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春 光 美
周海亮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⑨“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⑿“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⒀“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⒁“您是说,用爱吗?”
⒂“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⒃“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⒄“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⒅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⒆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⒇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①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②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4)、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

(5)、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论富门寒教和寒门富教
①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我们不时就会看到诸多“富二代”的是是非非。“富二代”也逐渐成为人们诟病的“反面教材”。最近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又再次将“富二代”推上了风口浪尖。看到镜头中被打者满脸的鲜血时,我不敢相信打人者竟是一个未满十五岁的孩子。震惊之余,我不能不问一句“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②中国有句古话,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中国父母早已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该如何教育孩子则成了个难题。“富门寒教”和“寒门富教”曾一度成为许多父母奉行的教育经典。今天,当我们再度重温“富门寒教”和“寒门富教”时,却尴尬地发现它竟成为了当下部分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
③当今的“富门寒教”让人震惊,更让人寒心。飞驰的车轮碾过两个年轻的生命,肇事者李启铭却大声地叫嚣着“我爸是李刚”;疯狂的赛车终结了一个青年的人生,“飙车手”胡斌却冷漠地与朋友谈笑风生;挥舞的拳头肆虐地砸向他人,打人者李天一却大喊“谁敢打110?”富门之子践踏生命的行为令人发指,而他们背后不停道歉的父亲们却让人痛心。面对受害者,父亲李刚几度哽咽地承认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父亲李双江也痛苦地承认自己没教育好儿子。子不教,父之过!仔细听听这些家长的道歉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孩子教育上的严重失衡——“富”于物质却“寒”于教育。一个是公安局长,一个是歌唱大家,他们自身就是无数人学习的榜样,却没有教好自己的孩子。是能力不够还是方法不对?我想都不是,是他们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的教育却太少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用心关爱而非随手可得的物质。这样的“富门寒教”不可取。 
④然而,与“富门寒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寒门富教”。
⑤今天的“寒门富教”让人感动,更让人痛心。“再穷不能穷教育”是中国无数寒门家长一直坚守的信念。为了给孩子挣得学费,家长们背井离乡去做“农民工”。孩子们留守在家中,努力地用他们试卷上的分数点燃着父母的希望。到了暑假,这些留守儿童背上书包象成群的候鸟飞向父母的怀抱。很快,他们出现在父母的工地上,学着垒起砖瓦;他们出现在父母的菜摊前,学着斤斤计较;他们出现在父母的车间里,学着闹中取静。面对这些孩子,我们或许会为他们的艰难生活投去许多同情的目光,可谁又能真正明白他们笑脸下的快乐与满足呢?寒于物,却富于心。寒门家长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子女,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我们为这样的“寒门富教”而感动,但也为无数寒门学子而痛心。还记得温总理说过:“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在残酷的教育竞争中,无数寒门学子背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⑥富门“寒教”让孩子如“脱缰”的野马,释放着青春的个性一路狂奔;寒门“富教”让孩子如“带枷”的耕牛,负载着沉重的希望默默前行。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我们有爱,孩子们就会有笑容。教育无关乎穷与富,无论是“寒门”还是“富门”,我们都应做到“富”教。父母要用关爱为孩子开辟出教育的沃土,社会要用公平为孩子浇灌出教育的花朵。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个谷底不可逾越

      ①有一阵子我工作和生活都不顺利,心情跌到了低谷。朋友见我如此,就不断耐心地开导我。在一次闲谈中,他向我谈起了一位人物。1982年,高考失利;1983年,第二次高考失利;1984年,第三次高考艰难过关;1995年,辞职;1997年,第一次创业失败;1999年1月,第二次创业失败。为了躲债,一冬天没出过门,靠500斤白菜过活。1999年下半年,阿里巴巴横空出世。他问我,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②没错,这个人就是马云。马云说过:“如果马云能够成功,我相信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如果你能像马云一样能在逆境中蛰伏、修行、敢为天下先,那你也可以创建自己的阿里巴巴帝国。

      ③谁都向往“阳光灿烂的日子”,但不是谁都明白“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顺境和逆境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庸人在顺境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强者在逆境中振作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④也许,我们这次遇到的逆境,就是成功之前的最后一次挫折,就是人生抛物线上的最后一次低谷;也许前途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糟糕,生活也并不是感觉中的那么枯燥乏味,挫折也并不是自己理解中的那么面目可憎。逆境转个弯儿,也许就是顺境。真正的强者,从不会在逆境中自怨自艾。他们即使在泥泞中也始终握紧了命运的方向盘,时刻准备着,为风雨未卜的前路蓄力导航。因而,当他们在默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时,他们的内心也就格外从容。

      ⑤“成王败寇”的观念让我们深信:历史就是胜利者的宣言书,是失败者的审判词。然而,却有些失败者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敬仰怀念。“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垓下被围的江东子弟项羽,败走麦城的关羽,为唤醒民族的觉醒而舍身求法的谭嗣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谱写了他们生命的千古绝唱。

      ⑥失败不可怕,只要在失败中没有丢失做事的那份执著与坚持;失败不可悲,只要在失败中没有丢失做人的磊落坦荡;失败不可怜,只要在失败中没有丢失生命中那股气节与高贵。失败者难道就不是英雄了吗?至少你努力过。

      ⑦邓小平说过:“凡是有点儿干劲儿的,有点儿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儿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海伦·凯勒也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人生最大的资产是希望。有了信心和希望,就有了东山再起的最大资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倒挂的油画

金建云

       ①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②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③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④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⑤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⑥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⑦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⑧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⑨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⑩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⑪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⑫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⑬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①过去在部队时,有一位前辈作家,请吃饭时钱不够了,就把手表押上,也要让大家吃得尽兴。当时手表是责重物件,找对象的“三转一响”之一。这是有面子的事。

    ②有一次跟团旅游被关在一个景区,导游伙同景区商场的经理,非让我们买东西不可,可是东西又不好又贵,大家都不肯买。现场气氛僵持不下,表面的和气快维持不住了。商场经理背后的大门紧闭,没有人能飞出去。终于团里一个有钱的游客,说她要买这买那,她其实什么都不缺,但显然是为了给大伙解围,化解了一场危机。这也是有面子的事。

    ③我们中国人,大多注意面子,血气方刚有之,一掷千金有之。面子固然重要,然而里子方面,有时却注意不够。我认为: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④康紅雷导演跟我说过一件事:拍《青衣》剧组解散之后,演员各奔东西,潘虹老师的房间里,她穿过的戏服全部自费干洗后,整洁地挂在房间里。她是个讲究里子的人。

    ⑤我还认识一个摄影助理,他说有一次拍周润发的广告,那时周润发的名气如日中天,男人们都想在现实生活中学他燃烧美元点烟的镜头。所以现场他被团团图住,纷纷让他签名。摄影助理实在小得放在哪里都是透明的,没有半个人注意到他。他只是站在一边默默看着,默默工作,直到所有的拍摄工作全部结束。周润发却主动向他走了过来,与他拍了合影。这也是个讲究里子的人。

    ⑥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北京郊区开青年作家的会议,结束时许多代表陆续走了。宾馆服务员问我,你们真的是作家吗?我说是。她说为什么客房里的公物一点都不爱惜,摔坏了玻璃杯也不赔,还用床单擦鞋。而且打了长途电话不付费,查到房间说人早走了。我听了无言以对。再如有些美女在外面绝对光鲜靚丽,但是住的地方有可能脏乱到下不去脚。或者,私下里张口就是瞎话,颇为不堪。这些不是里子差,是压根儿就没里子。

    ⑦名人也罢,普通人也罢,面对他人和面对自己时都要展现我们的面子和里子。过分追求鲜衣怒马、锦上添花、煊赫恭敬,不但容易丧失意志、流于平庸浅薄,弄不好还会丢人破财、触犯法律。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认真充实美化自己的内在,才能得到恒久不衰的尊重和认可,支撑起真正的面子。

    ⑧最近买过两件衣服,我都是一眼看中了里子才喜欢的。而以往买衣服首先当然看样式,然后是质地,最后是手工和细节,但这两件衣服的里子都十分惊艳。看不到的地方尚且如此精致,看得到的地方大体可以放心了吧!

    ⑨做人也一样,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选自《新民晚报》2017年12月20日)

阅读

长成最棒的自己

杨利伟

a今天, 有机会来与孩子们聊聊天, 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孩子们总是让我想到“单纯”“真诚”“美好”“希望”这些最温暖的词语。当我想要跟孩子们分享一些什么的时候, 我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孩子们也许会觉得, 杨利伟叔叔都登上太空了, 一定是一个勇敢的人。但其实, 在我很小的时候, 我很腼腆, 也很胆怯。过年的时候, 外面放鞭炮, 我会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我的父亲看见后, 就开始带着我去登山、去游泳、去野外爬树摘果子。渐渐地, 我对户外运动有了兴趣, 能跟小伙伴们玩在一起了。童年的游戏里, 我最喜欢溜冰与游泳, 我玩得都很好, 直到现在, 它们都还对我产生着影响。回想起来, 父亲那时候是在有意地锻炼我, 塑造我的性格, 增强我的体魄。我认为, 这些成长经历为我的身体、思维、行为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变得喜欢亲近大自然, 对未知的事物怀有好奇心, 并且养成了敢于行动、敢于尝试的习惯。甚至于, 在多种游戏与运动中, 我锻炼出了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力, 还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b我小的时候, 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高, 孩子们只能接触一些连环画, 看一看露天的电影。就是通过这些途径, 我看了《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革命故事片, 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那些主人公的传奇故事让我无限向往。尤其是《铁道游击队》, 我看了很多遍, 那里面的大队长刘洪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英雄人物。我清晰地记得, 小时候跟伙伴们站在站台上, 看着火车从眼前驶过, 我心里想, 要是有一天我也能驾驭这个庞然大物, 一路飞驰, 奔向远方, 那该有多么了不起!

c我的家乡有一个海军机场, 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当年我们学校和部队搞军民共建活动, 排了个小节目去机场演出, 名叫《小小飞行员》。我穿着小飞行员的服装, 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演出后, 我们被安排去机场看飞机飞行。我看到银色的飞机腾空而起, 飞机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又看到飞行员们穿着飞行服, 戴着飞行帽, 从飞机上走下来, 精神抖擞, 我心中既崇拜又羡慕。从那以后, 机场上方的天空就成了我特别关注和神往的地方。我常常站在家门口, 仰望着机场的天空, 看了很久都不觉得累。那儿常常有飞机飞过, 还有飞行员练习跳伞。飞行员跳伞的时候, 雪白的降落伞徐徐飘荡, 我的心也跟着徐徐飘荡。落哪儿了? 伞落到什么地方了? 我觉得我的心都被飞机和蓝天带走了。就这样, 我的火车司机梦慢慢变成了飞行员的梦, 我一生就追着这个梦想奔跑: 先是当空军飞行员, 再是当航天员。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就是我把自己的梦想和爱好, 与国家、民族的事业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了, 这对于我来说, 真是太幸运了。

d航天员的训练是非常艰苦的, 常常要面对困难与挫折。有时候,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我也会气馁, 也会伤心。但是, 我不会让这种情绪在心中存留过长时间, 我会很快收拾好心情, 继续投入到训练中。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与挫折后, 我摸索到一条规律: 当一件事情坚持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实际上就快接近成功了。亲爱的小朋友们, 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的小, 有的大。但是, 这些困难一点儿都不可怕。当一个人勇敢地去面对困难, 认真地去了解困难, 想尽办法去战胜困难, 他实际上就踩着这些困难, 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一步步接近了梦想。所以, 困难是什么呢? 困难就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是推动我们实现梦想的助力。

e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是他生命的基石, 他后来的人生怎么走, 一般都能在小时候的生活中找到源头。小时候培养了什么爱好, 树立了什么理想, 会对他的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长大后如果有机会, 他就会去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 并从中获得快乐, 获得成就感。我衷心地希望小朋友们努力学习, 快乐成长, 培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拥有挑战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长成一个最棒的自己, 大家一起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

文学类文本阅读。

师者的眼睛

①那个孩子是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时遇上的一名学生,长得黑黑瘦瘦的,成绩不是很突出,在班上总是默默无闻的。如果不是他有一次给我惹了祸,我到现在对他可能都没有多深的印象。

②有一天晚自习,他竟跑到宿舍去洗衣服,给校长逮个正着。校长大怒,在全校的大会上点名批评了我,罪名是管理不严,导致学生目无校规校纪。

③我把所有的账都记到他的头上。会后我将他叫到办公室,面色严厉地对他说,他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我让他解释一下逃课洗衣服的原因,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讨。他脸红了,眼泪都快要下来的样子。但他一直沉默,不认错也不解释。我被激怒了,问他要了他父亲的电话号码,气咻咻地将电话打过去。

④那天下午,一个五十多岁农民打扮的男子满脸歉意地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正是孩子的父亲。他说他是从建筑工地上直接过来的,那一身满是泥点子的祖布劳动服也印证了他的话。我心里忽然涌出一股难言的滋味儿。

⑤上午的火气已下去了好多,我的态度也温和了不少。大体同他讲了一下孩子的情况,让他加强教育。“对不起,老师,孩子让您操心了……”他一个劲儿地赔着小心,说一定会让孩子改好的,并一直为孩子给我添了麻烦而一遍遍地道歉。看他讲得口干舌燥,我顺手将桌上的一只梨子递给了他:“润一下喉咙吧。”说真的,那一刻,我的心中有几分不忍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辛辛苦苦把孩子送进学校,却并不知道孩子在这里做了什么。他接过梨子,千谢万谢地退出去了。

⑥不一会儿,他领着孩子来到我的办公室,倔强的孩子终于低下了头:“老师,是我不对,给您添麻烦了,以后我一定改……”泪水顺着他瘦瘦的脸流下来。“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呀,其实你的错误并不仅在你晚自习回去洗衣服,更在于你的态度……”我语气缓和下来,让他回去上课。孩子抹着眼泪出去了,旁边的父亲一直看着儿子的背影远去,方如释重负一样松了一口气。

⑦“这位家长,没什么事了,您……”

⑧“老师,是这样…”他从口袋里掏出五张皱巴巴的十元票子交给了我,“麻烦您把这五十块钱交给孩子,让他再买一身换洗的衣服。我知道,他是因为没有换洗的衣服才抽晚自习的空儿去洗衣服的,第二天他还要穿它……这孩子知道我们家困难,从来不开口要的。我给他,他还是不会要的,您就说这是学校要求,在校着装要求干净整洁。”他的脸有些红了。顿了一下,他又摸索着从口袋里掏出我送他的那只梨子,“这个,麻烦您也交给他,平时,他难得吃到……”

⑨那只梨子,又从那位父亲的手上转到了儿子的手上——我转交的。我原本想着不接过来的,但我不敢轻视一位父亲对孩子殷切而无声的爱。

⑩也因为那次经历,在此后的从教生涯中,在面对一些所谓的“问题”孩子时,我再也不敢随意为他们贴标签下定论。他们的真实,需要师者心上那双眼睛才看得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