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飞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许多乡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乡土文化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必须加以保护。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积极的延承”即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一点在时下的中国广大农村要特别关注并给予妥善的保护政策。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满足村民的现实发展要求,而乡土文化正是实践中可以保护和挖掘的重要资源。以民宿客栈、乡愁经济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价值利用,为农村的产业兴旺开辟了发展的新方向,切实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导意义。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关照村民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基于地缘与血亲关系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其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回答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种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更好地诠释乡土文化。一方面乡土文化所包含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敬老睦邻的传统美德,仁爱民本的人文精华是属于中国人的重要文化血脉,是滋养中华文明持续繁荣的沃土,是文化自信的根脉。另一方面乡土文化是一方民众在生存发展中知识经验的累积,有其内在完整的逻辑体系,以及众多艺术化的表现形式。经历时代冲刷,以及现代文明洗礼后,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的乡土文化,通过理论学术层面的梳理研究,实践运用层面的改良创新,将会成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带给中国人更强烈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张义晓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失落与复兴》)

    材料三:

    西方的城市文明铲除了乡村文化,同时他们以城镇化的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1851年的英国,城镇人口已超过乡村人口,达全国总人口的5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现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陷入了城市发展的单向思维(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指标的量化思维)。城市思维产生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它将乡土文化视作需要改造的低等级的文明模式。目前,这种判断方式仍在被广泛使用,即单边地强调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产业的开发,以及片面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等措施。这都只是将乡土文化当作城市文化的对立面,是城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一种经济掠夺和物质消灭,忽略了对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的保护。城镇化应避免城市思维,不能以消除农村为城市建设的量化指标,我们应该看到在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同时,乡土文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认同,对于社会风土习俗之维护,对于国家现代政体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基础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摘编自汤敬一《乡土文化功能:从乡土社会到城市社区》)

(1)、下列对材料中“乡土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是广大农村。 B、乡土文化有区别不同文明的功能,若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更能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C、乡土文化属于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有它的“文脉”,也有作为文化载体的“人脉”。 D、乡土文化是一种不必改造的文明模式,故要重视对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保护。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B、本质上属于乡土文化的中华文化,内涵独特、逻辑体系完整,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众多。 C、英国以城镇化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经过努力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 D、转移农村劳动力、开发农村产业,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属铲除乡土文化的行为。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行性办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构建电影里的“中国故事”

徐刚

   在当代电影全球化拓展的历史背景之下,电影的市场往往超越了一国之境。在此之中,票房收益固然是最大的市场逻辑,但电影本身所携带的一国之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却是潜移默化的“附带销售品”。这种“附带”的“销售”,使得电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解一国人民、一国文化的窗口,而在电影中塑造的国家形象也将直接影响到受众对该国的态度、看法和情感基调,从而对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影总是被称为“装在铁盒子里的文化使者”。电影始终都在其赚钱逐利的生意和陶冶情操的艺术角色之外,承担着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重任。

   电影所饱含的这种文化建构的任务,对于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当代中国正在迅速崛起,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历史角色。但在这个过程中,GDP的逐年攀升,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却难以根本改变目前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的命运。相比于“中国制造”在全球空间中的席卷之势,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却常常遭到误解。对中国而言,政治实力和经济总量等“硬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树立一个与此相匹配的“文化中国”的形象,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自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就一直艰难地行走在“走出去”的过程之中,然而它们却没有为中国形象的建构提供太多建设性的贡献。比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获得广泛国际声誉的《红高粱》、《黄土地》、《菊豆》、《活着》、《霸王别姬》等电影,所提供的只是一个“时间上滞后,空间上特异”的中国形象。这是按照西方人“东方主义”的观点对中国的塑造,“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这么多年,中国电影展现出可喜的变化,但也终究难以走出这种宿命的格局。

   最近,一向疲软的国产电影终于接连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继去年贾樟柯的《天注定》夺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等多个国际奖项之后,今年年初,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也在柏林“爆冷”摘得银熊,而演员廖凡更是获得“影帝”殊荣。这些重要奖项的获得,无疑显示了中国电影殊为不凡的艺术成就与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然而,对于亟待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而言,这些奖项的背后,却也依然掩藏着一丝难言的隐忧与苦涩,这便集中体现在电影所传达的国家形象之中。

   比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天注定》通过几个彼此独立的故事,讲述了几个不同的普通人因各种原因而走向杀戮或自戕的经历。电影虽因种种原因没能顺利上映,但电影鲜明的影像伦理,以及饱含道德义愤的社会批判,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电影中充斥的暴力。因此,尽管电影所显示的影像伦理和社会正义都足以使人钦佩,但这种社会批判的形式却是以非常负面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对于那些经常混迹欧洲电影节的导演来说,他们显然早已习惯了投西方所好的影像表述方式,因而对于中国形象的把握难免刻板偏激。在此,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虽不像《天注定》那样激愤地批判现实,却同样显现出阴郁压抑的影像气息。风格化的情欲和悬疑让这部电影在艺术之外更具商业色彩。德国《明星》周刊认为,《白日焰火》让人想到20世纪40年代的好莱坞黑色电影。有媒体认为,《白日焰火》可能是柏林电影节上最令人哗然的中国电影,而该片所折射出的中国社会色调也过于暗黑。尽管较之早年张艺谋的《红高粱》、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白日焰火》的故事显得更加主流、更商业化一些,但它还是没能逃脱东方主义式“猎奇”的命运,为此,德国《时代周报》以“即使中国也会发生谋杀”为题来谈论这部电影。这也难怪,西方社会一向是以社会认识资料的标准来看待中国电影的,这便是我们的隐忧与苦涩的来源。

   反思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从最初的《英雄》、《夜宴》等商业大片,到如今的《天注定》、《白日焰火》等艺术电影,其叙事的基本价值和逻辑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不仅如此,就价值观而言,最近流行的商业电影也存在着诸多瑕疵,比如那部创纪录地席卷票房的电影《泰囧》,在其结尾之处,颇为赤裸地在金钱、理想及明星化的世俗欲望之间建构联系,这不禁令人忧心忡忡;同样,最近的电影《全民目击》一味追求情节斗转所带来的艺术效果,不惜运用富人的大获全胜,来违背电影的叙事正义;而《小时代》系列电影虽展现出“励志风貌”,却也鲜明呈现出“金钱奴隶制”哲学的负面意义。这些电影都沉沦在拜金主义的风潮之中,其价值和形象都难以令人满意。

   现实的形势与文化的状况,总是不断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而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如何参加现实文化的积极建构,无疑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在此情形之下,如何以电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也显得尤为重要。而按照学者李云雷的说法,在正面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电影来获得自身的文化自信,以积极的方式顽强讲述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经验与情感,并能从中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命运与希望的故事,这或许就是所谓电影里的“中国故事”的题中之义。这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世界的语言”来讲述中国,以从容平易的影像叙事来正面阐释中国,而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任重道远的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仪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自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女排逆袭”展现精神的魅力

何鼎鼎

    这是“逆袭”,更是“进击”。

    中国女排的里约之旅,在北京时间21日上午以一枚金牌画上圆满句号。小组赛接连失利,跌跌撞撞才晋级;交叉赛越战越勇,一路拼搏终夺冠。正如美国媒体的评论:中国队证明重要的不是怎么开始比赛,而是怎么结束比赛。

    “一个球哪怕你接不住,也要拼尽全力冲过去”,这是老女排留下的遗产;“打一分算一分”“一分一分咬下来”,这是新女排写下的精神。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奋斗,才弥足珍贵。曾振奋整个国家的中国女排,再次用一次跌宕起伏的夺冠,振奋了我们的精神。

    有人说,中国女排从来没有过“统治地位”,几乎每一次夺冠都靠艰难的拼搏完成。而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或许就是女排精神的本质。这恰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竞技体育本来就不仅是身体、技巧的比拼,也必然会包含“精神力”的较量——有赛场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更有赛场外向着梦想默默的坚持。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的确,“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凝铸出来的。有记者就观察到,女排队员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很少能碰到其他运动队吃饭,因为来得最早、练得最久、结束最晚。

    无论赛场成败,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从上世纪80年代“五连冠”,到成绩滑坡陷入低潮,虽“两起两落”却始终目光坚毅看着前方。从起步到巅峰,从巅峰到低谷,从低谷到崛起,从崛起再到巅峰,张蓉芳、梁艳、冯坤、赵蕊蕊、惠若琪、朱婷……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30多年来,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让人看到了不畏竞争、永不言败、执着坚持的精神魅力。

    今天,我们正需要重新叫响“女排精神”。从个人看,有机会、有舞台,但也只有一步步地往前走,才能收获梦想;从国家看,发展不易,前行维艰,中流击水之时,更需要鼓起精神、振奋意志。无论我们走了多远,无论我们怎样改变,那种对理想的坚持不能丢,那种创造历史的精气神不能变。正因此,我们应该由衷而自豪地赞美这精神、弘扬这精神,因为只有有了宝贵的“精神力”,才能写下更灿烂的诗篇。

    没有一场胜利可以唾手而得,没有一个冠军无需风雨洗礼,恰如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而是会“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但是,挫折中前行、不磨灭初心,未来再远、梦想再大,也终将抵达。

(选自2016年08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工智能近来很火。普通人若要感受人工智能,跟阿尔法狗对弈也许不太好实现,但跟自己手机“对话”就容易多了。拿起手机,屏幕自动点亮,放下就自动锁屏;在早高峰的地铁里打电话,不再需要扯着嗓门嚷嚷,手机能将说话人声与背景噪音分开并增强,轻声细语也能顺畅交流……这些功能,依靠人工智能芯片,在国产手机上已经能实现了。

    在手机上显神通,应用从B端(商家端)走向C端(客户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好现象,说明经过几起几落,人工智能的“虚火”在慢慢下降,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跨越商业化鸿沟,从实验室走到生产车间再走进寻常百姓家。是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虛实的利器。诚然,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动力,人工智能研究也需要更多地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即便是代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最前沿的阿尔法狗项目,也在升级技术,瞄准新材料开发等更多重要的现实应用。

    人工智能将与互联网一样,融入各行各业中,它的发展潜力正是在于将来各行各业深度应用的前景,全球科技巨头对这一趋势的判断高度一致。我国虽然在部分技术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进一步挖掘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应该成为有市场优势的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重要途径。

    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多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有大量行业和领域能够与现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但技术并不是生搬就能用好,要细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各个环节,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具体如何融入,能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人工智能应当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不仅要拿得出硬技术,还要提升软实力,加强精益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先进了,各项管理能力也要跟得上、相匹配,才能让好技术真正发挥效力。

    从政府层面来看,促进人工智能应用,扶持之余更要提供保障,加强标准建设和监管为人工智能应用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比如加大数据开放和共享,为技术提供更多应用对象;建立标准体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公平竞争等等。

    此外,还须建立和逐步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不仅将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应用纳入有序监管的视野,也要确保在更远的将来,当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的那天来临,人类仍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

(摘编自赵展慧《人工智能应用为重》)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言情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都必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成思想。行文的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浑身都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刻家。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谈文学》,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中的服饰有一些是汉族历代传承的服饰,但也有很多是清代人的穿着。黛玉初至荣国府时,见到王熙凤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袭人要回家探亲时也是在“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外,再套上“青缎灰鼠褂”。徐珂《清稗类钞•服饰》中说:“褂,外衣也,礼服之加于袍外者。”赵振民《中国衣冠中之满服成分》索性认定:“中国古无‘褂’字盖满制也。”应该说褂子是清代人对肥大上衣的习惯称谓。贾宝玉是作者着墨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他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红色上。初见黛玉时,服饰以红为主色;群芳夜宴时,枕着红香花枕;祭晴雯时,穿着血点般大红裤子: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

    这是因为红色是最能体现宝玉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颜色。红色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具有令人产生激动、热烈的本性和感情的力量,与他热情奔放的性格暗合。红色也体现了他尊重女性的心理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常是女性的代名词,古代男子常称其女性好友为“红颜知己”。宝玉非常推崇、爱慕和关心女性,红色岂不正是他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红色还是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他虽被视为掌上明珠,却处处受羁绊,恨不能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红色常使人联想到火焰和鲜血的颜色,是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它能使人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这正是宝玉性格的写照。

    服饰不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在阶级社会里,更能显示人的地位。贾雨村还是寄住在葫芦庙内的一个穷儒时,曹雪芹只用“敝巾旧服”四个字就画出了这个落魄文人的潦倒。邢岫烟虽为小姐,无奈家道艰难,只能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对那些美貌而富贵的人曹雪芹则不惜浓墨重彩。只看看宝玉的佩戴物就知道了。他的帽子是嵌玉紫金冠;颈上挂着饰有“金螭缨络”的项圈;那通灵宝玉,先是用“五彩金丝”系着,后又由莺儿织了一个“梅花络”套上;又有“寄名锁”——在神僧面前“寄名”为“弟子”,再铸一把锁,以示神命锁住;还有道士所画能祛邪的“护身符”。而地位高至皇妃的元春,曹雪芹又不细写她的服饰了。元春省亲时,我们只看到皇家仪仗队里有人捧着她的“冠袍带履”,回到家后,也只知道她一次次“更衣”。到底穿戴如何,没有具体写。这是不写之写之妙。

    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红楼梦》的服饰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摘编自《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