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经开区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1]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乡之愁。
春 寒①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①此诗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时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作者此时避乱岳州(今湖南岳阳)。 ②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碛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黄入天。 【注】①碛(qì):沙漠。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盖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深在读古诗词时,发现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意象与色彩的运用很有特色,请举一例分析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色彩来描绘战争场面的。这种色彩对表现诗歌主题有何作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