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巨人的花园》同步训练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的,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了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敖!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它不仅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①文中“我”是{#blank#}1{#/blank#},原名{#blank#}2{#/blank#},{#blank#}3{#/blank#}作家。
②“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句中“头”标点符号的作用是{#blank#}4{#/blank#}。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blank#}1{#/blank#} ,或{#blank#}2{#/blank#} ,或{#blank#}3{#/blank#} ;或{#blank#}4{#/blank#} ,或{#blank#}5{#/blank#} ,或{#blank#}6{#/blank#} ;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成语在汉语家园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人们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具有不竭的生命力。成语有威力,它能“一语破的”。如“千钧一发”——情况危急,“鸡毛蒜皮”——事情琐碎,“鹤立鸡群”——才貌出众。
成语有几个来源:一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下来的,如“趁热打铁”、“家常便饭”、“提心吊胆”、“欢天喜地”等;二是来自古代寓言,如“坐井观天”、“狐假虎威”、“自相矛盾”、“亡羊补牢”等;三是来自历史故事,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夜郎自大”、“纸上谈兵”等;四是出自古代诗文中的语句,如“唇亡齿寒”、“水落石出”、“乘风破浪”、“满城风雨”、“学而不厌”等。
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也有非四字格的: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如“恶作剧”、“耳边风”;五个字组成的成语,如“何乐而不为”;六个字组成的成语,如“敢怒而不敢言”;七个字组成的成语,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多个字组成的成语,如“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字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课文叙述了司马光小时候和朋友们在院子里玩耍时,一个朋友{#blank#}1{#/blank#},在危急时刻,其他的小孩子都吓得{#blank#}2{#/blank#},司马光没有跑,而是用一块石头{#blank#}3{#/blank#},救出了落水的小朋友,课文赞扬了司马光{#blank#}4{#/blank#}、{#blank#}5{#/blank#}的可贵品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