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同步练习

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已经在美国诞生。科学家将它命名为“辛西娅”(“人造儿”)。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通过“进化”来完成。
      ②这项研究由美国基因遗传学顶尖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主持,历时十多年,耗资超过4000万美元。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先用4种化学物质制造出一种支原体基因,再把山羊支原体内部挖空并剔除其中的遗传物质,然后向里注入合成的人工基因组,最后新的支原体细胞开始自我繁殖,成为人造生命。“辛西娅”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③人造生命的研究引发了许多道德伦理方面的争论。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在试图缩短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创立自己的生物起源版本。对此,克雷格·文特尔表示:“当这些生命被创造出来时,它们将非常脆弱。让它们在实验室里存活一个小时将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但如果说它们会走出实验室,甚至主宰我们,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④其实,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制造出的一些生命物质,只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构成单元,它们还远不是生命。那么,怎样才算是生命?科学家认为生命至少要具备3个特征:第一,生命必须有一个像容器一样的载体,如细胞的细胞膜、人的身体等;第二,生命能进行新陈代谢,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跟环境做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第三,生命具有可以被储存和复制的化学指令,这些指令控制着生命活动,并且能复制遗传。
      ⑤不过,科学家们还是宣称他们已经做好创造人造生命的一切准备工作。此项实验一旦取得成功,它将开辟人类生命工程的新纪元。     

                                                                                                                                                                             (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女教师的47个吻
①查(zhā)文红,从上海自愿来到安徽省砀(dàng)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当一名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教师”。开学第一天,当她兴致勃勃走进教室时,家长和孩子一看教师是个上海人,都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看她。有的家长竟带着孩子离去,转到另外的班。这当头一棒把查文红打得摸不着头脑。她找到校长,问是怎么回事。校长道:“我们这里上课都是用土话,家长和孩子担心听不懂你的普通话,所以跑了。”
②查文红感到委屈,但她还是硬撑着上完了第一节课。下课时,一名学生用土话问她:“老师,‘狠狠’还来吗?”查文红没听懂,便问道:“‘狠狠’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哄笑了,一个小男孩不客气地说“‘狠狠’就是‘狠狠’,你连‘狠狠’都不知道,还来教我们吗?”教室里再次爆发哄堂大笑。查文红有些恼火,但她不便对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孩子说什么,便又去问校长:“‘狠狠’是什么意思?”校长笑着说:“这是我们的土话,就是下午的意思。”“这校孩子怎么教?”查文红激动地说:“我热爱我的事业,自愿来当一名编外教师,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为农村孩子做点什么,可他们……”
校长表情有些凝重,叹了口气说:“以前来了几个教师,都没坚持几天就走了,送给你这几个看看,你再想想吧!”
③查文红回到宿舍,展开了那张纸,一首诗呈现在眼前: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④这不是温家宝总理的那首《仰望星空》吗?此时读起来又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像温总理说的那样: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她想到农村的落后与闭塞,如果这些孩子长大后还只晓得“狠狠”,他们将永远走不出这贫瘠的土地,也将永远不能与外界对话沟通。此刻,她明白了老校长的用意。
⑤她决定倡导用普通话教学。为了让学生首先能听懂她讲课的语言,然后学会讲普通话,她开始刻苦学习当地土话,一有机会便向村民们学习。上课时,她总先用普通话讲,再“翻译”成学生能听懂的土话。在她的推动下,普通话渐渐成了校园里“时髦”的语言。
⑥查文红为了让启蒙阶段的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通过讲故事与编顺口溜的方式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期末考试时,全班的语文成绩平均达到了91.87分,名列全镇第一。家长们闻讯,纷纷买来鞭炮,来到学校放了起来。一位家长激动地说:“这么好的成绩,我们多年没见过了,感谢查老师!”面对此情此景,查文红激动得哭了,她庆幸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⑦春节已经临近,学校照顾查文红,让她把剩下的课集中讲完,好早点儿回家过年。孩子们听说老师要走,心里都很难过,竟不能集中精神听课。查文红有些生气,正要批评他们,一个名叫丁丽的小女孩站了起来,很失落地说:“老师,你不走行不行?”
⑧“不行啊,老师要回家过年。”
⑨“那你到我家过年,行吗?”
⑩“不行,因为上海的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正等着老师回去呢。”
⑪听到这里,小丁丽哭着说:“那,那你亲我一下好吗?”
查文红眼圈红了,走过去亲了亲小丁丽,止不住流下泪来。这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站起来,都说:“老师,你也, 亲亲我吧。”于是,班上47个学生,她一一亲到。亲完最后一个学生,全班同学放声大哭起来。孩子们觉得,查老师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⑬47个孩子一起大哭,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哭声传出,全校师生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跑了过来,附近的村民也闻声从家里赶来了。哭声是如此具有感染力,一时间全校学生都哭了,面对如此感伤的场面,一些老师和村民也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来。
⑭“那惊天动地的哭声,我从未听到过,至今还在我心中回荡,这一辈子我忘不了那感人的哭声。”查文红每忆及此,还是感动得双眼湿润。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肉毒杆菌有多毒

       ①媒体报道,不久前,四川泸州一家三口因食用了自制臭豆腐而中毒并危及生命经诊断,导致这家人中毒的原因,是臭豆腐中含有的肉毒杆菌。

       ②肉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具有芽孢,因其外形像个梭子,所以又叫肉毒梭菌,全称为“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致病菌。肉毒杆菌本身无害,但其在厌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即肉毒梭菌毒素,简称“肉毒毒素”。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即是由肉毒毒素所致。

       ③肉毒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物之一。它到底有多毒呢?肉毒毒素比氰化钾的毒性要强得多。如果量化一下,1克肉毒毒素就可以放倒100万人。

       ④肉毒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其中土壤是重要的污染源,它可借助食品、农作物、水果、海产品、昆虫、禽类等传播到各处。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亦可被肉毒杆菌污染。

       ⑤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其发病机制如下:肉毒毒素随食物进入肠道,在小肠内被胰蛋白酶活化并释放出神经毒素,后者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入血液,作用于周围神经与肌肉接头处、自主神经末梢及脑神经核,可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神经冲动的传递受阻,最终导致肌肉麻痹和瘫痪。当呼吸肌发生麻痹时,即会致人死亡。

       ⑥肉毒毒素中毒的潜伏期有的可能只有数小时,有的则多达数天。和其他常见食物中毒一样,患者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但肉毒毒素中毒会让中毒者出现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和复视等现象,这是其他食物中毒所没有的。,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严重的一种。

       ⑦由肉毒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四季均可发生,中毒食品多与饮食习惯有关,主要为家庭自制的豆类制品,如豆豉、豆瓣酱、臭豆腐等,其次是肉类和罐头食品。

       ⑧虽然肉毒毒素很毒,但肉毒毒素及肉毒杆菌都不耐热,高温加热即可使各型毒素遭到破坏。所以,对可疑食品进行彻底加热是破坏肉毒毒素,预防中毒的可靠措施。但是别忘了,肉毒杆菌的全名叫“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细菌一旦呈现芽孢状态,它耐高温的本领就非常强大了。只有在120℃以上加热20-30分钟,才能把芽孢杀死。

       ⑨了解了这些,就不难找到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首先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自制发酵豆制品,最好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这样安全性更有保障。其次,在家庭厨房当中,豆制品和煮熟的黄豆、豆酱,以及家里吃剩的肉类、鱼肉、蛋类等,在室温下存放之后,一定要重新加热后再食用。此外,从超市买回的散装熟肉制品、豆制品等最好不要直接吃,还是加热一下为好。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你真的会读书吗

    ①你真的会读书吗?书是“执拗”而“冷酷”的,它从来不愿意让一个不会读书的人完全拥有它。有时,你以为你是懂它的,可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你会发现你和“它”隔得远极了,甚至还没有碰触到它思想的根须!

    ②“会读书”之“会”,首先取决于你有正确的阅读观。读书是你的生活方式,而非你的生活“插曲”。读书是你的精神生活,你的精神“海拔”的提升和读书密切相关;而你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交往关系的建立与持续,也和你的“阅读”有着意义关联。会读书的你,必定是主动朝着书奔过去的,而书呢,也会迎向你,与你邂逅于美好的“花园”。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主动去读一本书的快乐,要远远超过“撞见”一本书的快乐。拒绝成为庸常的人,避免“匍匐”于功利之下,你只有经常主动去打开一本书。

    ③“会读书”之“会”,再要追问你良好的阅读品味。不加选择地见书就读,对形成阅读品味没有任何裨益。好似打开购物网站,面对陌生商品,你肯定会在下单前比对、权衡,判断它是否优质。在无法确定之前,你会调动自己的经验或采用他人的经验,最后才会决定取舍。请问,对待阅读,你可有这样的耐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应该做个挑剔的读书人。不要轻易打开一本书,在你确认它的价值前;也不要轻易合上一本书,在你还没有完全读透前。如何确定它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呢?善读者的建议很关键。另外,读得多了,你的判断也会建立起来。读书,毕竟是自己的事,尽可能自己“做主”。

    ④“会读书”之“会”,还要你拥有基于“联系”的阅读策略。对于精读、泛读、概览之类的既定法则,相信是你耳熟能详并能运用的。建立一种“联系”的阅读方式,不是简单地对单一文本做静态的阅读。你应该在“联系”的阅读里,体验感性的美,更见证理性的深和道德的善,由此丰盈你的温度和有宽度的人生。比如,你再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时,可以同时读鲁迅的《野草》,这两部作品创作于同一时期。前者是散文集,鲁迅将自己扔回回忆的“场”,故事、故人、故乡、故情,柔婉明朗;后者是散文诗集,鲁迅直面当下,灵魂的挣扎、寂寞的际遇,希望与绝望一直在冲撞。若是我们根据其中的任何一部作品就确定“彼时”鲁迅的人生体验与思想光芒,那会是多么狭隘。当你用“联系”的方式去读书的时候,会感觉,书读厚了,读宽了,也读深了。

    ⑤书以沉默的方式和你“说话”,虽然它不能直接引发人的变化,但人存在的独特与自由是阅读赋予的。读书足以抵抗虚无,读书可给予你一颗高尚的心灵,读书可以陪伴着你走出一条感性、知性、理性的思想之路。

    ⑥你真的会读书了吗?

(选自《语文世界》2018年4月刊,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一)泰迪的球鞋

【美】塞林格•罗纳

    泰迪来自阿拉斯加州,一进校园,便成了风云人物。

    因为在路过篮球场的时候,一个篮球恰好飞了过来,他左手一举,球便在他的拇指上飞快地旋转,然后一个转身,球便神奇地传到了右手,一条抛物线线过球场,几乎有一个篮球场的距离。

    但也有人认为,他之所以瞬间成为明星,并非那个三分,而更多的则因为他是个黑人,在白人同学集中的这个学校,特别显眼。

    关于泰迪,风光只是短暂的,他的笑几乎在一个星期后便消失了-------有人给了他天大的麻烦。这得从一场篮球赛说起。

    新生篮球赛是学校的传统活动,而泰迪因为有着身体的绝对优势,再加上进校的那个超远的三分,顺理成章地被校队选中,要打校际的全明星赛。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泰迪犹豫了,因为他没有一双好的球鞋,比赛用的那种,很贵,一千多美元。所有人都知道,全明星赛上的角儿,都是会耍酷的那种,连球鞋都没有,怎么上场?

    后来,泰迪找了一位同学,对方刚好买了一双新球鞋。他说,就一场比赛,打完了就还给你。这位同学就爽快地答应了。

    如果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泰迪宁愿不打球也不会借这双球鞋的。因为那天晚上,比赛结束后,他和队友一起出去“happy”,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白色的球鞋被划破了,好大的一条口子。

    同学不乐意了,要泰迪赔钱。泰迪当然拿不出这笔钱,为了不让自己太难看,泰迪保证,以后一定还上这笔钱。

    以后,以后要等到什么时候?这位同学一点都不客气,要求泰迪去他家的饭店打工,以工钱作为赔偿。泰迪咬了咬牙,答应了,心中想着,等还了这笔钱,便与这人绝交,没见过这么小气的人。

    泰迪整整做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那位同学还多次到饭店指指点点,要求泰迪认真点,还挖苦他,好的球鞋不是每个人都能穿的,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付出代价。

    泰迪默不作声,两个月时间里,他坚持把工作做好,以免给对方留下任何借口,只要做完这些事情,他便可以重新恢复自由,然后找个机会,给这种无耻的同学一点教训,让他明白自己不是好欺负的。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最后一天,那位同学跑到泰迪面前,一脸微笑地问:“感觉这段时间累吧?回去好好休息。”泰迪鄙视地看了一眼对方,拿起自己的行李便离开了。他再也不想出现在这个地方,他要去打球。

    这件事之后,泰迪一直在找机会,他要狠狠报复这个同学------谁都不能瞧不起自己。可惜,自从那天见面之后 ,那位同学就像从学校消失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难道他知道泰迪要抱复吗?事实上当然不是,不过,那位同学倒是的确离开了这所学校,听说去了德国。而且泰迪怎么也没想到,对方会给自己留下一封信,而信中的内容,再次颠覆了泰迪的想法。

    他说:“非常抱歉,为了一双球鞋伤害了我们之间的感情,但在这所学校,我不希望你因为虚荣而悔恨,一双球鞋并不能代表什么,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所有荣耀都需要自己去争取。这些话也是我母亲曾经给我的警告,对了,她也是个黑人。”

    那一刻,泰迪感觉自己的血液在翻滚,觉得肩膀上有千斤重担,但他必须勇敢地前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