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合肥八中、阜阳一中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地无害化处理。以垃圾焚烧为例,垃圾分类能助力焚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排、提质(改善燃烧工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等餐厨垃圾,电池、重金属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废纸、食品袋等其他垃圾。其中,餐厨垃圾约占垃圾总量的40%-60%。

    垃圾分类,国外发达国家施行得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在垃圾后期处理阶段,对于有机垃圾、纸类、玻璃类等生活垃圾,以及特种的有害垃圾,企业会通过不同车队进行分类收集、专项运输送往不同种类的处理厂处理。这是垃圾分类处理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提高垃圾处理科技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制造产业(垃圾分类设备、垃圾转运设备)的发展。企业专业处理垃圾后,可以将有生产价值的原材料提取出来,向各产业针对性销售。据统计,德国垃圾回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每年的营业额达500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这种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摘编自孙小婧《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

    材料二:

    图表1:2009—2017年中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及处理场数量变化情况

   

    图表2:2014-2017年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变化图

   

    材料三:

    做好垃圾分类是解决好垃圾问题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是垃圾处理的全部,垃圾处理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环节同时发力。目前各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正加大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4个环节中后3个环节的投入,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车的购买等,实现从投放到运输再到处理的整体链条分类,避免“先分后混”等问题。

    事实上,实施垃圾分类并形成完整产业链改变的不仅仅是垃圾处理方式,这一举措也将改变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比如,餐饮外卖要不要配送许多餐具、网购商品包装能否尽量减少胶带和泡沫塑料、礼品包装能否更加环保……显然,从前端的人人分类投放到后续各个环节,垃圾分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新城市垃圾管理不能只是一阵风,而需要各界同时发力,扎实推进。

    (摘编自亢舒《垃圾处理,不只“分类”这点事儿》,《经济日报》2019年7月12日)

    材料四:

    初次到欧洲生活的人,往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垃圾分类问题,因为一觉醒来你就会面临家里垃圾怎么倒的现实问题。不少人因不懂这个“规矩”而被当地人“教育”。

    垃圾分类意识并不是天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磨砺,离不开教育宣传的引导。在欧洲,环保意识从幼儿因就抓起,在大众媒介和各种展览会上,推介垃圾分类是常见的主题。这些教育宣传的引导,为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美产业链奠定了基础,而伴随着完整的垃圾分美产业链的形成,久而久之,垃圾分类会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并进而会影响社会教育理念,让国民关注生活中每一个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提升国民环保理念。

(摘编自向长河《从“倒垃圾被教育”看国外垃圾分类》,2019年06月09日)

(1)、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分类可使垃圾处理更科学更有效,垃圾分类后可以改善垃圾品质,减少污染排放量,减少或避免有毒有害垃圾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B、2013-2017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断提升,但全国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 C、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015年达到了10.39%的年度增长率,2016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呈现下降趋势。 D、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是垃圾分类后续程序,和垃圾分类一样考量着垃圾处理的水平,可以说,做好垃圾分类只是做好垃圾处理的第一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分类可变废为宝,如把纸张、布料、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 B、厨余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占垃圾总量的40%-60%,容易污染周围环境,因此,相比对其他垃圾的处理,应更加重视对厨余垃圾的处理。 C、德国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垃圾处理的技术强,他们对垃圾进行了专业处理再利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D、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方式,涉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垃圾分类意识的增强,有助于社会风貌得到更大改观。
(3)、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会对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贾樟柯:吸引我的是好人的尊严

(贾樟柯,业余出身,却是当代艺术电影的领军人物,是第六代导演中的特立独行者。他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对此,他的回答却是:吸引我的不是黄金的光泽,而是好人的尊严。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

主持人:十年当中你一直在用一些非专业的演员反映生活中经常被所谓的主流电影所忽略的人们,这是一种非常有意识的选择吗?

贾:是一种很自觉的选择,因为我觉得人不能脱离开自己的成长。他们非职业演员对生活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主持人:你的团队基本上十年都没有变过,特别是你曾经遇到过这么多的困难。除了理想之外,是什么让你们能够这样有凝聚力地相互守望在一起?

贾:最主要一点就是,拍电影它真的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工作。我们最快乐的就是选演员和看到他们表演的时候。很多角色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大概知道由谁来演了,都是我的亲朋好友嘛,基本上我觉得他们演得都非常好。因为他相信那个剧本。剧本提供给他的台词,提供给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情节矛盾,他们在生活里面有对应。只要导演把握得比较好,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演员,都蛮好的。看那些本地的工人或者是本地的女孩子演戏的时候,我会被他们感动,他们那种真挚的表达特别影响我,让我也开始用特别真挚的语言去对待每一个人。

主持人:从你的成长背景看,怎么也不像跟电影特别有缘的那种人。

贾:我本来想考美术学校,然后看完《黄土地》我就决定当导演……那个电影为什么我会特别喜欢?因为我们老家有一半在晋中平原,一半就是黄土地,吕梁山区,从县城骑自行车骑20分钟就进到那个黄土地里面。所以我一看那个电影,看那个漫天的黄土,还有那些人的面孔,我就开始流眼泪。一个女孩在黄河里面打水,打一桶黄水,挑着走的时候,那我真是控制不住。这是一种直接的感受。我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生活。然后我开始考电影学院。

(二十几岁的贾樟柯经过三年的苦苦挣扎,终于有资格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旁听生。)

主持人:在大学的时候好像流传你当时用漆写在暖气片上——“宁有种乎”的故事。是什么样的情景让你产生这样的感慨呢?

贾:这个是误传。可能有过这样的表白吧,不一定是写在墙上的。我觉得还是中国电影给我的一种刺激。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星期看两部国产新片。看了两年电影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国产电影跟我个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我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东西。就是说,真实的中国人的生活,在荧幕上确实没有得到展现,这让人有一种很不公平的感觉。那个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电影,把我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拍出来。

主持人:从《小武》开始,你的片子也在国际上陆续获奖,外国影评人评价你是当代中国最富洞察力的记者,但是在国内基本上是没有观众的。对此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贾: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感受,还沉醉在所谓的成功的快乐里面,但是短暂的快乐过后,就是很深的孤独感,一种空洞的感觉。最强烈就是从影展坐飞机降落,从机场回家的时候,就觉得回到自己的土地,那个工作反而结束了。工作都在国外。自己变得好像跟这个文化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感觉是特别痛苦的。

《世界》是我第一部能够在国内公演的影片,喜悦感是很强的,但同时也有很多感激、感慨在里面。那天在首映式上看到下面那么多朋友,都是帮过我的人,其实大家没什么交情,偶尔通通电话而已,我就觉得特别感激。我忍不住就哭了。

主持人:有论调,说凡是反映一些生活中比较负面的一些东西,通常会得到海外影评人高度的赞赏,所以说是不是中国有很多独立的电影人在国内没有钱拍这些大片,于是就专门拍一些我们生活中所谓不太好的一面,去拿给国外的影评人得奖?

贾:这种评论从80年代就一直有。最近我还看网上有一个年轻的导演说要警惕贾樟,说他在出卖我们的苦难。这种误解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从艺术史或者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人类这么多年的文学里面基本上重要的作品都是讲人的苦难。我非常欣赏一句话,我忘了是刘震云还是刘恒,曾经在谈到鲁迅作品的时候说,鲁迅作品中的黑暗点燃了我的黑暗——点亮了我的黑暗。我觉得艺术有这样一种作用。当你从艺术里看到一个普遍的困境的时候,最起码人会不孤独,会觉得,我个人的困境其实是一个群体性的困境。它会帮助人走出这个困境。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日前,《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在鄂尔多斯市开幕。防治荒漠化,中国不仅有决心有理念,更有行动和成就。

    山西右玉县十几任县委书记坚持一张绿化蓝图绘到底,将“不毛之地”改造成了“塞上绿洲”。河北塞罕坝一代代务林人薪火相传,55年矢志不移,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荒漠化的治理不仅仅需要各国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位地球村“村民”的合作和改变,丢掉“环保与我无关”的冷漠思想,积加入绿色生活大军,为荒漠化治理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荒漠化治理的科技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治理的效果,而且具有科技含量的防治荒漠化方案,也更能引起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比如运用卫星数据来观测荒漠气候状态,实时监控荒漠化程度,做到统筹布局;建立各地网络环保留言箱,组建专业环保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对可行建议进行摘选和应用。

(摘编自《贡献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2017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图甲

图乙

材料二: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防沙、捕沙等“防卫式”的治沙理念,鄂尔多斯另辟出一条“主动出击”的治沙和用沙之路。日前,记者参观了鄂尔多斯市一家环保砖厂,该砖厂通过“吞食”风积沙和工业固废,并在隧道窑中进行烧制,加工制成可用于建筑原料的新型环保市政砖,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就益的“双赢”。将风积沙用作建材产品原料,开创了国内砖瓦行业的先河;变沙漠为资源,变荒为宝,也开辟了沙漠治理的新路径。

    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着中国八大沙漠的一半,和四大沙地的全部。沙漠资源的“成灾”和“成宝”决定着内蒙古沙漠的命运。展开对沙漠风积沙的工业化利用,生态化治理,也有利于建设中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防治。

(摘编自《鄂尔多斯生态工业治沙新举措》,2017年9月20日中国日报网)

材料四:

    日前,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国人口分布在沙区。沙区是中国生态治理的难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在不断的机制创新中,中国寻找到制服“沙害”的秘诀,找到了打开沙漠黄金宝库的钥匙。全民治沙在为沙漠增绿的同时,培育出林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加工服务业等诸多产业,增强防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凝聚起一种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将治沙和治穷相结合。在中国,沙漠没有被看成一个问题,而被视为机遇,即在绿化沙漠的同时带来就业、减贫的机遇,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具有启发意义。”加纳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帕特里夏·安佩安格说。

(摘编自《共享荒漠化防治经验、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2017年9月15日《光明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8月8日,九寨沟地震发生18 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25 秒。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再考虑到25 秒的写作时间,人类完败了。

    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职位进军。有人预言,除了华尔街的交易员,像律师、会计、医师等高端职位,也将大量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埃隆·马斯克说在未来20年,全球12%至15%的劳动力将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李开复则认为,10 至15 年之后,也许50%的人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的局面。

    “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工作革命,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力,很显然也会有不少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而消亡。”陶庆华说,“但也要看到,人工智能会创造高端的新型的产业需求,从而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所以,只有新型劳动者,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摘编自《人工智能来了,你的饭碗会被拿走吗》,2017 年9 月14 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近年,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全球关注和辩论的焦点。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会导致人类的工作机会大量缩减,甚至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冲击。但戴尔表示,他本人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他认为技术就是要推动人的潜力最大化。任何一种新技术或者新工具可以有好的用途,也可以有坏的用途。“技术发展不应成为我们害怕的理由。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与机器合作的世界。”戴尔还谈到,新的技术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商业、社会和教育环境等。就如同劳动力和资本,数据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投入要素。“数据是一种新的力量,正在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摘编自《迈克尔·戴尔:人工智能时代是人加机,而非机减人》,9 月29 日新华网)

材料三:

    预计到2020年时,与全球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行业增加值将达到近20万亿美元,中国约有69%的企业将数字业务发展作为未来一年内的首要任务。对于企业来讲,数字时代已然来临。在未来,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服务需求的主题,依靠类似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将把渠道内的客户服务与效率提升到极致。可以预见的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识别、智能匹配、智能解答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推送。

(摘编自《AI将改变客户体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2017 年9 月29 日环球网)

材料四:

    目前人工智能尽管有了长足发展,但毫无疑问都只是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我们现在缺乏一个建立在与认知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知识成就基础之上的能真正解析人类智能之谜的理论。诚然,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从理论上讲,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能达到。可是,当前智能机器与人类的差距显然是存在的,智能机器与人的本质差异可能就在“个性”方面。理论上讲,软硬件完全相同的机器之间,是无所谓“个性”的,而人的重要的特征就在于拥有建立在自由意志基础上的个性。

    就技术而言,不管是智能实体还是网络虚拟人,如果不能深入解析人类心智本身,则雷库兹韦尔预言的奇点,即在2029年我们将在机器中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的梦想就不可能到来。因此,深入解析人类“自由意志”和“个性”的本质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目标的必经之路。但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一旦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人类将不得不面临新的伦理与现实的问题。

(摘编自《人工智能发展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2017年4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

    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将科幻定义为“关注科技进步对人类影响的文学分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日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人类疆界不断拓展,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选自《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新华社)

材料二:

    在中国电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即使在北美市场,《流浪地球》排片率也在节节攀升。《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电影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期待已久,《流浪地球》填补了多年来观众的期待。可以说,这部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征程。相比同期上映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较为轻松戏谑的戏剧类型,《流浪地球》选择背负更深沉的题材与更宏大的叙事,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选择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进行深刻思考。

    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导演郭帆的硬科幻电影,正是建立在看似冷峻、冷酷、冷漠的科学理性基础上,对人类生命和宇宙法则进行的审慎思考。原著作者刘慈欣独特的具有东方式思考的文本,为《流浪地球》提供了宝贵的阐释空间,赋予这部作品与传统好莱坞商业科幻大片截然不同又弥足珍贵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

    相较于文学作品的理性和疏离,电影《流浪地球》增加了更多现实关注,增加了人性温暖与守望相助。电影也将叙事集中在刹车时代后期和逃逸时代开始阶段,也就是“木星引力危机”。这样的改编使得电影作品在视觉景观上更加集中地呈现地下城、地球发动机、环境灾难、星际空间站和木星景观等神奇景观,从而增强了影片的视觉震撼力和穿透力。父辈牺牲和家园情愫、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硬奇观”和“软感动”融合在一起,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集中,这是中国式科幻与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不同之处。

    这部电影以情感救赎为核心,对小说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大幅改编。在电影中,“流浪地球”的美学意象实际上变成了英雄主义式的“拯救地球”,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流浪地球》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电影里的家国情怀,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国,而是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甚至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

(选自《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突破》人民日报社)

材料三:

    4年筹备时间,100年编年史设计,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多件道具制作……《流浪地球》背后的这些数字,令很多被好莱坞大片“熏陶”多年的中外观众感叹:中国电影工业竟在不经意间达到如此高度。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制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撑,反映的是电影工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目新月异的时代。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不久前,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纽约时报》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

    与令人叹为观止的情节和特效同样吸引外国观众的,还有《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美国科技新闻网站“临界点”表示,随着中国进军科幻大片,期待看到这个国家如何将自己独特的声音和才能带入全球市场。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显然,这是充满现实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国力增强、经济日益繁荣的现实,源自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这样的未来感,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能够不断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美好。

(选自《科学大观园》2019年3月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自然召唤我以美我心急火燎地想要进入它的世界。太美了,真是太美了。

我在邻居家的后院里驻足欣赏一朵向日葵。和雏菊、蒲公英一样,向日葵实际上是一个花序,是由一群小花交织所组成的群落。在向日葵花朵的中心,每朵纤细的筒状花都有能够产生花粉的合生花药、能够迎接花粉的雌蕊柱头,以及内含胚珠的子房,而胚珠日后将发育成种子。另一方面,沿着花中心的边缘,舌状花一瓣一瓣地连成一圈。这对蜜蜂而言就像是一圈环状指示灯。

环保人士奥尔多·利奥波德曾写道:“对美的物理研究好像仍停留在黑暗时代。科学家推演着弯曲时空的数学公式,却不曾试着解答美的方程式。”谁都知道北方树林在秋天的景象:大地,红枫,加上披肩松鸡。用传统物理学的方式来看,在每平方米的土地上,一只松鸡只能代表千分之四左右的质量或能量;然而少了松鸡,大地一片死寂。没有花,世界对人类来说也是死寂的。所有的植物,几乎都要靠花来繁殖。

现在我们要开始探讨美的物理属性了。哲学家和科学家已经携手合作,整理出了宇宙的一些规律:宇宙有趋于复杂的倾向;宇宙是个紧密连结的网络;宇宙以达到对称为目的;宇宙有自己的节奏;宇宙倾向于自成一体的组织系统;宇宙依靠反馈和回应维持;宇宙是善变而不羁的……

这些宇宙间的规律可能就是构成美的元素。可以确定的是,它们正是花的元素。

美的物理以数学为基础。向日葵的种子数量呈螺旋状递增,有二十一、三十四、五十五、八十九粒的不同类型。有的花特别大,甚至会有一百四十四粒种子。每一个种子数都是前面两个的总和。这样的模式几乎随处可见,例如松针、软体动物的壳、鹦鹉的喙与螺旋状星系等。

第十四个数目之后,每个数字除以前一个数字,就会得到名为“黄金比例”的长宽比。古埃及的金字塔、希腊帕特农神庙以及几乎所有的美术甚至音乐创作,依循的都是这个比例。

更巧妙的是,美的物理属性自有一套独一无二、自成一体的组织架构。科学家已经知道,不论是花对外界的敏锐度或采取行动时的个体差异,都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植物会对这个世界做出回应,有自己观察、触碰、品尝、嗅闻、聆听这个世界的方式。

向日葵会随着太阳改变方向,早上向东转,下午向西转。它的茎部有对光敏感的细胞,可以“看”到阳光,而茎生长的方向带动了花转动的方向。在植物中,有些细胞能够看到光谱中的红光,有些可以看到蓝光或绿光。植物甚至可以看到我们看不到的波长的光,比如紫外线。

大部分的植物都对触碰有反应,例如捕蝇草会迅速合起来,轻碰豆科植物攀爬的藤须会使它卷起来,而风的吹拂会让幼苗长得矮而结实。

它们也“尝遍”了我们周遭的世界。向日葵用根品尝泥土以探寻养分。它的根可以深入地下两三米,品评出最好的食物来源,然后向那边长去。研究显示,有些种子若闻到或尝到烟的味道,会更快发芽。某些特定的声波也可能会促使植物更快发芽。向日葵和豆科植物一样,都会因听到某种类似人声但分贝较高的声音而长得更快。

花和传粉者有其他的办法经由声音找到彼此。有种热带藤蔓植物靠蝙蝠传粉,它会用有凹陷的花瓣反射蝙蝠发射的声呐。蝙蝠呼唤花,花也做出回应。

我们对花所知越多,它们就越活泼灵动。

(摘编自沙曼·阿普特·萝赛《美的物理》)

材料二

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