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压轴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破窗户》,回答后面问题。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
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结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就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这与道德似乎没有多大关联。人们也曾经用这理论在一座城市里做过类似的实验。
在一条街道上,先是扔了一些生活垃圾。没过几天,这条街道就被铺天盖地的垃圾覆盖,碎纸和塑料袋乱飞。同时,人们把另一条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维护了好几天。这之后,每当街上出现脏物时,总会有人自动把它扔进垃圾箱;如果碰到外人往地上乱扔垃圾,还会有人制止。
既然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就有必要把它引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让自己的人生干干净净,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

(1)、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组(   )

A、“破窗户理论”指的是“完美的东西人们自觉维护,残缺的东西人们会加大其损坏程度”。 B、第⑷段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证明“破窗户理论”的合理性。 C、第⑸段中“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这一句是并列关系,“乱扔垃圾”主要是从思想方面讲的,“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主要是从行为方面讲的。 D、本文阐述了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要充分利用心理惯性为人类服务,要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干干净净。
(2)、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证明“破窗户理论”的合理性。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珍视我们自己的信仰

    ①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人信仰什么,常常引起外国人好奇。因为世界上自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约占全部人口的84%。确实,大多数中国人不信仰宗教。因此有外国人经常问:既然没信仰,那你生活有什么准则?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②一位资深的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对我说,载于旧约的“黄金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是最重要的信仰。我说,中国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是中国人的信条。

    ③那位神学家说,这和我们的“黄金律”很相近,的确也很伟大,但我们是宗教信仰,有神在监督着,你们的信仰靠谁来监督?我回答说,我们的信仰是“文化信仰”,有“诸神”在监督,就是家人、朋友、同事、邻居,这种来自周围人的社会监督很有效,无处不在;还有自我监督,就是“良心”,我们讲“天地良心”“君子慎独”,说的就是自己监督自己。天地是“道”,对于“道”的信奉、崇敬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仰的核心。这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信仰形态的信仰。它具有非人格神的特点,但具有最高命令的意义,对整个社会有确立价值、约束行为的功能。

    ④宗教信仰在世界许多地方培育了人们的道德,建立了生活秩序,凝结了人群,固然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现象。但没有宗教信仰绝不等于没有信仰。信仰具有多种形态,文化信仰也是一种坚定的信仰,而且它不排斥宗教信仰,具有极大的共融性。

    ⑤其实,人类信仰是多元的。对一个人而言,也可能除了宗教信仰、文化信仰外,还有科学信仰、政治信仰,乃至生活信仰。比如,科学信仰,它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与执着,哥白尼、布鲁诺因坚持地动日心论受到迫害,甚至牺牲生命。维萨里研究血液循环被判死刑,居里夫人研究镭而罹患癌症,都是坚持科学信仰的伟人。

    ⑥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如在中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马本斋。很多人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不都是因为坚定的政治信仰?

    ⑦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反而有的人变得困惑迷茫了,许多人在感叹道德滑坡,价值观混乱;失去了传统的信仰,又没有补充新的信仰。有人因此提出,传统的东西是不是真的过时了,是否应当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其实,传统的价值是千百年来由民众一代又一代沉淀形成的,不是由圣贤们规定的。今天不是要把传统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而是要结合新的时代环境,重新提炼和发展,形成契合当前时代特征的价值信仰,它应当是在传统价值信仰上的继承和扬弃。

    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文化信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当坚持信仰的自觉,更加珍视我们祖先传下的信仰,同时亦应展现更加进步、更加包容、更加自信的胸怀。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赵启正 筑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事》)

阅读梁衡的《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健康阅读势在必行

       ①唯有书香能致远。健康阅读可以熏陶我们的心灵,可以涵养我们的气质和自信,进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我国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而今,全民阅读工程也被列入“十三五”文化重大工程之一。

       ②然而,数字化时代,阅读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境地。

③随着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们的阅读的数量的确远高于过去,但阅读的质量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6年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一位网友这样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我一度沉迷于手机阅读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包含许多冷门,无厘头……我整天抱着手机,乐此不疲,浪费时间而不自觉,有时一直熬到大半夜。”这种阅读就是一种碎片化浅阅读。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好像吸收了很多信息,其实更多的是信息占有了你,你失去了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可能。”当下流行的碎片化浅阅读,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加剧了社会浮躁。

       ④而健康的阅读应该是形与神,心与思的对话。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所说:“阅读能够使人充实,明理,智慧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阅读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⑤那么,在碎片化浅阅读风行的当下,该如何重塑健康的阅读呢?

       ⑥首先,要提倡整本书阅读。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会造成我们知识结构凌乱、松散,坚持整本书阅读能使我们的知识结构更系统、更完整、更优质,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质量和思维水平。其次,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蜜蜂采蜜,要采花蕊中最精华的部位,读书也同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最后,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学校和社区要积极开展读书交流会,图书展览,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营造阅读的氛围。

       ⑦我们相信当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得到落实,全民阅读得以实现。我们的阅读会出现更加健康的局面,到那时,阅读也将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自觉。

(根据李志雄《重构我们的阅读生态》改编)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诗歌创作课

①文珠老师分配到这所乡镇中学刚满一学期,校长就要求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要开一门选修课。分配给文老师的,是诗歌创作课。

②为了备课,文老师把有关诗歌创作入门的书都买了回来,研究如何上好诗歌创作课。然而,一到课堂上,看到这拨儿孩子亮晶晶的黑眼睛中,有质疑,有期待,还有一丝讪笑,文老师满腹的大道理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她只好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我的奶奶”,然后交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诗歌创作的标题。

③下面一片嗤笑声。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难道要写一首诗,歌颂祖孙情深?这太没劲了……”文老师笑着说:“不,我要让大家闭上眼睛,想想奶奶发脾气的时候……”

④这一下,孩子们可有话说了。

⑤有人举手,声称奶奶这会儿准在集市上跟人吵架呢。“那些不知足的买菜人,会把翠生生的蔬菜剥掉一层,才肯称重,那可是奶奶千辛万苦种出来的菜。奶奶气坏了,会一手抓住顾客的马甲袋,一手拽着别人猛掰菜帮的手,非要讨个说法,问剥下的菜叶能不能吃,这是不是浪费?”奶奶卖完菜,会挑着买菜人剥下的菜叶回家,她用这些菜叶烧菜粥、煮面条,一样好味道。奶奶总是说,不要认为只有菜心才甘甜细嫩,浓霜露水都泼洒在外面的这层菜叶上,这几片叶子,味道真不赖呢。

⑥文老师欣喜地点了点头:“就写这一段,多好的诗,多美的道理。”

⑦另一个孩子说:“这会儿,我奶奶正在练签名呢,签不好,就打自己的右手,骂右手笨,不争气。”他说爸爸妈妈和叔叔婶婶都在外地打工,他和堂弟、堂妹一直被托付给爷爷奶奶。“之前,我们三个孩子的作业本和试卷,都是爷爷签名的,我奶奶不识字。每次爷爷签名时,她只负责端茶递水,在一旁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可是,爷爷去年去世了,奶奶必须学习自己签名了。是我教会了奶奶写她的名字。”他说,奶奶拿着笔照猫画虎,不免有些急躁:“这笔怎么拿起来比铁耙子还重?”话虽这么说,但奶奶还是每天坚持认认真真写一百次“倪学仙”三个字。大冷天的,奶奶写字写得左手如冰,右手如火,出了一头汗。“但我觉得,学写字这件事,把奶奶从痛失爷爷的悲伤中拔了出来,让她对学习新事物有了自信。”

⑧文老师抬起手,向着那个孩子竖了竖大拇指:“就写这一段,多好的诗,多倔强的心性啊。”

⑨还有一个孩子说:“今年奶奶种的橘子大丰收,这会儿,果贩子正在地头压价呢。”他说奶奶会跟他们吵嘴,来回掰扯,只为了橘子的收购价能涨两毛钱。但最大最甜的上百斤橘子,奶奶说什么也不肯卖给果贩子,她要给在外地的儿孙们各邮寄一箱,还要留下一部分,专做橘子香膏。香膏做起来可麻烦了——先用小刀把橘皮内侧的白色经络削去,把橘皮切成细末,在石臼中进一步烂,加入葵花籽油,隔水两个小时;接着,把橙黄的香油过滤出来,在油中再加入蜂蜡,隔水加热搅拌,使蜂蜡融化,趁热注入一个个带盖儿的小瓷瓶中,等待凝固。这就是橘皮香膏了。奶奶不仅给儿媳妇做,给大孙女做,也给出嫁的女儿做,还留一罐给自己。“每天,梳头洗脸后,奶奶都用小勺儿舀出一点儿香膏,在手腕和脖子后面点抹开,空气里都会有橘子的清爽香气。邻居们还会取笑奶奶,说她臭美,七十岁了还用香膏。”

⑩孩子们听到这里,哄堂大笑,但接着也许被触动了某根心弦,所有的人都静默了。讲故事的孩子脸上也浮起一丝羞愧。这帮粗心的、活蹦乱跳的孩子,从没这样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奶奶……奶奶也许仍像少女一样,会打心眼里渴望能戴花、能爬树割蜂蜜、能摸鱼捞虾吧?因此,她才固执地保留了古法制香膏的手艺。

⑪文老师想继续点拨面前这个动情讲述的孩子,忽然,她把手收了回来。她觉得,诗歌课讲技巧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睁大眼睛,去探寻长辈的内心世界,去审视大地上有情的万事万物。

⑫不一会儿,教室里一片蚕吃桑叶般的书写声。文老师意识到,创作一首敏锐而独特的小诗,并非她这个老师的功劳,在孩子们心灵深处,诗歌的泉眼本来就在,她只不过是拨开落叶,清理乱石,让这些泉眼重见天日,泉水汩汩流淌而已。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作者明前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