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毕业班质量评价检测(11月)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环境是什么?审美是什么?

环境必然与人相关,是人的环境。强调环境的属人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将环境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开来,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更关注自然本身。其次,它将环境与资源区分开来。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生活,而资源于人的意义主要是生产。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然而是不同的价值。它们都是人所需要的,二者在不矛盾的情况下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环境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环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自然维度,主要考察自然具不具有宜人性。只有宜人的自然才是人的环境。在自然维度中,最为重要的是生态。生态是否良好关系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在人看来,有利于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生态,反之就是不好的生态。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这样造就的环境就是生态文明环境。看环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文明维度。文明是人类的创造,它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就有与环境相关的创造。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是上面说到的有利于人与生态共生的活动。此外,还有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这些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的质量。

审美是什么?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赞同的,那就是愉快。我们可以将具有审美性质的愉快概括成“乐”。人有三种生存方式:谋生、荣生和乐生。谋生,为自然人生:荣生,为社会人生;乐生,则为审美人生。乐生,有物质性的乐,也有精神性的乐。对于审美来说精神性的乐更为重要。精神性的乐有高低之别,审美无疑是品位高尚的精神性的乐。乐生,体现在环境审美中,则为“乐居”。“居”当然首先是住下来,但不局限于此,广义的居是生活。环境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环境的审美。环境审美的本质即为“乐居”。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就是“乐居”。

那么,何为环境美学?简要地说,它是研究人在环境中乐居的学科。环境美学属于偏重于人文方向的研究。从人文方向研究环境,主要有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环境美学,环境审美是这三个学科的尖端。说是尖端,不是说它最高深,而是说环境审美是在环境哲学的指导下、在环境伦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环境哲学提出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环境伦理学提出人与动植物共生友好,都是环境审美的重要内涵。环境美学使人们的审美关注从原初的人自身扩展到人之外的世界,从艺术扩展到生活,从自然扩展到无限。审美视界的扩大,必然带来审美内涵的深化。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助力美丽中国建设》2018月9月25日《人民日报》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调环境的属人性非常必要,环境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乐居之地。 B、生态文明环境可以通过人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朝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而取得。 C、就审美而言,精神性的乐更重要,因此,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精神之乐更为“乐居”。 D、环境美学是研究人在环境中乐居的学科,因为它使审美视界得以扩大,所以带来了审美内涵的变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先总体提出环境美学的两个重要问题,再分别阐释这两个问题,最后总结何为环境美学。 B、文章论证看环境的两个维度是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的,由生态到文明,逻辑清晰。 C、文章最后两段都采用了设问的手法,详细地阐释了审美和环境美学两个概念。 D、文章对环境审美的论述采用了从大到小的方式,即先论述审美,再由审美的具体内涵进一步论述到环境的审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与资源的价值对人类都很重要,但两者发生矛盾时,环境的价值更重要。 B、不利于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生态是不好的生态,这种生态属性不能称之为人的环境。 C、人有三种生存方式,各有特性,而乐居属于乐生的一种表现形式。 D、以环境哲学为指导,以环境伦理为基础,环境美学会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 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 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 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 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 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 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 文化中国。 (摘自 2014 年 01 月 06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战国时各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推行“书同文”以统一全国文字。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没有制订与之相类似的“言同声”的政策。为什么?同声难,同文易。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较强的通约性,比较有利于跨越时空进行信息交流。而以记录语音为主的字符系统,却很难具备这一优势。因此,不论发音差异多大,只要识别出汉字字形,就可能领悟其意义。北方人到广东、香港或者闽南、台湾,用方言与当地人交流很困难,然而只要写出字形,就基本没有障碍了。汉字可以记录言语,却又超越言语乃至时空,极有助于以文化育天下的伟业。我国方言众多,然而地无分南北,时不论古今,文化主脉,千秋一系,沛然而下,浩浩如江河,至今不衰,汉字之功可谓大矣!

    立形见意,其“形”必然复杂:点画种类以十计,部首数量以百计,单字总数以万计。但复杂而不紊乱,殷商时期的数千单字就已基本形成体系。此后绵延几千年,历经多次变化,最终凝定为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其中有古(篆)、今(隶、草、行、楷)之分,又有主流字体(篆、隶、楷)和辅助字体(草、行)之别。古今、主辅之间,看似差异很大,却保持了体系的延续性,大多数单字都可以理性地解析其形义渊源及演变理路。今文字中,隶、楷、行虽然已失去“视而可识”等直接摹写自然而来的形体特点,但大多数合体字仍保持以部首统领事物类别等方式,存在“察而见意”的可能。许多部首如“水(氵)”、“手(扌)”、“草(艹)”等所属之字,读者即使无法确知其音、义,只要知道部首的意义,仍可大致判断其物类归属。即使是形体变异最多的草书(特别是狂草),许多常用部首和字形也还是有迹可循的,因而历代流传至今的草书字迹,大多数都可以识读。

    立形见意使汉字成为方块字,一字一形,所占空间比较规则,为汉语文学的一些独特体裁和手法奠定了基础。以骈文、对联等体裁创作的文学作品,语句对称,不仅音美、义美,而且排列形式也非常美观,至今很难找到相应的外文表现形式。一些具体的文学创作技巧,更是直接依托于汉字字形,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上下联都以“火、金、水、土、木”为部首,“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将“破”“枯”拆解为“石皮”“古木”。

    立形见意,使得汉字造字方法(特别是形声)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字形体系以满足生活的需要。现在普遍使用的人称代词“她”以及许多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都是古代所无而近人创造出来的。当然,造新字要求谨慎,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字的主要呈现方式无非是刻、铸或写等,以写为主。汉字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汉字在视觉形式上具有两个潜在的特点:一是基本合乎右手书写的生理习惯;二是可塑性强。前者利于实用,后者利于创造,巧妙集于一身,再加上毛笔等特殊工具,于是形成了文字书写中的一个“例外”——书法艺术。这是汉字在记录言语和传播信息的功能之外滋养出的一朵极其绚烂的艺术之花,不仅与诗、画等一同成为国人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更堪称世界艺术之林中独一无二的奇葩。

(节选自叶培贵《智通天地道洽人文——汉字之美与书法之魅》,2013年8月28日《光明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师”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在孔子和他的传人的努力下,“师”的群体,也就是中国独立的知识分子群体诞生了。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古老民族唯一的历史不曾发生断裂的民族,“师”群体的诞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几千年前,中华民族就是以文化聚族,以文化立国的。

    “文化”这个词的本来意思,就是以“文”的手段来实施教化。但“师”这个群体产生之前,文化是由贵族来传承的;“师”群体产生以后,文化就由“师”来担当传承了。这个变化对中华民族来说是非常要紧的。贵族,本来属于统治阶级,是当时政治体制内的人,他们从文化传统中吸取的、他们所强调的东西,有意无意地有利于统治者。而“师”独立于政权,保持了他们的民间立场,他们从文化传统中吸取的、发扬的,都是对民族、国家的大多数人有利的。这样就使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源源不断地传承下来。

    孔子倡立“师”这一群体后,“士”这个群体就开始分化。“士”开始是以武士为主的,渐渐就以文士为主了。文士这个群体,有为“师”的,有出仕的,孔子以后就统称为“儒”;武士这个群体,以后就统称为“侠”。到了韩非子的时代,“士”民群体已明显分化成“儒”与“侠”两个群体,再不能将他们统而言之了。

    “儒”这个概念也不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但孔子对确立“儒”的概念有重大贡献,把“儒”作为“师”的代称,所以,后世就把“儒”认为是孔门弟子,孔子之道的传人。韩非子指的儒,就已经是这个意思了,“焚书坑儒”的“儒”,也是这个意思。

    据《说文解字》说,“儒”这个字的本初义,就是“柔”。说明“儒”是相对柔弱的文人。“亻”表示指的是某种人,“需”代表发音,也表示意义。“需”是什么意思?“待也”,引申为“做准备”,所以“儒”就是指有准备的人。准备什么?知识准备,道德修养准备。有准备的人,也可以帮助别人做准备,这就是“师”。为什么常称“儒”而不常称“师”?因为“师”本来是官办学校有一定地位的教育工作者,就像大学教授;“儒”的地位相对较低,就像讲师、助教。常称“儒”是谦称。为什么今天我要说孔子倡立的是“师”文化而不是“儒文化”?因为长期以来,“儒”的“师”的意义已经被湮没了,“儒”文化已经变成“臣”文化了,变成依附性的文化了。为了强调孔子当初倡立“师”文化、坚持独立性的本意,我要说“师”文化。

    “师”传的是游戏规则与对游戏规则的意识。一个文明社会,必须有游戏规则,文明程度越高,游戏规则就越完善。在孔子的语汇里,游戏规则被称之为“礼”。《礼记·经解》中说:“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就是“义”。“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孔子进行礼的教育,重在阐发制这样的礼的意义,执行这样的礼的益处。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也就是文明程度相当高的国家,孔子倡立儒学、倡立“师”文化传统功垂千秋。

(沈善增《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塑料的功过难以一言蔽之,但随着塑料的不断增长,其危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塑料废物在环境中会长期存在,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对于地球环境和人类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塑料垃圾为何如此普遍?因为被丢弃的塑料毫无价值,这是垃圾箱里残酷的“黑色秘密”。重新生产塑料或购买新的塑料产品比回收利用塑料更划算。国此,许多人认为,解决办法是要给废旧塑料一个价值。减少塑料垃圾,就要为塑料创造一种“循环经济”,将塑料生产和使用从“石油到垃圾到填埋或焚烧的单行道困境中走出来。在这个“循环经济”系统中,激励生产者生产可重复使用,可循环利用或可降解的产品,而回收业则要学会如何将所有塑料垃圾都收是起来。

    加州大学圣塔芭艺分权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盖耶指出,事实上,只有减少从石油中开采的原始塑料,才能真正体现回收利用的好处。生产一吨再生塑料比从石油中生产塑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少1至3吨,事实上,就在我们越来越擅长于将旧瓶子变成新子的时候,越来越多新的塑料瓶子还在继续被生产出来,人们同时在使用新的和旧的塑料瓶。预计到2021年,全球塑料瓶产量将在2015年基础上增长20%。

    回收利用不能阻止更多塑料垃圾的产生,意大利“新山”生物塑料公司的托尼·布列塔尼非常认同这一题点,为应对塑料垃圾之灾,一些国家采取了新的积极措施。如法国通过一项法律,禁止出售一次盘子和餐具:意大利规定所有出售的塑料袋要么是加厚、可重复使用的,要么是可降解的:德国推出了可重复使用咖啡杯的押金制度;英国出台了塑料袋税,并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棉签棒。

    塑料垃圾危机的最终解决方案将需要政府、零售商、制造商和回收公司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以采取更好的包装设计,开发先进的回收技术和新型塑料,并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其废物处理系统和技术。

    其中取得较大进展的,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能够分解塑料垃圾的细菌酶工艺,尽管前其工作效率还很低,但一旦成功分解废弃塑料就可以转变为其他化学物质。

    爱尔兰都袖林大学学院的凯文.奥康纳说,塑料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只有一种。我们应该继续敦促工业界和政府,实施明智的、多种方案结合的解决方案,但重要的是要改变人们的行为。“我认为技术最终将会走向成熟,但最大的挑战是我们自己。”奥康纳说。

(摘自2018年7月22日《文汇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宣纸——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宣纸”作为纸张名词的出现,始于唐代。其时嗜画成癖的大理寺卿张彦远在他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提及,所指应是宣州宣城郡所产的贡纸。这是以产地为名的宣纸的由来说。

    宣纸的制造始于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东晋说、唐代说、宋代说、清代说各不相同,《中国宣纸史》著者曹天生认为,宣纸创始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代中期。曹氏的依据,出于《小岭曹氏宗谱》对宣纸生产的记载,以及明宣德年间所制造的皇室监制的加工纸——陈清款宣纸,即为青檀皮所制的真正的宣纸,其质量为其他种类纸所难以比拟,与宣德炉、宣德窑一样,被称之为“宣德纸”,这是宣纸的另一种命名方式。

    宣纸与其他种类纸张之别,首在用料,即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的水质、药料,并使用特殊手工技艺而造出的宣纸,方能成为真宣。曹氏有据可查的推论有其道理,但也有疑问。如果说晋代便有楮皮纸、麻纸、竹纸等类似于宣纸的纸张诞生,其时所造之纸尚有新疆楼兰出土的“罗布淖尔纸”,甘肃武威出土的“旱滩坡纸”,以及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魏晋时纸”,当然还有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中期的灞桥纸、马圈湾纸、居延纸等等,这些用不同原料造就的纸可谓年代久远,而最适于造纸并造出上好宣纸的青檀皮是久已有之的植物,为什么到明代才有人用来造纸?如果说宣纸是唯一以青檀皮为原料作为标志,那么,唐代的宣州贡纸是否均为青檀皮所造?其中是否有青檀皮纸?若有,则该是早年的真宣了。如果以小岭制造宣纸的写于宋元之交的《曹氏宗谱》作为宣纸创始的依据,恐怕有割断历史之嫌,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最佳宣纸即曹氏宣纸的创始期,而未见记载的或已难以查考的事物,并不等于不存在。在我看来,宣纸的创始期只能存疑,尚难以有令人信服的定论。

    宣纸制造所用为檀皮的韧皮纤维,纤维长度在一点七至三点七毫米之间,且百分之八十的纤维长度十分接近,因而成纸匀度好。电子显微镜下,人们发现其纤维细胞壁分布诸多细密且均匀的皱纹,与纤维长轴向平行,故宣纸着墨时,易留住笔痕、墨迹,淡墨与水会沿着皱纹沟槽向外逐步渗扩,形成不同层次;重笔时又自然分界,互不溶混,造成主体感;再加上规整的檀皮长纤维与草浆短纤维均匀交织,使水墨扩散均匀,无锯齿形辐射状态,正是这样的特征,鉴定了宣纸为中国书画的最佳用纸。在观赏一些中国画时,浓淡相宜,满纸云烟水汽,这是宣纸留住了水墨,渍渗晕染,生成空濛缥缈、淋漓尽致的气韵与妙境。真宣所用青檀,以泾县的皮质最好,且生在山石崎岖倾仄之间者,方为佳料。

    宣纸的制造,于青檀皮和稻草的纸浆中,还需掺入杨桃藤(即猕猴桃)的汁液,被俗称为纸药、滑水。杨桃藤汁是纸浆中的悬浮剂,能使纤维均匀地悬浮于水中,让捞出的纸厚薄一致,结构紧密。

    自然,宣纸的制造是离不开水的,泾县的泉水清醇洁净,浑浊度为零,四季长流,水的硬度低,水温低,故能使宣纸不惹灰尘,洁白度高,并能延长纸的寿命。所谓纸之“似玉雪者,水色所为也”。看来,真宣之所以在泾县的制造达到极致,是因其得天独厚,皖南山区特有的最佳青檀和稻草,纯净的泉水,适宜的气候,吸纳天地之灵气,承受日月之精华,加之人的聪明才智,安能不出绝无仅有的真宣!

(选自《人民日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