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酸碱食品与健康》,完成小题。
                                                                                             酸碱食品与健康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成酸元素过多,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况,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告诉了我们酸碱食品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2)、阅读文章②③段,给“碱性食品”或“酸性食品”下一个定义。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给现代人在饮食习惯方面提一些良好的建议。(注意说明理由,不超过50字)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各文段,回答问题
                                                                                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①那是我人生中苦不堪言的一年,高考落榜的痛苦,让我心灰意冷。我辜负了家人对我的期望,那些日子,我溺在负疚的潮水里,不能自拔。我抱怨上天的不公,自己多年来的寒窗苦读,却得不到一点回报。
      ②为了让我散心,父亲特意请了假,让我陪他去钓鱼。我还不知道父亲会钓鱼呢,我们来到郊区,看到广阔无边的原野,看到一簇簇野花尽情地绽放,舞动着城市里没有的妖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大自然的清新暂时吹散我心头的阴翳。
      ③钓鱼的地方有一棵果树,上面结满了苹果。但那棵果树很高,那些高高在上的苹果,令我只有仰望的份儿。
      ④看我蹲在那里望身后的苹果树,父亲知道我是馋那树上的苹果了。就递给我一根树枝,对我说,蹲着是永远吃不到苹果的,为什么不站起来去试试?
      ⑤我犹豫了一下,但终究还是站了起来,走到那棵树下,拿那根树枝使劲地去够树上的苹果。费了半天劲,终于被我够下来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我捧着它,兴奋地向父亲跑去。
      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父亲看似漫不经心地说,“但首先是,你要站直了,只有挺起了腰身,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⑦父亲的话,让我顿开茅塞。是啊,活着,人生就会有种种不容易,正是因为这份不容易,阳光才显得格外耀眼,绿叶才衬得格外鲜嫩。那些不容易,是命运赐给我们的苦难的盐,它可以为我们补充坚强的钙质。
      ⑧偶尔会有阴天,或者大雨滂沱。但太阳终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脸。一个合格的人,要像那棵顽强的向日葵那样,不能因为太阳的短暂缺席,就低下仰望的头颅。
      ⑨我听明白了父亲的话,也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我和父亲说了想重读一年的打算,在心底发誓,来年的这个时候,一定会让自己人生的树上,结出一颗闪光耀眼的苹果。
       ⑩ “这才是我的儿子。”父亲如释重负,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那天,我们父子俩谈了很多,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⑾霞光满天,我们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城,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父亲一条鱼都没有钓到。我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不会吧,你钓鱼的技术不会这么差吧?看回家妈妈怎么笑话你!”
      ⑿父亲挠挠头,不好意思起来。“其实我压根就不会钓鱼,就是想找个借口和你谈谈心。这套渔具是我跟同事借的,也就是来装装样子。你看,早上匆忙,连鱼饵都没带。”
      ⒀我大声地笑着,“爸爸,你告诉了我,要站直了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那我也告诉你,要挂上鱼饵才能钓到鱼!”
      ⒁“没关系,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父亲也忍不住大声爽朗地笑着。
      ⒂在晚霞的照耀下,这个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的“笨蛋老爸”,竟是如此可爱!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①雾和霾是自然界中使能见度降低的两种不同天气现象。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雾肉眼可见,常呈乳白色,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高山、海滨、乡村常见,城市区域较少见。霾是大量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这些微小颗粒物的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肉眼不可见。它们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

    ②这些悬浮的细小颗粒物本来在各处漫无目的地飘摇散落,无意危害人类。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将它们聚集起来,终成四面“霾”伏之势,这就是雾霾的帮凶—逆温层。

    ③逆温层通常出现于对流层底层,厚度较薄,一般在几百米至几千米之间。受逆温层影响的地区,大气都趋于稳定,对流不易发生。因此,除随寒潮带来的逆温外,一般逆温现象都会导致地面风力微弱。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因此聚积,使得空气质量变得差。

    ④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在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⑤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抑制了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厚的逆温层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城市的上空,近地面的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厚,烟尘遮天蔽日,空气污染势必加重。

    ⑥冬季之所以更容易发生雾霾,便与逆温层有关。冬季冷空气的密度要比暖空气的大。简单来说就是,冷空气总想往下沉,而暖空气总想往上跑。在冬季的夜间,地面向外发出大量辐射,迅速降温。而由于白天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又相对较少,这样就造成了近地面空气温度低,而高层空气温度高。因此,近地面的冷空气不会向高空运动,高层的暖空气也不愿意降落到地面。于是各自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垂直方向上也就减少了空气交换,这样更容易形成雾霾。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6年第9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顶碗少年(节选)

    ①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②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③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④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_____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⑤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穷孩子,富孩子

孙学君

    ①开学了,五(4)班转来了两名新同学,一看就知道一个是富翁的孩子,一个是穷人的孩子。

    ②富翁的儿子叫李刚,穷人的孩子叫包帆,两人是同桌,对比鲜明。李刚一天一套名牌,今天是耐克,明天是阿迪达斯,后天是李宁。到食堂去吃饭,他总选好的买,还外加一瓶饮料。包帆穿得非常普通,每次到食堂吃饭,他总是吃最一般的菜。

    ③有一次上体育课,同学们跳远结束后,都坐在操场上脱掉鞋子,把鞋里的沙子倒出来。李刚脱下自己的阿迪达斯运动鞋,朝同学们晃了晃说:“你们看这双鞋子,要1200元呢,我妈刚给我买的。”见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他得意地笑了。李刚重新穿好鞋,走到包帆身边。包帆正在脱鞋,他的鞋子是一双旧跑鞋,鞋尖已经有点脱胶。李刚一把抢过包帆手里的鞋,说:“同学们,你们看看包帆的鞋,肯定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哪里来的就让它到哪里去吧。”说着,手一扬,鞋子远远地丢了出去。包帆“嚯”地站起来,说:“你给我把鞋子捡回来。”李刚哼了一声,说:“我给你捡回来?好。”说着,走到鞋子旁,飞起一脚,把鞋子踢到了路边的垃圾箱旁边,然后哈哈大笑,扬长而去。包帆气愤地看着他的背影,站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垃圾箱旁边,把鞋子捡回来穿在脚上。

    ④不久后的一天下午,班主任对大家说,学校要浇塑胶跑道,还缺些资金,希望有能力的家长能够资助一点。她强调:“捐款自愿,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可以不捐。”碰到这种事,最活跃的就是李刚,他拍拍这个,拉拉那个。同学们有的说捐50元,有的说捐100元,李刚胸脯一拍,大着嗓门说:“我捐500元。”说完用胳膊肘碰碰包帆:“包帆,你捐多少啊?”见包帆没作声,李刚又怪模怪样地说:“包帆,学校有困难,你也表示一下嘛,10元没有,2元也好呀!如果连2元也没有的话,你放学后到大街上一站,伸一伸手,就讨来了……”

    ⑤李刚还在取笑,包帆已经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他狠狠地看了李刚一眼,对班主任说:“王老师,我捐1000元。”包帆这一说,教室里像炸响了一颗炸弹,同学们一片哗然。王老师忙说:“包帆同学,我们提倡尽力而为,千万不要赌气……”包帆坚定地说:“我不是赌气,我真的捐1000元。”

    ⑥第二天,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把钱交给了王老师。包帆走进教室后,大家眼睛都齐刷刷地盯住他。只见他不紧不慢地从书包里掏出1000元钱,交给了王老师。

    ⑦星期天,王老师按照新生登记的地址,找到了包帆的家。包帆正在家里做作业。王老师问包帆:“你的父母呢?”包帆说:“在公司加班。”王老师说:“我要见见他们。”包帆就带着王老师来到了清江市赫赫有名的私企风华公司。公司门口聚着一大堆人,正忙着装货,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在指挥,包帆说这就是我爸爸。

    ⑧就在这时候,李刚满头大汗地跑来,边跑边急促地叫着:“爸爸,爸爸……”王老师一看,奇了,就问:“李刚,你怎么来了?”李刚说:“我妈妈卖菜的时候被车撞了,我来找我爸爸。”王老师问:“你爸爸也在这里?”李刚点点头,接着几步冲到一位正在往车上装货的汉子旁:“爸爸,赶紧去医院吧……”

    ⑨王老师这时候才明白,原来包帆才是富翁的孩子,而李刚却是穷人家的孩子,他爸爸在包帆父亲的公司里打工,母亲在菜场卖菜。不久后的一次家长会上,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讲了这个故事,所有的家长都陷入了沉思……

阅读

从百年苦难走向百年辉煌

金一南

〔A〕上课前,大家呼喊的口号中最后一句是“敢于胜利”,不但追求胜利,还要“敢于胜利”,这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心中,都需要腾起的一团火焰和光明。

我常想,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来? 有一个最好的回答——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周恩来总理书写的,刻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二句话: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三句话: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们从1840年那苦难深重的时代走过来,东洋东洋打不过,西洋西洋打不过,当时的中国“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就在国家面临危亡、民族深陷苦难,却无人挺身而出、无人横刀立马之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经常讲,中国共产党“应”的这个“运”不是什么好运,那是国家最黑暗、民族最无望的时候。 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没有资源,二没有名望,三没有影响,四没有地位,就只有一腔热血。 他们就凭一腔热血浴血奋斗,民族救亡。

〔B〕中国革命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惨败走向胜利: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两万两千五百人,两个月后就剩一千;1927年,秋收起义,五千人,二十天后只剩不到一千。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怀疑,红旗到底可以打多久?毛泽东的回答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美国人托夫勒把人类的力量归结为三种:一是暴力,谁拳头大谁称王;二是金钱,金钱买通一切;三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但是,托夫勒忘记了第四种力量——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以信仰表现出极大的、改天换地的、摧枯拉朽的力量!

〔C〕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写道: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 要持久地艰苦地奋斗! 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 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这就是我们先辈的信仰。这支队伍之所以能够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跨过鸭绿江,这支中国共产党锻造的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队伍,凭借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最初是一小部分人,几支火炬;凭着信仰,燃烧成熊熊大火,最终点燃整个中华民族内心的火炬,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在座官兵就是这支队伍的接续,你们就要像先辈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就像毛主席讲的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所以,你们说的“敢于胜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这么一句话,“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相信而看见”。 真正的领袖、真正的领导者,就是这样的少数人。 中国共产党因相信而看见! 他们坚信,所以他们最终看见了!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们一穷二白,一颗钉子叫“洋钉”,一袋水泥叫“洋灰”,一盒火柴叫“洋火”,全是从外国来的。 而今天,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短短几十年就完成了其他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

〔D〕今天,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原先,世界制造业里我们只占 2%、3%;2009年,我们上升到18%;2016年,我们就已经占世界制造业比重26.7%,世界第一!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大类、191个中类、552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你看我们的追赶速度。

你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拼搏奋斗出来的!

我们第三艘航母的总建造师是 1980年出生的。我非常感慨:“80 后”开始担当国家建设的大梁,更厉害的是,我们还有“90 后”,以后,我们还有“00 后”“10后”,还有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成长起来,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回想一下,我们百年救亡、百年复兴:从1840 年到 1949 年的一百来年,无数的、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中国”三个字浴血奋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的命题开始——复兴!

1949年到2049年,这一百年,我们要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一次新的长征。“复兴”不是一句口号,而要凭实力,我们每一个人正在参与。

过去,长征就是信仰;今天,拼搏同样是信仰。追求胜利! 敢于胜利! 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

(根据《一堂好课百年苦难》演讲音视频整理,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