了一下尾巴,就让整个镇给海水淹没了。它听到那些哭声,觉得很内疚。

⑬我安慰它说,也许并不是因为它拍了尾巴,那只是个巧合。梦里,我看到了它那冰蓝色的鱼鳍,非常漂亮。

⑭又过了一阵子,它在梦里悄悄问我,是不是可以到水面上来玩,它趴在水里好久了,每个鳞片都痒痒的。

⑮我说那你轻轻的,不要再闯祸了。它高兴地答应了。

⑯我站在远处看它慢慢地浮上来,它的背脊就像一座小山,在阳光下闪着五彩的光。

⑰呵,它是真的长大了,并且远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得多得多。然而,它继续上浮的时候,海水开始翻滚,地面也开始摇晃,我大声喊着要它沉下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它慌忙地往水里沉,海面形成了巨大的漩涡,紧接着所有的海水都卷了上来,混合着海滩上的沙子,再一次把小镇淹没了。

⑱这一次它闯的祸比上一次的还要大,好多人家的房子都只剩一个屋顶了,我坐在一个残破的屋顶上使劲地哭,哭着哭着我累了,慢慢地睡着了。

⑲我梦到它那像小山一样的背脊,听到它说它要离开这里了,因为它太大了,每动一下都会地动山摇的。

⑳它要去一个叫北冥的地方,虽然那里的海水又冰又冷,但它可以在那里自由地活动。

㉑我没有和它告别,因为我很生气。醒来的时候,我看见一如往常平静的海面,海水正从岸边迅速回落。

㉒它会隔一阵子出现在我的梦里,告诉我它游过的那些地方,它看到了很多很多高山和大地。

㉓它也看到过海岸线上灰色的城市和失去了颜色的天空。

㉔它一刻不停地游,直到了北冥。

㉕可是,它的身体也越长越大,有那么一次,当海水退潮了以后,它就在岸上搁浅了。

㉖我梦见它一张一合的嘴巴,我很着急地想让它回到水里,可是它那么大,不管我怎么使劲地推它,它动也不动下。

㉗它问我还生不生气,它不是故意要让海水淹没小镇,它也不是故意要让小镇地震,只是因为它太大了。

㉘它问我可不可以原谅它。

㉙其实我早就不生气了,我知道它不是故意的,我现在只希望它能快点回到海里,我每个晚上都会去梦里看它,它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它叫我不用担心,它会好起来的。

㉚它说如果它是只鸟就好了,它一定会飞得远远的,不会再伤害任何人。

㉛谁知道它就真的变成只鸟了。它的鳞片渐渐变成了羽毛,它那两片巨大的鱼鳍也变成了像鸟一样的翅膀。

㉜它就这样忽然起身,扑扇着巨大的翅膀飞了起来。

㉝我从梦中惊醒,发现家里的窗户正被风吹得啪啪响。推开大门,一阵狂风吹得我都快飞起来了。

㉞我眯着眼抬起头,看见只很大很大的鸟从太阳前面飞过。

㉟我最后一次梦见它的时候,它说它在另一个很大很大的星球上,它很想念小镇,也很想念我。

㊱只是,它再也不能回来了。

㊲它告诉我,每当它想起我的时候,它会在另一个星球上扑扇一下翅膀,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到一阵风吹过……

本文改写自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现就“经典文言作品如何改写成儿童作品”进行探究。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卖汽水的人

周作人

①我的间壁有一个卖汽水的人。在般若堂院子里左边的一角,有两间房屋,一间作为我的厨房,里边的一间便是那卖汽水的人住着。

②一到夏天,来游西山的人很多,汽水也生意很好。从汽水厂用一块钱一打去贩来,很贵地卖给客人。倘若有点认识,或是善于还价的人,一瓶两角钱也就够了,否则要卖三四角不等。礼拜日游客多的时候,可以卖到十五六元,一天里差不多有十元的利益。

③这个卖汽水的掌柜本来是一个开着煤铺的泥水匠,有一天到寺里来作工,忽然想到在这里来卖汽水,生意一定不错,于是开张起来。 自己因为店务及工作很忙碌,所以用了一个伙计替他看守,他不过偶然过来巡阅一回罢了。伙计本是没有工钱的,伙食和必要的零用,由掌柜供给。

④我到此地来了以后,伙计也换了好几个了,近来在这里的是一个姓秦的二十岁上下的少年,体格很好,微黑的圆脸,略略觉得有点狡狯 , 但也有天真烂漫的地方。

⑤卖汽水的地方是在塔下,普通称作塔院。寺的后边的广场当中,筑起一座几十丈高的方台,上面又竖着五支石塔,所谓塔院便是这高台的上边。从我的住房到塔院底下,也须走过五六十级的台阶,但是分作四五段,所以还可以上去,至于塔院的台阶总有二百多级,而且很峻急,看了也要目眩,心想这一定是不行吧,没有一回想到要上去过。塔院下面有许多大树,很是凉快,时常同了丰一,到那里看石碑,随便散步。

⑥有一天,正在碑亭外走着,秦也从底下上来了。一只长圆形的柳条篮套在左腕上,右手拿着一串连着枝叶的樱桃似的果实。见了丰一,他突然伸出那只手,大声说道:“这个送你。”丰一跳着走去,也大声问道:

⑦“这是什么?”

⑧“郁李。”

⑨“哪里拿来的?”

⑩“你不用管。你拿去好了。”他说着,在狡狯似的脸上现出亲和的微笑,将果实交给丰一了。他嘴里动着,好像正吃着这果实。我们拣了一颗红的吃了,有李子的气味,却是很酸。丰一还想问他什么话,秦已经跳到台阶底下,说着“一二三”,便两三级当作一步,走了上去,不久就进了塔院第一个的石的穹门,随即不见了。

⑪这已经是半月以前的事情了。丰一因为学校将要开始,也回到家里去了。

⑫昨天的上午,掌柜的侄子飘然地来了。他突然对秦说,要收店了,叫他明天早上回去。这事情太鹘突,大家都觉得奇怪,后来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因为掌柜知道了秦的作弊,派他的侄子来查办的。

⑬三四角钱卖掉的汽水,都登了两角的账,余下的都没收了存放在一个和尚那里,这件事情不知道有谁用了电话告诉了掌柜了。侄子来了以后,不知道又在哪里打听了许多话,说秦买怎样的好东西吃,半个月里吸了几盒的香烟,于是证据确凿,终于决定把他赶走了。

⑭秦自然不愿意出去,非常的颓唐,说了许多辩解,但是没有效。到了今天早上,平常起得很早的秦还是睡着,侄子把他叫醒,他说是头痛,不肯起来。然而这也是无益的了,不到三十分钟的工夫,秦悄然地出了般若堂去了。

⑮我正在有那大的黑铜的弥勒菩萨坐着的门外散步。秦从我的前面走过,肩上搭着被囊,一边的手里提了盛着一点点的日用品的那一只柳条篮。从对面来的一个寺里的佃户见了他问道:

⑯“哪里去呢?”

⑰“回北京去!”他用了高兴的声音回答,故意地想隐藏过他的忧郁的心情。

⑱我觉得非常的寂寥。那时在塔院下所见的浮着亲和的微笑的狡狯似的面貌,不觉又清清楚楚地再现在我的心眼的前面了。我立住了,暂时望着他彳亍地走下那长地石阶去的寂寞的后影。

1921年8月30 日在西山碧云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