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玉楼春》同步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汪曾祺

    岳阳楼值得一看。

    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

     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中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很少没有读过《岳阳楼记》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岳阳楼和滕子京这个名字分不开了。滕子京一生做过什么事,大家不去理会,只知道他修建了岳阳楼,好像他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岳阳楼,有那么多人对它向往。《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                                "这两句名言。可以这样说:岳阳楼是由于这两句名言而名闻天下的。这大概是滕子京始料所不及,亦为范仲淹始料所不及。这位"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范老夫子的事迹大家也多不甚了了,他流传后世的,除了几首词,最突出的,便是一篇《岳阳楼记》和《记》里的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哺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

     写这篇《记》的时候,范仲淹不在岳阳,他被贬在邓州,即今延安,而且听说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记》中对岳阳楼四周景色的描写,完全出诸想象。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他没有到过岳阳,可是比许多久住岳阳的人看到的还要真切。岳阳的景色是想象的,但是其思想却是久经考虑,出于胸臆的,真实的、深刻的。看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独特的思想,才能调动想象,才能把在别处所得到的印象概括集中起来。范仲淹虽可能没有看到过洞庭湖,但是他看到过很多巨浸大泽。他是吴县人,太湖是一定看过的。我很深疑他对洞庭湖的描写,有些是从太湖印象中借用过来的。

     现在的岳阳楼早已不是滕子京重修的了。这座楼烧掉了几次。据《巴陵县志》载: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二年毁于火,推官陶宗孔重建。清顺治十四年又毁于火,康熙二十二年由知府李遇时、知县赵士珩捐资重建。康熙二十七年又毁于火,直到乾隆五年由总督班第集资修复。因此范记所云"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已不可见。现在楼上刻在檀木屏上的《岳阳楼记》系张照所书,楼里的大部分楹联是到处写字的"道州何绍基"写的,张、何皆乾隆间人。但是人们还相信这是滕子京修的那座楼,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也很可能,后来两次修复,都还保存了滕楼的旧样。九百多年前的规模格局,至今犹能得其仿佛,斯可贵矣。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阁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刚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我们登岳阳楼那天下雨,游人不多。有三四级风,洞庭湖里的浪不大,没有起白花。本地人说不起白花的是"波",起白花的是"涌"。"波"和"涌"有这样的区别,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这可以增加对于"洞庭波涌连天雪"的一点新的理解。

     夜读《岳阳楼诗词选》。读多了,有千篇一律之感。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那一联,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化大境界为小景,另辟蹊径。许棠因为《洞庭》一诗,当时号称"许洞庭",但"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只是工巧而已。滕子京的《临江仙》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整句地搬了进来,未免过于省事!吕洞宾的绝句:"朝游岳鄂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很有点仙气,但我怀疑这是伪造的(清人陈玉垣《岳阳楼》诗有句云:"堪惜忠魂无处奠,却教羽客踞华楹",他主张岳阳楼上当奉屈左徒为宗主,把楼上的吕洞宾的塑像请出去,我准备投他一票)。写得最美的,还是屈大夫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话,把洞庭湖就写完了!                     

(选自《湘行二记》,有删改)

(1)、 根据上下文,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的语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文中所缺的句子。

《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 , "这两句名言。

(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岳阳楼值得一看"的几条理由。(至少写出两条)

(3)、文中所提到的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同样,文中提到的洞庭湖、太湖也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中的两个,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写出五大淡水湖的另外三个中任意两个的名称。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悲悯情怀
      世上有种最温柔也最具震撼力的东西,那就是一一悲悯。
      不知该怎么形容这种情感,它是那么的旷世,仿佛来自天上的水;它又是那么的尘世,伴着人的血脉不息运行。它是上天在人的灵魂中植下的一方净土,培育纯净而慈悲的花朵。
      少年时,住在一户院落内,院落的门口左侧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长牌,“李殊如诊所”,字是隶书,端雅干净,像虽已迟暮仍面目清秀的李殊如大夫。她是解放前同济医科大学毕业的,医术精湛。据说她身世复杂,她也从未向人提过只言片语,只是安静行医。她很少言笑,但并不威严,眼神中总有善解的温情。
      有次一个无理取闹的病家吵上门来,为拖赖诊资与药费谎说病人病情更重了,李殊如并不争辩,只是看着病家浅浅一笑,说:“是吗,那就不必付费了。”转身,她配过一服药,递与病家,“要不再试试?”病家红了脸,迟疑地接过药急急走了。
      那一笑,是我在白色的诊室外感受到的最初的悲悯。从此,我觉得悲悯应当是白色的,微微透着天的蓝光。
      一个有悲悯心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悲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纾解自私,淡化不平,它是一种温柔而持久的心灵光泽,经得起时间的变迁。悲悯并不仅只对个人,它也是对自身、对人类、对于万物普遍的情感关怀。
      但同时,有悲悯意识的心灵又是痛苦的。
      一位朋友曾说起,一个夏天的晚上,她从朋友家出来,因为炎热,买了罐饮料边走边喝。路上行人很少了,一个拎着旧麻袋的男孩超过了她。路过时,他的脚步有些迟疑,但他侧了侧脸,还是走过去了,柔和的路灯下,他的背影很单薄,灰旧的衣衫被汗水濡湿了,贴在瘦瘦的脊背上。他在沿街搜集空易拉罐。朋友把未喝完的饮料很快倒掉了,把空罐递给他,男孩也就十六七岁吧,很清秀的轮廓,头发被汗水濡湿了,贴在额角。他接过空罐,拎着袋子,默默又向前走了。
      那一刻,朋友说,“我心里充溢着复杂的滋味,觉得自己很难堪。饮料其实还剩了不少,但我想拿空罐给他更好,尊严可能比施舍对他重要,而且也许我已在内心伤害他了,虽然我出自真诚。那晚心里一直有点沉,隐隐有痛,那个男孩,不知还要拾多久?一个晚上的风尘,是否能当得了一两罐饮料的钱?他是用微薄的力帮持着困窘的家,还是根本无以为家。将来他的命运会怎样呢?”朋友沉默了,眼睛有点潮,“而且让我难过的是……我无法为他,为他们做点什么”。
      悲悯,是人的情感的一脉活水,有时漾开柔波,有时惊起阵痛。悲悯是有温度的,它使心灵懂得体恤,而不会物化成无动于衷的石头。
      而现在,悲悯更多被淡漠与自私所取代了,身边真实的苦难不被援手,经过加工的血泪却成为热卖(热卖也正说明匮乏有个女人,乡下失去双亲的表佳、表佳女因贫困辍学,为丈夫寄去一些钱她阴沉了几天脸,但在看杂志上一篇农村少年和拮据的命运奋争、尽心服侍病母的故事她感动地有了泪花,不是出于悲悯心,而是出于对自己丰衣足食日子的感动吧。还有什么比境遇的对照更令人觉得自足呢?而有悲悯心的人即使身处窘境也会从薄焰中分出一缕微光,无存此心的从一杯奠中分出一小匙也是不忍。
      悲悯就像一条善良的河流,澄清着沿路的风尘。它不一定给人带来幸福,也不一定济世,但一定有光,一定伴着感动,有什么比贯穿着感动的生命更令人感动的呢?

阅读高深的《做个自尊自爱的人》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自尊自爱的人不可不读《庄子》。

       ②庄子是我国古代的圣哲。他在靠编草鞋度日的贫困处境中,心胸却出奇地博大,向往的是大鹏振翅翱翔于九万里碧空。当诸多圣贤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向君王和诸侯们说教怎样“治人”的时候,庄子却背对君主面向大众,劝告平民百姓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喧嚣中保持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树立起内心世界的自尊与自爱,以不丧失人的本性。

       ③生活中有无数陷阱和深渊,不自尊自爱的人,将掉入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最可怕的陷阱和深渊。那些贪官们是典型的不知自尊自爱的人。由于曾经做过某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人民让他们去掌握一定的权力,他们就个人欲望膨胀,无限放大一己之私,为金钱铤而走险,贪赃枉法,结果落个身败名裂。自尊自爱是有标准的,难道这“陷阱”“深渊”不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吗?

       ④爱自己的人总是那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例如对待权力,他们总是能认清自己到底有多大权力,是谁给的权力,要用这些权力去做什么事情,为谁去谋福祉。但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英国记者切斯特顿说:“一个人可以理解宇宙,但永远无法理解自我;自我要比任何一颗星更遥远。”人苦不自知呀。贪官们就是不自知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因此不为人民干好事,反而干坏事。对这些不自知也就不自尊自爱的权力者,人民不仅要收回权力,而且要给他们严厉惩处。这就叫做“不知自爱反是自害”。

       ⑤自爱是叫人严于律己,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誉,从而使自己自制、自尊、自重,直至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是自尊自爱应杜绝“过度”,不要忘记了尊重别人和爱别人,尤其不要把自尊自爱与“自私”混同了。自尊自爱不是要你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贵,比谁都完美,比谁都有功劳,比谁都了不起。一个真正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也必然懂得尊重人和爱人。

       ⑥所以说,想让别人尊重你,必须先尊重别人;想让别人爱你,必须先爱别人。自尊和尊人,自爱和爱人,看来像是两回事,实际上是一回事。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老母为我“扎红”

冯骥才

    ①今年是马年,我的本命年,又该扎红腰带了。

    ②在古老的传统中,本命年又称“槛儿年”,本命年扎红腰带——俗称“扎红”,就是顺顺当当“过槛儿”,寄寓着避邪趋吉的心愿。故每到本命年,母亲都要亲手为我“扎红”。记得12年前我甲子岁,母亲已86岁,却早早为我准备好了红腰带,除夕那天,亲手为我扎在腰上。那一刻,母亲笑着、我笑着、屋内的人也笑着。所有孩子自出生一刻,母亲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的健康与平安,这心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执著不灭;而我竟有如此洪福,60岁还能感受到母亲这种天性和深挚的爱。一时心涌激情,对母亲说,待我12年后,还要她再为我扎红,母亲当然知道我这话里边的含意,笑嘻嘻地连说一个字:好好好。

    ③12年过去,我的第六个本命年来到,如今72岁了。

    ④母亲呢?真棒!她信守诺言,98岁寿星般的高龄,依然健康,面无深皱,皮肤和雪白的发丝泛着光亮;最叫我高兴的是她头脑仍旧明晰和富于觉察力,情感也一直那样丰富又敏感,从来没有衰退过。而且,一入腊月就告诉我,已经预备了红腰带,要在除夕那天亲手给我扎在腰上,还说这次腰带上的花儿由她自己来绣。她为什么刻意自己来绣?她眼睛的玻璃体有点浑浊,还能绣吗?她执意要把深心的一种祝愿,一针针地绣入这传说能够保佑平安的腰带中吗?

    ⑤于是在除夕这天,我要来体验七十人生少有的一种幸福——由老母来给“扎红”了。

    ⑥母亲郑重地从柜里拿出一条折得分外齐整的鲜红的布腰带,打开给我看;终于揭晓了——腰带的一端是母亲亲手用黄线绣成的四个字“马年大吉”。竖排的四个字,笔画规整,横平竖直,每个针脚都很清晰。这是母亲绣的吗?母亲抬头看着我说:“你看绣得行吗,我写好了字,开始总绣不好,太久不绣了,眼看不准手也不准,拆了三次绣了三次,马(馬)字下边四个点儿间距总摆不匀,现在这样还可以吧。”我感觉此刻任何语言都无力于心情的表达。妹妹告诉我,她还换了一次线呢,开头用的是粉红色的线,觉得不显眼,便换成了黄线。妹妹笑对母亲说,你要是再拆再绣,布就扎破了。什么力量使她克制着眼睛里发浑的玻璃体,顽强地使每一针都依从心意、不含糊地绣下去?

    ⑦母亲为我“扎红”时十分认真。她两手执带绕过我的腰时,只说一句:“你的腰好粗呵。”随后调整带面,正面朝外,再把带子两端汇集到腰前正中,拉紧拉直;结扣时更是着意要像蝴蝶结那样好看,并把带端的字露在表面。她做得一丝不苟,庄重不阿,有一种仪式感,叫我感受到这一古老风俗里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世世代代对传衍的郑重。

    ⑧我比母亲高出一头还多,低头正好看着她的头顶,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就像我们从干涸的秋水看得见洁净的河床。母亲真的老了,尽管我坚信自己有很强的能力,却无力使母亲重返往昔的生活——母亲年轻时种种明亮光鲜的形象就像看过的美丽的电影片段那样仍在我的记忆里。

    ⑨然而此刻,我并没有陷入伤感。因为,活生生的生活证明着,我现在仍然拥有着人间最珍贵的母爱。我鬓角花白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还在被母亲呵护着。而此刻,这种天性的母爱的执著、纯粹、深切、祝愿,全被一针针绣在红带上,温暖而有力地扎在我的腰间。

    ⑩感谢母亲长寿,叫我们兄弟姐妹们一直有一个仍由母亲当家的家;在远方工作的手足每逢过年时依然能够其乐融融地回家过年,享受那种来自童年的深远而常在的情味,也享受着自己一种美好的人生情感的表达——孝顺。

    ⑪孝,是中国作为人的准则的一个字。是一种缀满果实的树对根的敬意,是万物对大地的感恩,也是人性的回报和回报的人性。

    ⑫我相信,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来自自己的心灵。

    ⑬此刻,心中更有一个祈望,让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

    ⑭这想法有点神奇吗?不,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大地的恩典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竟甚是欢喜。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我哑然失笑,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

    ⑪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最后一堂语文课

①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像火锅筵席上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们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

②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 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 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适可想而知。

③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 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 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

④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手里轻捻的那本语文书,也许纯 是用来对付教导主任的。他要讲的课文以及知识点,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就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 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知识的美感与魅力。

⑤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

⑥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 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 果。我们于是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 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 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中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 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 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

⑦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 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 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 救火车一般匆忙而焦急。

⑧从校领导到班主任, 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 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 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来一趟。

⑨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 白更深了些。九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模样。他 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

⑩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 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 但我的学养 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个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 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

⑪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

⑫但那又是一个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

(作者:曾颖,选自小说《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