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多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高原,我的中国色》同步练习

《高原,我的中国色》一文作者抒发了哪几方面的思想感情(   )。

A、对中国悠久历史的崇敬。 B、对近千年来中国的衰败与懦弱的痛惜。 C、对当代城市青年状态深深的忧虑。 D、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命望和信心。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番薯

龙应台

    洋葱、花菜、胡萝卜、青椒……一篮一篮蔬菜水洗过的青翠。我拎起一个沾了土的番薯,心里一阵喜悦:十个月大的孩子今天将吃他生命中第一口番薯,世界上有这么多甜美的东西等着他一件一件去发现,真好﹣﹣“你们怎么处理番薯的?”有人在背后问我。

    是个五十几岁的妇人,带着谦和的微笑。不等我回答,又继续说:“我只会放在水里煮一煮。你们东方人一定有比较高明的吃法……”也许,但是我这个东方人只会把番薯丢在水里煮一煮。实话实说,她显得相当失望。

    “我是以色列人,在苏黎世住二十几年了。不,我不喜欢瑞士!”

    不喜欢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国度?为什么?

    “工业高度的发展,环境都被破坏了,你看,树也被砍了,草原上盖房子,大自然愈缩愈小……”她抱怨着,我心里在说:妇人,你简直人在福中不知福,在瑞士说环境污染?

    我看到的湖,清得可以数水中的水草石头,雪白的天鹅、黑色的野鸭在雾中若隐若现,栗子落进湖里几声滴答。我看到一里又一里的草原,草原边有郁郁的森林,林中有潮湿长着果莓的小径。苹果树扎根在草坡上,熟透的红苹果滚下坡来,被花白的乳牛蹄子踩碎。牛脖子上的铃铛在风里叮当叮当传得老远。

    而她在抱怨大自然的破坏?

    “我比较向往你们中国;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共存,尊敬大自然,体认人的渺小……”

    我忍不住笑起来。又是一个向往东方文明的西方人!她大概在书店里买了两本封面优雅的介绍东方哲学的书,用空灵的画与空灵的文字谈禅家、说老庄。她怎么不知道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呢?或者曾经有个中国人热切地告诉她,中国是如何如何地与天地为一体,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三十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五年来,天然林面积每年在减少,更不知道台湾的民众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重金属的鱼,山林缺少水土保持,水灾频发……

    “我也不喜欢瑞士人的物质主义,一心一意只是钱、钱、钱。他们根本忘记了如何简单地去生活。你们中国人就不会这么功利,你们比较讲究精神性灵上的追求,对不对?”

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着不知说什么好。

    “而且,在瑞士,人的心很冷,人与人的距离很远。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美丽的房子、昂贵的汽车、漂亮的花园,可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温情,房子越大,人越寂寞。你们中国人很讲感情的,不是吗?”

    “是的。”我很肯定地回答,她开心地笑了。可是,我没有办法对她解释中国人与瑞士人一个重要的不同:中国人对“自己人”讲感情、重道义,对陌生人却可以轻易践踏。瑞士人或许对“自己人”非常冷漠,但他们对“陌生人”却显得相当“温情”;我若牵着幼儿的手出去,一副“妇孺状”,一路上不断有人帮我开门、关门、提菜篮、推婴儿车;连公共汽车都会在开动之后又特别为我停下来。

    “住上几年你就会知道,”妇人握着我的手道别,“瑞士实在不可爱!你一定会想念中国的。”

    我已经在想念中国了,可是我想念的中国不是她包装精美的东方幻想国,而是一个一身病痛但生命力强韧的地方

    拎着番薯回家,要放在水里煮一煮。

(摘自《人在欧洲》,三联书店,1994年3月,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酸涩而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人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左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子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仍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有删改)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金钢糖

林清玄

       路过乡间小镇,走过一家杂货铺,突然一幅熟悉的影像吸引了我。

       杂货铺的玻璃柜上摆了一个大玻璃瓶,瓶中满满的糖果,红,绿、白相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是“金含”!我几乎跳了起来。(A)

       “金含”是一种我以为早已失传的糖果,它的形状如弹珠,大小像桔子或酸李,颜色如同西瓜的皮,有的绿白、有的红白的间杂着。

       “金含”又称为“金刚糖”,因为它硬如铁石,如果不咬破,轻轻的含在嘴里,可以从中午含到日落。

       “金含”几乎是我们童年的梦,是惟一吃得到,也是惟一吃得起的糖果。一毛钱可以买两粒,同时放人嘴里含着,两颊就会像膨风一样的鼓起,其他的小朋友就知道你是在吃金含,站在一边猛吞口水,自己便感觉十分的骄傲和满足了。(B)

       爸爸妈妈很反对我们吃糖,绝对不会买糖给我们,所以想吃金含往往要大费苦心。

       在野外割牧草时,乘机提一些蟾蜍或四脚蛇去卖给中药铺;或者放学的时候到郊外捡破铜旧锡玻璃瓶簿子纸卖给古物商;或者到溪边摸纳仔到市场去卖……

       由于要赚一毛钱是那么辛苦,去买金含来吃时就感到特别欢喜,好像把幸福满满的含在嘴里,舍不得一口吃下去。

       卖金刚糖的小店就在我去上学途中的街角,每天清晨路过时,阳光正好穿过亭仔脚,照射在店前的瓶罐上,“金含”通常装在大玻璃瓶里,阳光一照,红的、绿的、白的,交错成一幅迷人的光影,我有时忍不住站在小店前看那美丽的光影,心神为那种甜美的滋味感动,内心滋滋的响着音乐。

       经过三十几年了,金含的甜美依然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在那个“残残猪肝切五角”的时代,因为物质贫乏,许多微不足道的事物反而给我们深刻的幸福。

       可见幸福并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对现状的满足。

       (C)我花了五块钱向看杂货店的阿婆买了两粒金含,几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放入口中,就像童年一样,我的两颊圆圆的鼓起,金含的滋味依然甜美如昔,乡下的小店依然淳朴可亲,玻璃瓶里依然有错落的光影,这使我感到无比的欢喜。

       (D)我踩着轻快的步子,犹如我还是一个孩子,很想大声的叫出来,告诉每一个人:“我在吃金含呢!你们看见了吗?”

                                                                                                                                                                                              (选自《散文选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①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这一来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好一会儿,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声了。

    ②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③“三妹,小猫呢?”

    ④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⑤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⑥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⑦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⑧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⑨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⑩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地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⑪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⑫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班级举行“天下国家”主题阅读活动,并设计了相关挑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今昔之别

——为“九一八”七周年纪念日作

李辉英

七年了。值得纪念的年头。

在这冗长的岁月中, 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我的故乡, 故乡有深蕴在地下的矿产, 有蔽日的森林和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故乡还有我的父母和三千万无人拯救、每天在敌人蹂躏下哀痛呻吟的人民。无告地暗地里悲伤, 忍辱求活, 苟延残生, 这样地度过了这七个年月。 A.我忘不了这血写的历史的一页。 虽然,我住得距离那一片失去的土地非常的辽远,比吉波西人更痛苦地流浪,流浪到黄河边上,长江岸旁,逃亡到南方北方,可是我没有一刻忘记了故乡的惨象。时时刻刻地,我的耳边摇动着惨苦的哀号,闭上眼睛又看见强盗们虐待奴隶的情景, 即或在梦中,也常为这些事情激怒得狂号,充满着复仇的火焰,不知不觉中就把拳头握得像铁一般的坚牢!

要复仇!

要回家!

为了太过于系念故乡的缘故, 自己也曾经全然无望地流过好多的眼泪,白天背着人后流着泪,夜晚一躺到床上, 就尽兴地哭个不停了。故乡哟,被踏在野兽爪下的故乡哟,谁知道, 哪年哪月, 你才能够脱开恶魔们的羁绊呢!

松花江的江水,永是那么悠闲地一尘不染地流着, 灌溉着东北大地, 它是满洲原野的慈母,在它的怀抱中,整个东北原野在慢慢地滋长着,发育着;没有仇恨,没有争端,没有压迫,也没有掠夺, 日日夜夜, 只是铺展着恬静安然的生活, 日日夜夜,松花江上回漾着欢快的笑声和甜美的歌。 但, 这七年中,那是任什么也提不起来了。

长白山上,赤血染遍了白的山、绿的田和青的原野;屠杀,屠杀, 日本帝国主义者整天整夜尽在狂饮奴隶们的血,再也不能在山前山后听见那醉人的牧歌。

这一切,这一切,……七年中的东北大地啊!

忍耐着, 准备着,期待着,只要那个光明灿烂的日子一到, 那就该是复仇的开始了。 开始了, 开始跟日本帝国主义者,那些杀人饮血的强盗们去拼!几千几万的拳头伸出去,震撼天地的喊声冲过去,遍地举起烽火, 万众一心, 收复我们的失地,把日本强盗们赶出中国去,把奴隶的牢门打开,粉碎那千千万万条锁链! 大仇报偿了! 于是,再也不会听见奴隶们哀痛的呼号, 而那流浪在外方的人也不会时常哭泣了。那时候,松花江上将又回漾着欢快的笑声和甜美的歌,没有仇恨,没有争端,没有压迫,也没有掠夺,在长白山侧,将要飘散出旧日醉人的牧歌!

但,复仇的一天——什么时候才到来呢?

一天, 两天, 三天, ……

民国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

终于,那日子到来了!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民所不能忘记的日子, 从这个惨痛的日子起,整个中国, 逐渐遭受日本强盗们的凌辱,逐渐地, 那被压迫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接着, 那被蹂躏的土地也就一天天扩大了, 热河、 冀东、 察北、绥东,慢慢地那木屐声要遍及全中国了。 可是, 不要紧,怕什么 “九一八”,我们不是也有个“七七”吗? ——这,也是每个中国人不能忘记的日子! 这日子, 是个新的起始,从这一天起,我们抖掉了奴隶的衣饰,挣开铁链,高举复仇抗战的大旗, 向我们的仇家开始攻击! 四万万五千万的声音是一致的: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驱逐日本强盗出中国去!”

“收复失地!”

南方、 北方、 东方、 西方, 遍地燃起了烽火, 男的、 女的、 老的、 少的, 全预备为这民族最后生存一同奋斗!老大的中国真是老大的吗?不! 中国真是睡着的吗?不! 中国新生了! 中国自由了! 中国解放了!

这一切, 这一切,……这一切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这一切就可以把失去的土地收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

B.忍耐着,准备着,期待着,这光明灿烂的日子真个到来了!

七年了,这日子是冗长的。 可是, 七年之后的第八年, 也许该是全国人民狂欢的一年吧? 我们在艰苦的抗战中, 万众一心,跟日本鬼子拼命到底,终有我们最后的胜利!这胜利,也许在今天和明天,也许在今年或是明年, 只要把最后胜利把握在自己的手里,那就可以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也就是收复了失地。

仍然如旧,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我的故乡,但我却再也不流泪了, 虽然我依旧各处逃亡,我却因对着最后胜利的火花而在欢笑,欢笑,欢笑……

长白山,松花江,把你们的子民们的拳头集中起来,去寻求那残暴的敌人吧,去朝着第八个年头迈进吧!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