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
部分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结束后大规模地撕书,满楼满屋子都是撕碎的书籍……有的老师说看着书本被撕毁感到很遗憾也很痛心,有的家长说,学生被压抑了三年,终于解放了,撕毁书本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请你对材料中的老师 或 学生家长的看法,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反驳。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仁义礼智不是外部给予,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领悟罢了。所以说,向内心追求就会得到它,不向内心追求就会失去它。
这段话对你有哪些启发?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经历、体验、感悟等。
要求:感情真挚;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某日,爸爸故意用方言给小米讲睡前故事。小米听不懂,着急地大声反对:“不要用这个话讲!”爸爸嬉笑着说:“那我用什么话讲呀?我讲的是我们的家乡话呀!”小米一本正经地说:“你要讲中国人讲的话。”
材料二:高一某班总共43个学生,会说方言的同学26人,会听不会说的8人,不会说也听不懂的9人。
对于方言的渐趋消逝,有的人觉得可惜,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力求保护……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想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婴儿出生时候,小手总是攥得紧紧地,似乎要抓点什么;老人去世的时候,双手就自然放开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撒手人寰”吧。这一“抓”一“放”之间,值得我们思考……
这则材料可以引发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题目;③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
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试试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多半能有很好的收获。
材料二:
塞罕坝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塞罕坝林场的三代建设者克服寒冷、干旱、风沙等困难,在塞罕坝建起了112万亩人造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材料二:走南闯北,勤勉万事,真心系民间冷暖;走北闯南,万事勤勉,不忘百姓辛酸。
材料三:我辈军人流血用命,家国得保,百姓得安。为国而死,为民而死,军人本分,死得其所!
——《谨言》
材料四: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习近平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