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变色龙》同步练习

读课文《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时,有一条准则决定他“变色”,这条准则的是(  )

A、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脑子上哪去啦? B、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C、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 D、这是他老人家的狗?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这个星球有你
                                                                                             张丽钧
      ①彭先生打来电话,邀我去西部教师培训会上讲座。尽管与彭先生仅有一面之交,但还是愉快地应允了。撂了电话,翻一下工作安排,发现居然与一个会议撞车了。连忙打电话向操持会议的人请假。对方沉吟了片刻,半开玩笑地扔过来一句:“去走穴?”问得人火往头上拱,又不便发作,陪着笑说:“跟商业不沾边。组织者提供交通、食宿费用,不安排旅游。我的讲座是零报酬。”对方听了,用洞悉一切的口吻说:“哦?零报酬?那不是他们太不仗义就是你太仗义了吧?——来这个会还是去那个会,你自己掂量吧。”
      ②我跟自己说:“何苦来?背着一口黑锅去搞什么讲座!”可是,答应了的事又怎好推辞?我需要寻觅一个推掉讲座的充分理由。我上网搜索彭先生的背景材料。彭先生本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到天津一家知名软件公司做软件企划。朝阳般的年纪,做着一份朝阳般的工作,惹来许多人艳羡。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做了一名自愿“流放”西部的IT人。
      ③促使彭先生下决心去西部的,是一对苦难的母女。冬季的傍晚,彭先生从公司下班回家,发现车胎没气了,便把车推到一个修车摊去修理。三九天气,刀子风刮得人脸生疼。为他补胎的是一个进城打工的女人。女人身边,是她五六岁的女儿。小女孩渴了,一直缠着妈妈要水喝。但妈妈忙着挫胎、涂胶,腾不出手来给女儿弄水。小女孩见妈妈实在顾不上自己,便趴在试漏的水盆前,小声地问妈妈:“妈妈,这盆里的水能喝吗?”没等妈妈回答,渴极了的小女孩居然把头伸向了那飘着浮冰的脏水盆……这一切发生得那么突然,彭先生的心仿佛被撕裂开了一道口子,在不住地滴血。他赶忙跑到最近的一家商店,买了几瓶牛奶,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来交到小女孩手中……
      ④第二天上班后,整个上午,彭先生全身都在发抖。他事后说:“在离我们公司不到五百米远的地方,竟有如此苦难的事情发生!而我却坐在有空调、有暖气的办公室里……这件事是一个导火索,它把我几年来想好的事情一下子提前了;或者说,好比是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让我赶紧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我再不能等下去了!”
      ⑤他于是去了那个叫黄羊川的地方。分文不取,义务支教。当他坐在一户姓王人家的炕头,吃着读到四年级就因贫困而辍学的女孩烤的土豆时,他哭了;当他在另一户人家,听到一个做了母亲的人说因为没念完书而一直后悔着、怨恨着时,他哭了。
      ⑥通过努力,他让黄羊川的中学生每周吃上了一次肉。
      ⑦通过努力,他让黄羊川连上了互联网并拥有了自己的网页……
      ⑧我原本寻觅推辞的心,此刻却被亲近的热望塞得满满的。在这些故事面前,一口“黑锅”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被误解的痛,幻化成一条可以忽略不计的蛛丝,随手抹掉或者交付风儿,都可以微笑着接受。
      ⑨孙红雷有个广告说:“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这句话多么适合彭先生!这年头,有故事的人很多。但是,彭先生的故事却堪称高品位。有故事的人没有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幸运地分享了这故事的人一直在心中说着孔子那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⑩我决意充当那个可有可无的会议的叛逃者;我决意把多年淘得的教育真金悉数献给西部。我发给彭先生的短信是:“这个星球有你,我多了一重微笑的理由。”                                                                                                                  (有删改)

阅读《我的小田鼠》,完成小题。
我的小田鼠
赵兰振
①日子像一层层尘灰,掩埋了许多往事,但那只不大的小田鼠,却一直活跃在灰尘之上,从没有被埋没过。
②七八岁时,我和伙伴去田里捡秋漏儿,在一处被人刨过的土坑里看见一只小田鼠。它身子缩成一团时,就像一枚法国梧桐的球果;冷风吹开它短短的细毛,吹出一朵朵细细小小的漩涡,它外层的毛色黄灰,而里层则有点发白。握着它时,能觉出它在颤抖。它实在是太害怕了。
③我们一点儿伤害它的心思也没有,相反,把它当成了宝贝。我激动得不得了,急于想让人知道我的重大发现,憋粗脖子大吵大嚷。呼啦一声,伙伴们包围了小土坑,一双双滴滴溜溜的眼睛盯住了小田鼠。它愈加害怕,哧溜一下,从一双双腿脚组成的栅栏里窜了出去。我们呼呼哧哧,大呼小叫,围追堵截。小田鼠最终被严严实实盖在了我的翻转的鞋窝里。我一只手按住它,又怕它再跑掉,又怕按痛了它。光着一只脚的我一点点地移开鞋帮,还好,小田鼠已经丧失希望,缩在那里咻咻的喘气,一副听天由命的无奈模样。
④这下我可找着事儿干了。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我好不容易才解开篮系子,是一截麻绳,又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拴住小田鼠的后腿。我把小田鼠吊在篮臂上,此后一整个下午我的心就和这只小田鼠一同悬系在那截细麻绳上,一会儿怕磕碰了它,一会儿怕勒痛了它,一会儿又怕绳子松了它会哧溜跑掉。捡秋漏儿的事反而一无所获。
⑤回到我家的小土院,我茫然起来,不知该怎样安置这只小田鼠。我从来没有养过田鼠,似乎也没有见过别人养过。我不想向大人求教,我甚至都不想让他们知道我要养小田鼠,我想秘密地做我的事情。 
⑥在院子里站了一刻,很快我就有了办法——田鼠的洞不都是打在土里吗,土里才是它的家,在土里它才安心。也才能听从我的调养。我把它拴牢在树上。然后在树根旁挖一个洞,让它藏卧里头,让它把洞当成自己的家。养上半个月我就能养熟,小动物都是通人性的。之后我就能牵它出去——牵一只小鼠遛遛,多么神气!我还可以撒开它,撒开它也不会跑掉,让它陪着我玩,就像我曾经喂熟的小雀一样。当我在田野里逛逛时,一只小田鼠兴冲冲地给我领路,服服帖帖地听从我的使唤……我的天,那该是一种什么样舒坦的感觉!
⑦说干就干,我在院角落里的一株椿树旁挖了起来。那株树不算太粗,能很容易地把绳子拴上去。树旁的地面也高,干干爽爽的,一定是小田鼠喜欢呆的地方。我把土块揉得蓬蓬松松的,就像被子一样柔软舒服。然后我“请君入瓮”——把小田鼠放在里头。我知道它肯定喜欢这个新家,这里肯定适合它的。
⑧第二天早晨一睁开眼,我从床上一跃而起,直奔院角落里的椿树。拴在椿树上的麻绳犹在,可小田鼠却不知了去向!我怀疑它是藏在土坑底,可一把一把清空土坑,连一根鼠毛也没有找到。也不能是猫请走了小田鼠,因为我家没养猫。最后我确信是小田鼠自己咬断绳子跑掉了。催开我绚烂想象之花的我的小田鼠真的跑掉了,我拉着那根残绳,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突然间想哭。
⑨小田鼠攫住了我的心,我为小田鼠牵肠挂肚:村子太大了,我家又在村子的中央,离田野太远,中间隔着无数的房屋,还有两三口大池塘,还有村子周围的一圈护村沟,宽得就像河流……我怕它溺水,我怕它被村子里的老鼠围攻,怕它山高水长,又不能明着行路,压根就摸不到田野里去……不止一次,我为我的小田鼠伤心,悄悄地流泪。
⑩直至今日,不止一次,当那些生活中不多的快乐像花朵一样在某一天悄然开放时,我都会梦见我的小田鼠。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4题。
        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她挂了花!”
         ②“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历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③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④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⑤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
        ⑥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⑦ 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⑧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来对众言曰:“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如来曰:“三藏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第八回)

       唐僧正走处,忽听得一棒锣声,路两边闪出三十多人,一个个枪刀棍棒,拦住路口道:“和尚!那里走!”唬得个唐僧战兢兢,坐不稳,跌下马来,蹲在路旁草科里,只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那为头的两个大汉道:“不打你,只是有盘缠留下。”长老合掌当胸道:“大王,贫僧是东土唐王差往西天取经者。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 那贼闻言,掣大棍,上前就打。长老一生不会说慌,遇着这急难处,没奈何,只得打个诳语道:“二位大王,且莫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银子,把与你罢。”那贼道:“且捆起来。”众喽啰一齐下手,把一条绳捆了,高高吊在树上。

       却说三个撞祸精,随后赶来。忽见长老在树上,八戒呵呵大笑道:“你看师父。在那等我们便罢了,却又有这般心肠,爬上树去,扯着藤儿打秋千耍子哩!”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买卖上门了!”即转步,摇身一变,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来到前边,叫道:“师父。”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那伙贼见行者与他师父讲话,撒开势,围将上来道:“小和尚,你师父说你腰里有盘缠,趁早拿出来,饶你们性命!”行者放下包袱道:“盘缠有些在此包袱,不多,只有马蹄金二十来锭,粉面银二三十锭,散碎的未曾见数。要时就连包儿拿去,切莫打我师父。”那伙贼闻言,都甚欢喜道:“这老和尚悭吝,这小和尚倒还慷慨。”教:“放下来。”那长老得了性命,跳上马,顾不得行者,操着鞭,一直跑回旧路。

       行者忙叫道:“走错路了。”提着包袱,就要追去。那伙贼拦住道:“那里走?将盘缠留下,免得动刑!”好大圣,耳中摸一摸,拔出一个绣花针儿道:“列位,我出家人,果然不曾带得盘缠,只这个针儿送你罢。”那贼道:“你好道会做裁缝?我要针做甚的?”行者听说不要,就拈在手中,晃了一晃,变作碗来粗细的一条棍子。将棍子插在地下道:“列位拿得动,就送你罢。”两个贼上前抢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弄动半分毫。这条棍本是如意金箍棒,天秤称的,一万三千五百斤重,那伙贼怎么知得。大圣走上前,轻轻的拿起,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指着强人道:“你都造化低,遇着我老孙了!”群贼围上前来,打了五六十下。行者笑道:“且消停!待我一个个打来,一发教你断了根罢!”荡的两棍,打死了两个,唬得那众喽啰撇枪弃棍,四路逃生而走。

       却说唐僧骑着马,往东正跑,八戒、沙僧拦住道:“师父往那里去?错走路了。”长老兜马道:“徒弟啊,趁早去与你师兄说,教他棍下留情,莫要打杀那些强盗。”呆子一路跑到前边,厉声高叫道:“哥哥,师父教你莫打人哩。”行者道:“别个都散了,只是两个头儿在这里睡觉哩。”呆子行到身边,看看道:“这两个,张着口睡,都淌出些粘涎来了。”行者道:“是老孙一棍子打出豆腐来了。”八戒道:“人头上又有豆腐?”行者道:“打出脑子来了!”八戒听说打出脑子来,慌忙跑转去,对唐僧道:“打杀了。散伙了!”三藏问:“阿弥陀佛!打的怎么模样?”八戒道:“头上打了两个大窟窿。”三藏教:“解开包,取几文衬钱,快去那里讨两个膏药与他两个贴贴。”八戒笑道:“师父好没正经。膏药只好贴得活人的疮肿,那里好贴得死人的窟窿?”三藏道:“真打死了?”就恼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猢狲长,猴子短……(第五十六回)

                                                                                                                                                   (节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裂痕

刘剑飞

    ①王木和李林是好朋友,俩人上学时是同班,上班时在一个大院,后来结婚买房子,又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偶有闲暇时,俩人喜欢推杯换盏,小酌几杯。或在家里,或至酒馆,整几样可口的小菜,弄两壶陈年老酒,就这么边喝边聊,天上地上、事业人生,无拘无束海侃一番,日子过得特别畅快!

    ②前几天,听闻李林刚刚荣升单位的副局长。作为好友,王木自然十分高兴,特意安排在这落雪的晚上宴请李林,要为他好好庆贺庆贺。酒是陈年的酒,壶还是那把老壶。王木这人好雅,平素饮酒对酒具很是讲究,无论到哪喝酒,都爱带上一把老壶。这是王木的父亲昔年下乡插队时从一老农手里淘回的,壶虽谈不上名贵,但也是上好的青花瓷,雪白的壶壁,上绘梅兰竹菊,再配上两只小巧的六角酒杯,喝起酒来,颇有几分的雅兴。

    ③这晚,喝着喝着,李林就有些喝高了。待到他要亲自把盏,为王木斟酒时,右手一颤,握着的壶不慎脱手。但听“咣啷一声”,酒壶磕在了盘子上,碎倒没碎,但那翘着的壶嘴却被硌掉了。李林脸一红,搓着手,很是过意不去。王木淡然一笑,一把破壶,烂就烂了吧!等明儿找人粘一下,还能凑合着用。言毕,收拾起掉嘴的瓷壶,继续畅饮。

    ④这以后,俩人依然隔三岔五小酌几杯。只是,再没用过那摔破的壶。

    ⑤几年后的一个春天,某收藏协会组织一批权威专家来小城鉴宝。也是出于好奇,王木找出那把摔破壶嘴后又重新粘上的青花瓷壶,请专家鉴定。没曾想,那位瓷器专家看过壶后,大为赞赏,说此壶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纹饰细腻、釉质莹润,乃是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珍品。只可惜被损坏了,不值钱了。倘是保存完好,目前的市场价至少在三十至四十万之间。听完专家的鉴定,王木一下子愣在那里,老半天才醒过神来。抱着壶回到家里,王木顿足捶胸,懊悔不迭。心中既悔自己没能好好珍藏此壶,又恼李林不该这么不小心,把壶摔破。

    ⑥这以后,王木像被抽去魂魄一般,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每天回到家里,他都拿出那把壶,一遍遍反复抚摸,边摸边喃喃自语,深悔自己痛失了宝贝。妻子知道这事后,闹着要去找李林,让李林赔壶。王木苦着脸劝阻,都是多年的好朋友了,怎么着也不能这样做啊!尽管一再劝妻子,但王木的心里也在暗自埋怨李林。王木想,这李林也太不够意思了,如此珍贵的一件宝贝让你毁掉了,就是不让你按市场价赔偿,你也该来道道歉,表示表示心意啊!这么想着,王木对李林就有了芥蒂。以后李林再邀他喝酒时,他都婉言推托。

    ⑦此后,俩人的关系渐渐疏远,偶尔在单位或小区碰一下面,也只是相互点点头,一笑而过。三年后的一天下午,王木在单位看报纸,无意间看到一则报道,说是前几年来本地鉴宝的那几个所谓的专家,据调查是一个诈骗团伙。该团伙以鉴宝寻宝为名,流窜各地,借机收取鉴宝费或骗钱拾漏……看到这里,王木的心中猛一激灵:莫非——莫非自己的那把宝贝瓷壶,也是他们胡吹的?这下,王木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就带上那壶,到省博物馆找人重做鉴定去了。博物馆专家看过壶后,告诉王木,这就是一把民间常用的酒壶,只不过年代久些而已。

    ⑧这一结果,让王木大失所望。既而,他又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他蓦然感觉到,这几年撕扯内心的那种痛,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⑨此后,每有闲暇时,王木依然喜欢把玩那壶。回想起当初和李林推杯换盏、对坐小酌的情景,王木忽然迫切地想要喝酒,并且想和李林一起喝酒。但,拿在手中的电话,却始终没有勇气拨过去。这把壶都有难以弥合的裂痕了,还能再喝出以前的味道吗?王木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