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也是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不久前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从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深圳出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普遍共识与行动,为新形势下推进相关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但与此同时,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日益成为发展短板。此次出台的方案剑指薄弱环节,不仅从顶层设计层面搭建“四梁八柱”,更从改革落实层面画出清晰“路线图”。

    (摘编自人民网《让职业教育承载更多梦想》)

    材料二:

    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要围绕国家发展和民生需求,坚持服务大局、育人为本、就业导向、多元办学、依法治教,把职业教育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就业大格局中谋划,深化教育链产业链融合,主动服务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要健全体制机制,建设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实施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要紧跟产业变革创新培养模式,强化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工匠精神培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建好贫困地区发展急需的中等职业学校,确保贫困地区有需求的青少年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为他们人生出彩提供更多机会。要落实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地位,为职业教育营造更好环境。

    (摘编自光明日报《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材料四: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瑞士,这里年轻人的择学、择业观让人耳目一新:超过半数的瑞士初中毕业生会进入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深造,成为拥有熟练技术的“现代工匠”。他们也铸成了闻名全球的“瑞士制造”基石。据统计,瑞士有300余种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技校体系相当完善。学生进入技校时,校方和学生签订合同,这份合同需到教育部门或同业公会备案。学生严格按照教程规定学习技能,并同时完成文化知识的学习。按行业不同,学习技能的时间一般为2至4年。职业技校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一般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甚至在培训期间就被企业“预定”了。

    当欧洲多个邻国因金融危机而失业率高企时,瑞士的失业率却一直稳定在3%左右,这与其教育的均街发展、着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有很大关系。而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现代工匠”源源不断进入各行各业,也使“瑞士制造”在延续辉煌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

(摘编自环球网《瑞士职业教育打造“现代工匠”》)

(1)、下列对“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新形势下推进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B、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写入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表述。 C、明确了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日益成为发展短板的问题。 D、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顶层设计层面和改革落实层面都作了明确要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强化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工匠精神培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B、深圳出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剑指薄弱环节,搭建“四梁八柱”,画出清晰“路线图”。 C、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795万人,加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人数还会更多。 D、瑞士的失业率一直稳定在低位,“瑞士制造”闻名全球,与其完善的职业技校体系有着极大的关系。
(3)、职业教育也是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五年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从不足1万公里,延长到2.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60%以上,“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成为了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五年间,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等多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纵观国内,依靠高速铁路的助力,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区域间的沟通交流,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由高科技所为铁路带来的巨大成果,体验到了新时代经济动脉所焕发出的无限活力。诸如,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行,穿越陕西关中、甘肃天水、定西等贫困地区,结束了陇中和陇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为沿线天水地区的苹果种植户带来了新的机遇。放眼世界,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国高铁的版图已经扩展到了亚、欧、非、美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为世界各国踏上相互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和平共发展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蒙内铁路的通车运行,圆了肯尼亚的百年梦,更为铺起东非“铁路大动脉”构建了开端工程。

(《中国高铁:破茧成蝶撩起惊世之舞》2017年6月8日东北新闻网)

材料二:

    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据测算,国外企业修建高铁平均成本为每公里0.5亿美元以上,中国只需约一半,且中国企业的工期短,施工效率又是外国企业的一倍以上。成本低,标准却更高。安全性能上,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基本一致,施工标准远高于欧标。中国企业施工中用到的钢筋、水泥等材料等级和用量都偏高。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性价比高,并不是“故意低价换市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成本的控制力。中国铁路的配套产业完整,包括上下游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发达,这是一般国外厂商无法做到的。中国产品交货及时,工人劳动效率高。同样一列车,国外制造要18-22个月,我们最多12个月。

(摘编自《2016-2021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三:

    台媒称,中国高铁的名号已在世界打响,就连美国加州州长也二度赴华取经;2017年6月5日,美国加州州长布朗继2013年后,第二次搭乘中国高铁。布朗对中国高铁赞誉有加,“我是高铁的忠实爱好者,也是高铁在美国坚定的提倡者,很愿意看到加州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尽一切力量促其实现。”“我很喜欢坐火车,除了可以阅读、与人交谈,更可起身走动,而且火车速度很快,非常方便。”布朗更开玩笑表示,希望能从加州搭乘高铁到中国。

    早在2010年,当时的加州州长阿诺就曾造访杭州,期望了解高铁的服务、融资状况,以利促进加州人文、产品交流以及地区发展。

    虽然美国有高速列车“阿西乐特快”,但其最高时速仅240公里,平均时速110公里,远低于中国高铁300公里以上的时速。此外,美国铁路的准点率最高仅到75%,和中国高铁“零误差”的佳绩相比逊色许多;落后的设施、乌龟般的速度,导致多数美国人不考虑当地火车。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话杨庆祥: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

访谈嘉宾:扬庆祥(评论家、学者、诗人)

凤凰文化:是怎么想要提出“新伤痕文学”这个概念的?

杨庆祥:首先,我已经注意到了有大量的作品在书写“改革开放”这段历史,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涉及到伤痕的问题。这些作品中包括前辈作家余华的《第七天》,阎连科的《炸裂志》和最新的作品《日熄》,还包括大量青年作家的作品。

另一方面我又发现整个批评界或者说整个文化界并没有对这种倾向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只是从非常简单的社会学角度——比如70后、80后等等——来划分的。我恰恰认为中国当下所谓的“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00后”其实都是同一代人,他们都在面临整个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伤痕或阵痛。他们分享了共同的心理结构和情感结构,在他们的表达里面有共同的诉求。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新伤痕文学”之所以出现的重要历史语境,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

凤凰文化:既然今天主要聊“新伤痕文学”,那我们先从“旧”的伤痕文学说起。伤痕文学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文革”的历史创伤),它是一个比较短命的文学现象,当时比较重要的作品如《班主任》、《伤痕》,现在看起来是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那么属于“新伤痕文学”范畴的文学作品,也会具有相似的局限或者说遗憾吗?

杨庆祥:八十年代的旧伤痕文学有个很大的局限,对事件的描述大于对人的描述,这就导致了它变成一个非常短暂的潮流。当然它当时被终结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新伤痕文学”应该从中吸取它的教训。比如余华的《第七天》,在我的定义范畴里面它一定是“新伤痕文学”。但如果“新伤痕文学”止步于余华的《第七天》,它可能也会变成一个短命的文学现象。《第七天》的内在书写模式非常接近于当年旧伤痕文学的模式。其实在我看来,应该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不能上升到这个高度,必然就会很短命,也不能够提供更多的意义和路径。

凤凰文化:你提到“新伤痕文学”不仅仅是发现和揭露,对这个时代也是有照亮和疗愈作用的。这个“疗愈”怎么体现?

杨庆祥: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在社会转型的撞击过程当中积累了太多负面的情感性的东西。个人跟世界的相处出现了问题,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也出现了问题。而我们又没有一个特别明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对这些东西进行整合和改造,这就导致了有很多人会盲目地去追求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对于真正的现代人来说,其实更需要一种理性的途径。

凤凰文化:“疗愈”就是表达出这种感情吗?

杨庆祥:不但仅是表达,而是通过一个“语言化”的过程将这种情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书写可以把这种社会的创伤表达出来,个人的创伤和社会的创伤是互为一体的。这种创伤表达出来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问题的根源所在。

凤凰文化:那么就你的观察,哪些作家或者哪些作品是让人满意的,能够担当起“新伤痕文学”的疗愈作用的?

杨庆祥:有很多人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地写,但完美的作品目前可能还不存在。我觉得更年轻的作家他们的写作方向是对的,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对话的视角,没有简单地将伤痕“他者化”。

老一代的作家容易把伤痕轻易地归结于某一个具体的事物。“新伤痕”不是,更年轻的作家们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问题。每个人只可能从自我出发然后抵达他者、疗愈他者。首先要反思和批判自己,然后重建自我这个现代概念的主体性。比如张悦然最近出版的长篇《茧》作出了一些尝试。

(摘编自“凤凰网”,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一部关注老年手机市场的短片《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迅速爆红网络。短片描述了独居老人与在外工作的儿子逐渐疏离的故事,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影片走红的实质是对老年人内心诉求的深度解析。

老年人因为视力、记忆力、辨识力的衰退,难以操作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他们更需要一部操作简单、功能适合的老年智能手机。据调查,大部分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除了停留在能轻松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拍摄照片等功能外,还希望手机能够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最好能够在疾病突发时依靠手机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手机的真正智能之处在于能够随时与子女取得联系,子女也能通过手机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行动轨迹以及个人情绪等。其实,老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而是有“温度”的陪伴。

(摘编自《一部<手机>解剖空巢老人现状引争议》,2018年2月27日中国网)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起关注。《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自2001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年化阶段;未来20年,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年化水平将超过30%。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老人会产生心理失调的症状,出现家庭“空巢”综合症。其症状常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等。据调查,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摘编自《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7)》)

材料三:

    怎样减少子女离家对老人的心理冲击,避免出现空巢的情感危机呢?改善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子女的赡养、领取养老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重要途径。改善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子女与父母多沟通,重视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培养兴趣爱好也有利于空巢老人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政府方面,要加快完善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事业,加快建设老年服务中心和护理中心,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为空巢老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切实维护空巢老人合法权益等。此外,社会方面也可以多组织开展老年群体活动,多鼓励空巢老人互助互动,充实他们的文化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多与他人沟通的平台。

(摘编自《关爱空巢老人,帮助空巢老人远离空巢综合症》,新浪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关于2016年中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规模调研出炉。网络视频行业规模已达521亿元,相比2006年的5.3亿,增长近百倍。同时,作为产业另一潜力支柱的数字音乐领域,近年来也获得了飞速发展。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数字音乐行业规模相较10年前已突破150亿,逐渐与国际接轨。

    进入2017年,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在严惩盗版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内容的健康成长给予了最好的激励。同样是经历了盗版阵痛后触底反弹的网络版权重要领域,数字音乐与网络视频的产业间距正在慢慢缩小,回顾这些年的发展历程,网络视频所积累的经验也正是其最好的前行向导。

(摘编自搜狐网,2017年8月30日)

材料二:

    今天,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被要求全部下线。版权主管部门的这一重拳出击,被业界看作网络音乐产业的重要转折。

    一纸禁令并未对网络音乐平台造成冲击。几大在线音乐平台似乎早有准备,动作频频:宋柯、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用户数量宣布破亿……而另一边,一些小众平台在版权禁令下,选择关闭音乐服务。国内知名音乐分享网站“音乐盛宴”已于27日正式关闭,距离2006年的创建,不过10年时间。

    音乐人对网络传播始终又爱又恨。爱的是其传播效率远远超过之前的磁带或CD,往往一首歌在网络走红就能让音乐人名满天下。但是免费下载又让网络人气成为看上去很美的产业气泡,人气变现在免费下载时代几乎无解。正是这样的尴尬,让网络音乐走红的同时,也时常爆出被歌手抵制的新闻。

(摘编自《文汇报》,2015年7月31日)

材料三:

    互联网数字音乐将销售渠道彻底改变。音乐产生之后,直接放到互联网音乐平台上,没有发行公司、没有音像市场,也可以说将其合二为一,将产业链缩短为更为简练有效的“内容+渠道”,但渠道已经从传统唱片公司手中转移到互联网音乐平台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发行能力渐转到了平台手中。速途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各类应用使用率中,音乐以77.2%排名第四。QQ音乐推出的付费数字音乐专辑之后,互联网音乐平台基本完全掌握了线上发行渠道,并且逐渐取代线下发行渠道。此时,帮助词、曲作者进行版权维护与收费的工作也转入到平台,QQ音乐为此甚至建立了专门的法务团队。

    音乐产业链的重构将给音乐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但对音乐平台公司而言,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盈利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移动音乐市场规模已达96.2亿元。但各互联网音乐平台中,实现盈利的只有QQ音乐,而且也是首次盈利。

    目前各音乐平台的盈利点包括付费用户、数字唱片、版权转让费、维权收费、广告等。盈利点虽多,但金额却都有限,甚至难以覆盖昂贵的版权费用。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全球娱乐和媒体产业年度报告》中断言,尽管音乐播放平台的发展十分迅猛,但仍然难以为音乐产业带来更多收入。而要解决平台盈利问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回归到音乐本身。

    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各种资源开放,技术升级,渠道易主,让音乐人摆脱了过去依赖唱片公司的模式,音乐创作、推广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音乐产业的产业链未来还会调整,正在探索的新商业模式也有待稳定,但无论如何,几年前濒临死亡的音乐产业,如今又迎来了曙光。

(摘编自《财经》,2017年第4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因而十分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戏剧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体验理论”,其实质就是强调逼真,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如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是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的:“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在空心的橹里灌上一半水,摇橹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显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让观众接受一个“客观真实的”、不容怀疑的情节。

那么,西方观众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观赏戏剧的呢?观众通常会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因而,在剧场里,观众的内心即使被触动,也不会即席发声或者与他人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中国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对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显然,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威尼斯小船相比,梅兰芳表现的摇船少女在细节上与客观真实相去甚远,但在逼真度上却各有千秋,因为观众衡量他们的尺度是不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力图证明这就是真实,所以从真实的角度来看,它还有种种不真;梅兰芳努力去表演得像真实,所以从表现的角度看,它已经很像真实了。这就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不同的立足点产生的不同结果。

由于中国戏曲重心在演员的表现力,因而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最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不同角色、不同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所以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在名剧目中最能表现其演技的片段)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在演员方面,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头子、老太婆,老年演员能扮演小姑娘、小伙子;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女演员能扮演男人。

从以上西方戏剧和中国戏曲的差别中可以看到:西方戏剧力图消除剧情、演员、场景与观众之间的差异,力争消除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之间的差异,其成就也在这种“消除”之中。中国戏曲很明确地显示着剧情、演员、场景与观众之间的差异,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之间始终保持着审美距离,其成就也在这种“距离”之中。

(摘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

材料二:

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建构,与中国传统戏曲有着密切联系。1935年,布莱希特在莫斯科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演出。这一次观演,对其戏剧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36年,布莱希特写成《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一文,提出了“陌生化”这一重要的美学概念。

布莱希特对欧洲戏剧舞台上流行的“第四堵墙”[注]演剧观极为不满。他指出,欧洲演员表演时有意把自身隐藏在“第四堵墙”之中。也就是说,演员表演时有意制造舞台表演的真实幻觉,让观众置身于剧情中并触发其感情,使观众的感情与演员自己的感情相融合,从而实现舞台表演对观众的同化。在布莱希特看来,这种强调移情共鸣的演剧方式是欧洲戏剧艺术发展的桎梏。它不仅使演员与观众处于神智恍惚的非理性状态,而且消解了观众的主体意识和行动意志,也削弱了戏剧的社会作用。而要改变欧洲剧场中舞台上的演员与舞台下的观众同悲欢的状况,就必须进行戏剧艺术审美思维的变革。

在布莱希特看来,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为欧洲戏剧艺术的变革提供了重要借鉴。他认为,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魅力,源于其所遵循的“陌生化”美学原则。其一,演员注意自身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中国戏曲演员在舞台上会有意关注和展示自己的表现手法,用程式化手段刻画人物。其二,演员注意观众接受与舞台表演之间的距离。“防止观众在感情上完全忘我地和舞台表演的事件融合为一”,以固化观众的“观察和观看的立场”。由布莱希特的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陌生化”被其视为一种戏剧表演技巧以及应有的演剧效果。演员应在舞台上冷静理智地观察自己的表演,提醒自己不要和被表现的人物融合在一起。演员的这种“陌生化”表演,也在提醒观众要保持理性观察立场。这样,观众在被演员表演打动的同时,能够清醒意识到自我作为剧场演出的“观察者”的身份。

布莱希特之所以反对演员表演时和观众观剧时入戏过深,是因为他认为舞台上的表演应激发观众的陌生感和惊奇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与事物,往往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由此导致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敏锐感觉的丧失。因而演员应突破那种强调移情共鸣的演剧观的束缚,用不同寻常的新形式来表现那些人们所习惯的、熟悉的事物,以使观众对这些事物感到陌生、意外和好奇。如果观众能带着疑问去看待舞台上的演出,自觉反思演员的表演是否妥当,舞台表演中所呈现的“世界”是否合理等问题,也许就能从中发现、获得新的认识。陌生化效果的目的,就在于培养观众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立场,把观众的移情共鸣转化为质疑反思,深化观众对舞台表演的理性认知。

(摘编自周晓露《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戏曲》)

【注】舞台一般只有三堵墙,“第四堵墙”是指舞台和观众之间的一堵看不见的、幻觉的墙。也就是说,演员表演时应当无视观众的存在,就仿佛自己与观众之间有一堵看不见的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子你要一天一天地过

王开岭

北京台有档周播节目叫《七日》,其广告词这么说:“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我也做电视媒体,按同行眼光,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既行云流水勾勒了百姓过日子,又将岁月和节目划了等号,自恋了一把。

可我老觉得哪儿不对,似乎某根神经被偷咬了一口,后恍然大悟:它在光阴上的计量单位——那个“七日”刺疼了我,它等于是在说,人生即一周加一周加一周……

这尺码太大、太粗放了,它把生命密度给大大冲淡、稀释了。若央视“春晚”给自己打广告,会不会说成“生活,就是一个春晚加一个春晚”呢?如此生命换算和记忆的刻度,简直恐怖。

地铁上,忽听一女孩儿感慨:你说哎,日子真快,眨眼又过年了,不就是看了几部剧,听了几首歌嘛,我夏天裙子还忘了穿呢……

是啊,我们对光阴的印象愈发模糊,时间消费上,所用尺码也越来越大,日变成了周,周变成了月,月变成了年……日子不再一天一天地过,而是捆成大包小包,甩手即一周,一月,一年。打个比方,从前是步枪瞄准,现在则像冲锋枪,突突一梭子,点射变扫射,准星成废物。

一把尺子毫米取消了,只剩厘米。

“今天几号啊?”这声音无处不在。

我自己也常想不起日子,甚至误差大得惊人。那天我寄一份文稿,末了署日期,将“2009”落成了“2007”。②我明白,这不是笔误,是心误。

时间的粗化意味着人生的恍惚,知觉的紊乱。

谁还记得时间本来的模样?

最朴素的生命知觉,最正常的光阴感应,如何获得呢?

或许,人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生物。

这个身份和公鸡没什么两样。

我一直凳得,既然生命乃自然赋予,光阴也源于自然进度,那么,一个人要想持有清晰、纯粹的时间印象,就必须回到大自然——到这位天时的缔造者和发布者那儿去领取。

我们要靠冰雪的融化、草根的发芽、枝条的变软来感知早春;要凭荷塘蛙声、林间蝉鸣、旷野萤火来记忆盛夏;我们的眼帘中要有落木萧萧和鸿雁南飞,要有白雪皑皑和滴水成冰……

最伟大的钟表,捂在农人怀里。

大自然的时间宪章,万余年来,一直镌刻在锄把上,犁刃上,镰柄上。立春、谷雨、小满、芒种、寒露、冬至……光阴哲学上,农夫是世人的导师,乃最谙天时、最解物语之人。错过节气,即意味着饥荒,颗粒无收。

看日期,不能只看表盘和数字,要去看户外,看大自然。

大自然从不重复,每天都是新的,每秒都是新的。细细体察,接受它的沐浴,每天的你即会自动更新,身心清澈,像婴儿。

牢记一条:我们是生物,首先是生物。

③若生物时间丢了,即丢了大地和双足。

日子须一天一天地过。

如此,才知时,知岁,知天命。

时间危机,即人生危机。

没什么比握紧光阴更重要。

有一天,突然想起儿时的日历本,即365页的那种撕历,一天一页,平日乃黑字,周末为红绿,除公历日期,还有农历节气。记得每逢岁末,父亲总要去新华书店买本新日历回来,用纸牌固定后挂墙上。早晨,父亲头件事即更新日历,他从不撕,而是用铁夹子将旧页翻上去,所以一年下来,还是厚厚一本。我最喜红绿两页,不仅颜色漂亮,更意味着可罢学了。

许多年了,我未见这种老日历,总是豪华的挂历和台历。本以为它消失了,可去年逛厂甸庙会,我竟然遇上了,兴奋至极。

从此我恢复了用老日历的习惯。

和父亲一样,我也舍不得撕它,只是一页页地翻。

和父亲一样,这也是我每天起床后的第一道功课。

像精神上的广播操那样。

那感觉很神奇,端详它,就像注视一个婴儿,欣赏一片刚出生的树叶。

一页页地迎接,一叶叶地告别,日子变得清新,丰腴,舒缓。

它每天提醒你,户外——遥远的大自然正发生着什么:雨水、惊蛰、白露、夏至、霜降、秋分、小雪……

我又恢复了“天时”的感觉、光阴“寸寸缕缕”的感觉、日子“一天一天数着过”的感觉。

生活,不再是条粗糙的麻绳,而是一串不紧不慢、心中有数的念珠。

④老日历是我保卫生活的工具之一。

你不妨也试试。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