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二第2课《猫和老鼠》课时练习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松鼠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中间。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松鼠的窝又暖和又安全。

(1)、短文共有句话。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危险    矮小   寒冷 

(3)、松鼠是怎样搭窝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空中霸王”的克星

    ①蓝天下,张开一对大翅膀,飘然翱翔的老秃鹰;高山顶上,兀立自若的大兀鹰,都是鸟中“霸王”。这些鹰在空中见什么逮什么吃,十拿九稳。在地上,飞禽走兽,甚至连人有时也是它们啄食的对象。它们的体格庞大,其他鸟见了,唯恐躲之不及!可是,这些“空中霸王”却有一个头号克星。它,就是鸟类中体形最细小的蜂鸟。

    ②蜂鸟的身体娇小玲珑,和人的大指拇差不多,有的甚至比黄蜂还要小。蜂鸟的羽毛非常细,羽色极其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可显现出不同的色彩。

    ③别看蜂鸟身材细小,但性格凶悍好斗。它们不但不惧怕庞然大物——鹰,而且还会主动发起闪电式的攻击。鹰受到突如其来的侵袭,还真是无法招架。蜂鸟在空中与鹰厮杀,就像大小飞机之间进行的“空战”。它们用像刺刀一样的嘴向鹰的翅膀和躯干刺去。由于蜂鸟体形细小,因而行动比鹰快速敏捷。鹰被蜂鸟刺中后,还来不及还击,蜂鸟已快速飞开,又从别的方向发起了进攻。经过多次“交战”,鹰感到自己不是蜂鸟的“对手”,被迫大败而逃。

    ④蜂鸟身体虽小,但肌肉非常结实。它可以向前飞,也可以倒退飞,甚至还可以在空中翻滚盘旋,像歼击机一样灵活。当鹰逃走时,蜂鸟还能全力追赶上去,继续“战斗”,直刺得鹰遍地鳞伤,跌落下地。

    ⑤蜂鸟为什么追得上鹰呢?因为蜂鸟的双翼每秒钟可拍动75次之多,连续飞行几百千米是常事。一只鹰若被蜂鸟盯住,就绝不可能轻易溜走。由此看来,蜂鸟还真是“空中霸王”的克星。

请认真阅读《话说重阳》,并完成相应的习题。

话说重阳

①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我国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称它“重阳”,也叫“重九”。

②重阳节正值深秋,暑气渐消,天高气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时节。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说的就是重阳节登高。为什么要插“茱萸”呢? 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又名“越椒(jiāo)”,这种植物有浓烈的香味,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等作用。

③重阳节,人们还有饮菊花酒的习俗。相传,重阳节喝了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

④重阳节赏菊的习俗流传至今。古称九月为“菊月”,每年九月,菊花千姿百态,很多地方都举行菊展,供人们观赏。菊花种类繁多,五颜六色,而以“黄色”为正,因而,不少地区又叫菊花为“黄花”,称重阳节为“黄花节”;赏菊、赋诗是古代文人的高雅之举,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⑤除此之外,重阳节的另一个习俗便是吃重阳糕。 因为“糕”与“高”谐音,意为步步高升、兴旺发达。

⑥古时重阳节还被赋予“长寿”的内涵。许多省市都把重阳节同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这大概是取“九月九日”的“久久”的谐音吧。如今人们将这天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这既沿袭了重阳节原有的含义,也表达了人们敬老爱老、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意愿。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不幸的地球(节选)

地球的不幸在于它原有的占陆地面积约一半的76亿公顷森林,到20世纪80年代已不足28亿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1800 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森林大面积被毁,就大大地降低了树木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地球的不幸还在于全世界每年会产生约3.3亿吨有害废物,并且排放大量铅、砷、汞、镉等有害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有害物质均超出其自然背景值的20~300倍,严重污染了空气,以致现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温室效应也日益加剧。

地球的不幸更在于人们不仅破坏了陆地、天空,还污染了海洋。人们每年要从船舶上倾倒约600万吨废物到大海,从船上扔下约500万个塑料集装箱,漏油约40万吨。目前地球上已有10%的监测河流受污染,70%的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可用,水源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