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56.11万。其中,2016年海外人才归国率高达79.4%,共计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巨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全面显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现象级的人才回流态势,对于迅速崛起、走向复兴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好事。而且,随着人才国际化大势,不仅中国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发展,很多“洋人才”也倾向于来华“淘金”。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在职业发展机会方面已位列全球前茅。从业领域渐由科研向创业、公共服务等多元化扩展,人员结构从“高精尖”向多层次转变,这种全方位的“登陆”,正促使中国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海归潮涌是国家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我们不仅要张开双臂欢迎八方人才,更要把那些“千里马”用好,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成为赢得未来最坚强的战略支点。
(摘编自邱亭《“最大海归潮”会来得更猛烈》,2017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一条越来越宽的道路就是自主创新创业。海归创业早已有之,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现出新的态势。
今年8月12日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国内创业的新生代海归中,半数左右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这5座城市,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特点。在创业行业分布上,海归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最集中的是信息产业,占比近五分之一,其次是服务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
与物质条件相比,新海归更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如今,‘发展’成为点燃当代年轻人内心激情的火种。”北大创业训练营首席执行官王健表示,“欧美国家给年轻人留下的机会太少,加上语言文化隔阂,他们的才能与价值体现大多呈现等量偏弱的关系。”各国留学生都可能面临这一窘境,但中国留学生最为幸运的就是他们身后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一个蓬勃创新的环境能让青年的个人价值和理想抱负实现几何级的增值爆发。
对当代归国学子而言,他们的激情还基于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他们在出国前就对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此,大量留学生的人生规划中,选择“暂时离开”的目的直指“凯旋”——在海外提升自我,有一定积累后果断回国,投身创业大军。这也是青年海归创业者群体的一个新特点,即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机遇紧密结合,相互成就。
除了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促使海归们思想解放。王健分析说:“当留学生看到国内80后、90后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他们也会想,自己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对于留学生回国创业热潮的未来,陈庚和王健所见略同:目前,归国学子创新创业正值爆发期,此后,热潮将逐步稳定下来,确立起更成熟的发展模式,前景会更好。
(摘编自陈沫、王庆环《发展机遇点燃喷薄的创新力》,2017年9月12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回国后,舞台更大,更有归属感。”走进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欣的办公室时,她正埋头工作。
张欣2012年7月从哈佛大学医学院回国,从事磁场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她和同事的最新研究发现,磁场可以改变肿瘤细胞中一种蛋白质的排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相关发现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许多海归博士共同感受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下滑而大量缩减科研经费,给项目组的科研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但国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的科学研究需要整合越来越多的资源、学科和人才,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叉研究,而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能从国家层面集中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人才,参与到同一个大型科研项目当中。”
(摘编自徐靖《科研报国,快马加鞭》,201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一:
教育部于2019年2月举行发布会,介绍2018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据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保持高位,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继续下降,如期实现了“2018年底基本消除超大班额”的工作目标。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比上年增加了5128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比上年增加了53597万人。全国各级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经过40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基本解决了规模和数量问题,目前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
(选自《北青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有删改)
材料二: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难点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切实提高乡村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出台了全面加强乡村学校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
(选自董洪亮,张烁《义务教育:破解“乡村弱”“城镇挤”》,有删改)
材料三:
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基础上,“杏坛传声”平台应用统计软件,为我们呈现了2017年我国各个地区的招生录取比例,以及各类高校在中国地图上的分布情况,也即我们说的高校分布地图。
地区 |
高考人数 |
本科计划人数(万) |
本科录取率 |
本科学校数量 |
211学校数量 |
985学校数量 |
北京 |
6.06 |
3.71 |
61.22% |
67 |
26 |
8 |
上海 |
5.10 |
4.68 |
91.76% |
39 |
11 |
5 |
天津 |
5.8 |
3.46 |
59.66% |
30 |
3 |
2 |
吉林 |
14.30 |
8.87 |
62.03% |
37 |
3 |
1 |
江苏 |
33.01 |
16.72 |
50.65% |
78 |
11 |
2 |
陕西 |
31.90 |
13.53 |
42.41% |
56 |
8 |
3 |
湖北 |
36.20 |
12.57 |
34.72% |
68 |
7 |
2 |
湖南 |
41.08 |
14.95 |
36.39% |
52 |
4 |
3 |
广东 |
73.00 |
25.21 |
34.53% |
64 |
4 |
2 |
四川 |
58.28 |
17.52 |
30.06% |
51 |
5 |
2 |
山东 |
72.00 |
20.44 |
28.39% |
67 |
3 |
2 |
安徽 |
50.20 |
14.46 |
28.80% |
45 |
3 |
1 |
河南 |
86.30 |
22.68 |
26.28% |
55 |
1 |
0 |
河北 |
43.62 |
16.1 |
36.91% |
61 |
1 |
0 |
江西 |
36.49 |
12.06 |
33.05% |
43 |
1 |
0 |
贵州 |
41.20 |
6.95 |
16.87% |
29 |
1 |
0 |
(选自凤凰资讯《地图你看过,高校分布地图你看过吗?》,有改动)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阶段,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龙头,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中央要管好统筹规划、战略布局、宏观调拉和目标定位,各地要指导好高校的办学,服务好办学。
(选自张珏(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材料四: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职业教育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鼓励更多应届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
实践证明,对一个人来说,掌握一门技术,就有了谋生的本领,对一个贫困家庭而言,拥有一个技工,就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对一个国家而言,当大量劳动力拥有了专业技能,经济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在消除贫困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m%,起到了火车头作用。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减贫脱贫,保护弱势群体,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这一中国经验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可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既是发展之计,也是民生之计。我们看到,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到之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1+X证书制度试点到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近期诸多职业教育发展新举措密集发布,形成了推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矩阵”。政策是发令枪、是催征鼓,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和重点已经明确,关键是细化责任、狠抓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从数量扩张转变为质量提升,真正走进春天。
(选自中国教育新闻网《职业教育开启“高光时刻”》)
材料一:
我们通过对数据库内100多家GDP总量较高的城市进行分析,并将各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作为外来人口数量,可得中国外来人口总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深圳,外来人口比重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城市分别为东莞,浏阳和深圳。
当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他们丰富了城市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有助于壮大产业工人队伍。而且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一座城市开放的程度越高,越是能够海纳百川,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汇集。城市也将越具备活力。但同时,大量的外来人口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也使得“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被提上了日程。
(摘编自2017年11月27日福布斯中国网站)
材料二:2017年外来人口最多的七个城市
排名 |
城市 |
级别 |
省/直辖市/自治区 |
外来人口(万人) |
GDP总量(亿元) |
1 |
上海 |
直辖市 |
上海 |
969.7 |
28178.7 |
2 |
北京 |
直辖市 |
北京 |
810.0 |
25669.1 |
3 |
深圳 |
计划单列市 |
广东 |
806.3 |
19492.6 |
4 |
东莞 |
地级市 |
广东 |
625.2 |
6827.7 |
5 |
苏州 |
地级市 |
江苏 |
386.5 |
15475.1 |
6 |
佛山 |
地级市 |
广东 |
346.1 |
8630.0 |
7 |
武汉 |
省会城市 |
湖北 |
242.8 |
11912.6 |
(截取自福布斯中文网)
材料三:
一线快递从业人员流失率高,供不应求。记者了解到,临近年关确实有很多快递员提前离职回家,给快递派送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离年关越近,将会离职的快递员也会越多,有可能会导致网购的年货送达没有以前那么顺畅。
解决快递员流失问题,企业仅靠春节,“双十一”等特殊节点“临时抱佛脚”提高员工待遇,恐怕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其实,快递员们的要求很简单:与付出相匹配的薪金、必要的社会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畅的职业上升通道,让他们能够快乐工作。
无论如何,快递企业要免受“用工荒”的病痛折磨,升级服务的同时完善行业用工制度,善待一线快递职工是企业必答之题。
(摘编自2018年2月13日《劳动报》)
材料四:
春节到来。北京街头的人流车流日益稀少,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返乡,公交不挤了,道路不堵了,可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享受“空城”带来的惬意,就不得不面临饭馆、商铺歇业、快递大幅“停摆”等诸多不便,“空城”,让人欢喜也让人忧,而这矛盾背后则反映出了城市迅速膨胀后面临的发展困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外来人口没能够真正融入大城市,他们的“根”还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基本公共服务未实现均等化,是阻碍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主因。”苏海南强调,很多人还面临住房压力,看病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一线城市春节期间的“空城”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大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测算并设定一个人口红线,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将资源合理配置到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让人们在二,三线城市或者农村就能找到用武之地,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苏海南说。
(摘编自2016年2月7日新华网《北京春节遇“空城”烦恼?劳动力候鸟式迁徙待破解》)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