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
日前,《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在鄂尔多斯市开幕。防治荒漠化,中国不仅有决心有理念,更有行动和成就。
山西右玉县十几任县委书记坚持一张绿化蓝图绘到底,将“不毛之地”改造成了“塞上绿洲”。河北塞罕坝一代代务林人薪火相传,55年矢志不移,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荒漠化的治理不仅仅需要各国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位地球村“村民”的合作和改变,丢掉“环保与我无关”的冷漠思想,积加入绿色生活大军,为荒漠化治理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荒漠化治理的科技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治理的效果,而且具有科技含量的防治荒漠化方案,也更能引起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比如运用卫星数据来观测荒漠气候状态,实时监控荒漠化程度,做到统筹布局;建立各地网络环保留言箱,组建专业环保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对可行建议进行摘选和应用。
(摘编自《贡献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2017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图甲 | 图乙 |
材料二: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防沙、捕沙等“防卫式”的治沙理念,鄂尔多斯另辟出一条“主动出击”的治沙和用沙之路。日前,记者参观了鄂尔多斯市一家环保砖厂,该砖厂通过“吞食”风积沙和工业固废,并在隧道窑中进行烧制,加工制成可用于建筑原料的新型环保市政砖,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就益的“双赢”。将风积沙用作建材产品原料,开创了国内砖瓦行业的先河;变沙漠为资源,变荒为宝,也开辟了沙漠治理的新路径。
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着中国八大沙漠的一半,和四大沙地的全部。沙漠资源的“成灾”和“成宝”决定着内蒙古沙漠的命运。展开对沙漠风积沙的工业化利用,生态化治理,也有利于建设中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防治。
(摘编自《鄂尔多斯生态工业治沙新举措》,2017年9月20日中国日报网)
材料四:
日前,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国人口分布在沙区。沙区是中国生态治理的难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在不断的机制创新中,中国寻找到制服“沙害”的秘诀,找到了打开沙漠黄金宝库的钥匙。全民治沙在为沙漠增绿的同时,培育出林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加工服务业等诸多产业,增强防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凝聚起一种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将治沙和治穷相结合。在中国,沙漠没有被看成一个问题,而被视为机遇,即在绿化沙漠的同时带来就业、减贫的机遇,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具有启发意义。”加纳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帕特里夏·安佩安格说。
(摘编自《共享荒漠化防治经验、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2017年9月15日《光明日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