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董建文的《智慧的美丽》一文,完成小题。
        ①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②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了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儿,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男人啊。
       ③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的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④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是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因为要答12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是机关重重,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答到第六题时他显得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的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答: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会这道题而他不会。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这是何等冷静而自信的一个人啊。
       ⑤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道题时,我手心里的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关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
        ⑥最后一题出来了,居然是六选一。而且是有关水资源的。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加拿大的妹妹。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你快说啊,要不来不及了,因为只有30秒时间。王小丫也着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⑦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妹妹说,当然想。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天哪,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儿女情长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圆满吗?我几乎都要生气了,怎么有这样冷静的人啊?怎么还说这些没边没际的话!他又说,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然后时间到,电话断了。
        ⑧天哪,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道题他根本就会,答案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果然他轻轻地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和难言,王小丫说,从来没有像你这样的选手。
      ⑨是的,从来没有,像他一样的冷静和智慧,在最后的关头,在久久沉默之后,给大家带来了满怀的喜悦。而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地湿润了。
      ⑩我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机智的晚上,轻舞飞扬。

(1)、阅读全文,说出“智慧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说出你对第⑦段中划线词语“圆满”的理解。
②简要说说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读完全文,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我”在观看“他”答题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那个答题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他身上最让你感动的一个方面。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人性的爱抚
                                                                                                                                     马 德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又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也有些困乏,忍不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有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没有异样。他正要趴在柜台上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仔细打量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然而最显眼的,是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的时候,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明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的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 “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一曲……”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地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的时候,女人紧走几步过来,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说:“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⑪几年后,一位在音乐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之前,已经去了很多家,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那个男人睡着了,我的心里陡然升起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我甚至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⑫“是的。”他继续说,“一颗在困难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疼痛银行
                                                                                                                                             谢丰荣
        “听人介绍,你们这儿有一家疼痛银行?”
        “你看不见那块大大的招牌吗?”小姐居然很傲慢。这也难怪,全世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他试探着问:“听说你们可以将疼痛转移?”“疼痛银行有两种主要业务:第一种,你可以将疼痛储蓄起来,像存款一样,然后在你认为最合适的时候取走,零存整取、整存零取都行,当然你会为此付出一大笔费用,而且你必须在生前全部取走,否则会强制你的亲人承担;第二种,你可以将你的疼痛像转账一样转移给另一个人,前提是他乐意接受。”小姐像背台词一样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你想办理哪一种?”“我想办转账业务。我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经过多年的打拼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可最近我查出患了绝症,我母亲也是多年积郁,精神一直不好,而且还有心脏病,经常胸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听说了你们这个银行,就想趁病还没到晚期,将我母亲的痛苦转移到我身上。这样,我也能尽一份孝心,让母亲安度晚年。”说完,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办好手续,他回家了,他不知道要怎么跟母亲开口。母亲也一副神色不安的样子,好像有什么话要跟他说。他终于先开口了:“妈,城西路新开了一家医院,治疗设备非常先进,要不明天我陪您去看看,我自己也顺便检查检查。”他知道母亲不识字,他没有说实话,怕母亲不同意。
        母亲什么也没问,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母子俩一起走进了那家疼痛银行。
        小姐热情地招呼他们:“先生来了,老人家,您也来了,请往那边去。”母子俩一起走进了“转账中心”。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在暗红而模糊的光影中,几个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
        转移马上就要开始了,他躺在工作台上,心里默默祈祷:“妈,祝您老人家身体健康!”
        突然,他一身轻松,像脱胎换骨一般。他起身去看母亲,却见她躺在工作台上已不省人事。
        他不解,他惊叫,他扑向母亲。他愤怒地吼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生,我们答应了你母亲的,要替她保守秘密。其实你母亲先于你来这儿办了转账手续,要我们将你的病痛全部转移到她的身上。”工作人员轻轻地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说真诚
        ①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幻想与憧憬。然而,当岁月为我们的人生之树又增添一圈崭新的年轮时,我们却愈来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诚。因为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横着樊篱时,它会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间串流一条理解的小溪。
        ②真诚的人坚强自信,乐观向上。在他们眼里,困难是胜利的前奏,失败是成功的信号;真诚的人从善如流,热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实践中乐于助人,行为高尚;真诚的人嫉恶如仇,崇尚真理,他们是现实生活的清洁工,又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交通警;真诚的人潇洒自在,人格高尚。真诚像春天的明媚阳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会把温暖辐射到那里。
        ③缺乏真诚,心灵里会生长芥蒂与隔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没有真诚,生活会失去美好,变得虚伪与沉重,社会里也将失去纯真与同情。向往真诚而不知其内涵的人,将永远无法做到真诚。只知真诚却在行动上另是一套的人,只是在关键时期用它来伪饰自己的言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真诚,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也不是真诚。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达到并保持一种毫无顾虑、毫无压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时,方能自然流露真诚。这犹如青春对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线”不断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哪怕古稀高龄还能年轻,因为他思想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④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而今有多少人,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⑤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真诚是奋斗中的一叶风帆。
        ⑥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现代文阅读

遇见树

苏沧桑

①我相信,江南的每一个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一定会看到树,至少,也闻到过树。树就在屋外,从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里,渗进来暗绿色的呼吸,提前让一个婴儿感受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不同的味道——万物生命之初的清纯味道。

②一棵棕榈树,成为记忆里第一棵具象的树。它孤零零地站在祖母家老屋后一个很大的菜园子里。菜地匍匐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只有一棵棕榈树,鹤立鸡群。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关键是,它结满了硕大的海珍珠般的累累果实,金黄色的,极其紧实。可是,果实不能吃。我问树:你结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还要结果子?树当然没有回答。

③于是我猜想,世界上有些东西,其实是没用的,比如棕榈树的果实。那么,它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世界上没有树,也没关系的吧。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也没关系的吧?

④于是,我想,我和一棵树,其实是一样的。怎么长大,怎么活,怎么玩,也都是一样的,自己心里舒服就行了吧。这样一想,顿时如释重负。那时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无忧无虑”、“闲云野鹤”这些词,说的就是当时我像一棵树那么没心没肺的状态。

⑤几年后,与一棵树的遇见和别离,生命的味道开始变得不一样。一棵与我同龄的桂花树,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春日午后,被连根挖起,从乡下运到了我家,栽在刚刚造好的院子里。

⑥一个孤僻的女孩和一棵孤独的树,开始精神上的相依为命。树干、叶子,都特别干净,花香很淡,我喜欢。坐在树下读书写字,有好的句子就念给它听,有想说的话,就在心里说给它听。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常常,我会呆呆站在树下好半天。有一次,做错什么事被母亲责怪,我在树下站了很久。夜深了,树像一个人,被黑暗笼罩,我被它笼罩。雪从它身上纷纷落下来,我听见一个声音说:“你长大了,你应该……”

⑦生命里出现了“应该”这个词——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十八岁,当我离开它去杭州读书,发现,整个杭州城都是桂花,仿佛我走了三百六十公里,桂花树跟了我三百六十公里![中^#国教%育出&@版网]

⑧隔着三百六十公里,我问树:我想和你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可以吗?树没有回答。

⑨很多年后,又来了一棵树。

⑩是一棵幸福树。搬新办公室时,朋友送的。它真的是一棵树,而不是花草。它被两个花店的工人很费力地搬到十七楼。它长在一个很大的花缸里。花缸是粉紫色的,柔弱得似乎难以承受这么高一棵树。

⑪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干活的地方,睡觉的地方,都离地百尺。像城市里无数人一样,离地越来越远。但我没想到树也搬到了楼上。[来源:中教^~%网#@]

⑫办公室朝北,整天没有一丝阳光。曾经有一天,我被一缕阳光晃了眼,最后发现,是阳光被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射过来。这可怜的一丝阳光,细微得如蝴蝶的吻,在树叶上缓缓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颤抖。树会怎么想呢?它的一生,估计要和我一起,永远禁锢在此,灯光,自来水,是它的阳光雨露,就像,方便面、快餐,经常是我的午餐。多么可怜。

⑬奇怪的是,以灯光为生的幸福树,居然枝繁叶茂得不可思议。时时有缎子般的新叶,从树冠处一丛丛地钻出来。有时,出差回来,见它蔫蔫的,浇点水,又舒展了。它怎么这么逆来顺受呢?怎么这么像我呢?

⑭终于,叶子的方向出卖了树的心。过一段时间,所有的枝叶都朝着窗口倾斜过去,像无数只伸向救命粥的手。绸缎一般的嫩叶,像婴儿的嘴唇,贪婪地找寻着乳汁的方向。树什么都没有说,却什么都说了——我渴望!我渴望阳光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的味道,蝴蝶和鸟的味道!

⑮这棵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巢。

⑯十七楼的窗外,一阵乌云路过,雨水随后滴落,落不到树上。一阵风从窗口路过,试图摇动窗内的树枝,树一动不动。

⑰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⑱风会不会想,树边上那个女人,也是一个假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天漏

老胡这两天,心里犯堵,闲心,为啥?这话要慢慢说。

    老胡有个英逆朋友,姓辛,做房地产的,前年资金紧张时候,从老胡手里倒了一百万元钱。当时,辛老板为了求得老胡的借款,把一个鸭蛋清色的小瓷器,押给了老胡,说是祖传的宝贝。

    辛老板把那宝贝交给老胡时,一再说:“胡哥,这玩意儿,您可千万要收好,这是老爷子当年最喜欢的物件,我有了钱就把它赎回去,过了一年我不来,这玩意儿就归您。”

    “别别!”没等老胡说完,辛老板已经出了门。

事情过去快两年了,辛老板不但没来还钱,听说还跑路了。

老胡没法不闹心。心里犯堵的时候,他就拿出那小瓷器,瞅着愣神儿。

老胡的老婆一见老胡拿出那东西就来气,总要数落几句:“咱们借给他的,可是一百万的真金白银,他的这个臭宝贝,是不当吃不当喝啊,你说说,你当初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此时此刻,老胡还能说什么,只有默不作声。

这天,街坊李三来了。李三是在松州古玩城倒腾古币的“钱串子”,对古玩略懂点。

李三一进屋,看见老胡正瞅着桌子上的瓷器发呆,不觉眼光一亮,随后移步来到桌前,双手轻轻捧起那东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仔细看了一番 , 然后神秘兮兮地问:“胡哥,您在哪儿淘来的这个玩意儿?”

    “怎么,这玩意儿还有说道吗?”老胡急切地问。

“当然有啊,您看这釉色青里透亮,说明这个东西应该是南宋龙泉窑出的青釉。”

“值多少钱?”

“少说百十来万吧。”李三的语气很肯定,“过几天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组,要来松州城拍一期《寻宝进松州》。到时候,您可以让专家们给看看。”

    节目组来松州了,那天,老胡也拿着辛老板的宝贝来到了鉴宝现场。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来请专家们鉴赏。专家们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把瓷罐子看了个遍,看着看着就两眼大放光芒,抬起头问老胡:“老先生,您这个宝物是怎么得来的?”

听专家这么一问,老胡就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专家听完,哈哈大笑,大声说:“天漏、天漏!”

专家拍拍老胡的手,说:“老先生,您捡漏了,捡了个大漏哇。您这个宝贝是明朝官窑出的瓷器。从颜色上看,叫青釉;从形制上看,是个斗蟋蟀的罐。当时景德镇官窑烧制的这种斗蟋蟀的罐,只给朝廷制作,不流入民间。所以说,这是一件贡品,再从时间上说,应该是明宣宗时期的东西,因为明朝时,就明宣宗朱瞻基喜好斗蟋蟀。”专家说完这句话,紧接着又说,“好东西啊!”

“值钱吗?”

“当然值钱了,拍卖价应该在三千万,还有升值空间。”

    老胡听完专家这番话,吓得脸都白了。当天晚上,松州电视台就播放了那天鉴宝的节目,这个瓷蝗子也像一颗炸弹,在松州城炸开了。

    第二天,老胡在屋里来回踱步,对老伴儿说:“我看咱们还是把这东西给辛老板退回去吧?”

    “不行,当初说好的,一年内他还不上钱,这个宝贝就归咱们了。”

“可是,咱们才借给他一百万,这个蟋蟀罐值三千万呢,留下它心里发愧。”“那也不行。”

    “拍卖价是三千万,可咱们卖给谁啊?留在家里不当吃不当喝。对我来说,它就是一个烟灰缸,不值钱,退回去吧?”

    有时候,事情就是巧,说曹操曾操就到。老胡的话音刚落,就有人敲门,老胡打开门一看,来人正是辛老板。辛老板一进门,先是道歉,说自己不该拖了这么长时间不还钱,又解释自己有多么困难。辛老板说完这番话就笑着说:“胡哥,我今天来一是还您的饯,二是取回我那个祖传宝贝。”辛老板的笑容好尴尬。

    听明白了辛老板的来意后,老胡没吭声,但是他老伴不干了,张嘴就要说,辛老板忙说:“我知道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在您这里两年多了,也不容易,我再给您一百万元的保管费、”

    没等老胡开口,他老伴说:“那好吧。”

    就这样,辛老板取回了那个被专家估价三千万的蟋蟀罐。但是,老胡对多收辛老板一百万元,还是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那天,老胡刚要出门,就收到了快递。老胡打开一看,是当时那个专家寄来的信。专家在信中说,他回去又查了一下资料,当时朱瞻基确实是让景德镇官窑制作过蟋蟀罐,但都是青花瓷的,还没有出土过淡青色的,所以老胡手里的这个蟋蟀罐不能确定就是真品。

    老胡看完信,心里更忐忑不安了,他决意要把辛老板给的一百万元保管费退回去。老胡找到辛老板时,辛老板不等老胡把话说完,就情绪激动地说:“我已经多给你一百万了,你还要反悔吗?你的人品怎么这样呢?”

    “什么,我的人品不好?”

    老胡这回是真的弄不明白了。

阅读

冬天

关刀

    冬天没有春天那样阳光和煦,夏天那样烈日炎炎,秋天那样萧索静美,冬天厚重且充实。

    雪花静静地飘下,和着冷风,【甲】飘在山顶,飘在树梢,飘在大地,将大地装饰得银装素裹。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若是在北方的寒夜里,还能见寒风在耳边凛冽,似乎要撕裂了整个雪夜。

    寒风刺骨,刺骨而凛冽的寒风肆意妄为地在秃枝四周呼啸。秃枝被呼啸得四处横飞。

    渐渐地,寒风停止下来。

    冬天不仅是个寒风呼啸、雪花纷飞的季节,还是一个有趣的季节。

    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留下清晰的脚印。有动物的脚印,也有人类的脚印。脚印都是凌乱的,【乙】凌乱的脚印足以证明人们有多么快乐,就连动物也觉得多么开心。

     人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好像早已经忘记冻得冰冷的手,红彤彤的脸蛋。吹着飘雪呼啸的寒风,只记得那份玩耍的热情。热情似火,似火的热情好像温暖了玩雪的手,也温暖了玩雪的心。【丙】人们似乎把火一般的热情全给了这个冬天。在陶醉,在流连,也在狂欢。陶醉,流连,狂欢在这个有雪的冬天里。

    南方的冬天却太阴冷、潮湿。即便也会下雪,却总是十年或二十年下一次雪。气候从来都是阴冷得紧,时常也下几场雨。连雨也是冷的,冰冷。而且也伴着风不由自主地飘着,飘着。

    那风,吹过人的脸,也是冰冷的,冷得刺骨,同样时常在耳边呼啸。

    但是北方的冬天和南方的冬天截然不同。北方的冬天阅历丰富,慈祥且沉默,给人以厚重之感,不像其他季节一样活泼跳跃。不过有时候也难免情绪波动。

    南方的冬天固执又倔强,像一个充满犟脾气的老人。

    虽然有飘雪的时候,却来得特别迟。虽然热烈地吹着风,但每一丝风都是那么冰冷的阴冷!

    北方的冬天虽然像一个有着花白头发、沟壑皱纹的老者,但却是一个历经沧桑、相当睿智的老者,是那么慈祥,那么厚重,给人以充实之感。

    飘着雪花,北风呼啸,没有给人以冰冻的冷感,只有无限的狂欢。

    我爱冬天,【丁】更爱北方的冬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