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阳江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论语》节选语段,按要求答题。

子路①曰:“卫君②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③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④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⑤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⑥而已矣!”(《论语·子路》)

【注】①子路: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②卫君:卫国国君。③正名:使名正,纠正名与实不相符合的情形。④阙如:空缺的样子。⑤错:通“措”。放置。⑥所苟:苟且的地方,马虎的地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卫君待子而政/人谋而不忠乎 B、则刑罚不/过不至 C、君子名之必可言也/温而知新 D、君子其言/我如浮云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3)、结合文段内容,谈谈孔子为什么要提出“正名”,他又是如何看待“正名”的。
举一反三
阅读铁凝《一件小事》,完成后面小题。
        ①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②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或外人。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2,我若能为她注射,便可免去她每天跑医院的麻烦。
        ③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请求。
        ④这位邻居本是天津知青,因病没有下乡,大约在天津又找不到工作,才到我们的城市投奔她的姨母,并在一家小厂谋到了事做,她好像是那种心眼儿不坏,但生性高傲的姑娘,学过芭蕾,很惹男性注意。这样的邻居求我,弄得我心花怒放。
        ⑤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在我家像迎接公主一样迎接我的病人。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熟能生巧,巧也能使人忘乎所以乃至贻误眼前的事业。这天我的病人又来了,我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一个小饭盒),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聊着小城的新闻,聊着学生的前途。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
        ⑥有句很诙谐的俗语形容人在受了惊吓时的状态,叫做“吓出了一脑袋头发”,这形容正好用于我当时的状态。我已意识到我受了很大的惊吓,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⑦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我被吓出的“一脑袋头发”和这煮干了的针锅,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心跳着弄不清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注射的失败是注定的了。这实在是一个大祸临头的时刻,唯有向病人公开宣布我的失败,我才能尽快从失败里得以解脱。我宣布了我的失败,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⑧我的邻居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⑨邻居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⑩但是第二天下午,她却准时来到我家,手里还举着两支崭新的针头,她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我说:“你看看这种号对不对?六号半。”
        ⑪这次我当然成功了。一个新的六号半,这才是我成功的真正基础。
        ⑫许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因为一件小事的成功而飘飘然时,每当我面对旁人无意中闯下的“小祸”而忿忿然时,眼前总是闪现出那位邻居的微笑和她手里举着的两支六号半针头。
        ⑬许多年过去了,我深信她从未向旁人宣布和张扬过我那次的过失。一定是因了她的不张扬,才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术,和认真去做一切事。

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乙)齐宣王见颜斶 , 曰:“斶前!” 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日‘斶前’,亦曰‘王前’,可乎?” 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 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 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国策·颜斶说齐王》节选)

(注释)①颜斶(chù):齐国隐士。②趋:小步快走向着对方,以示恭敬。③柳下季:即春秋鲁大夫展禽,字季,因食邑柳下,死后谥“惠”,故又称柳下惠。孟子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④垄:坟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