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材料:
古代 | 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
近代早期 | 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
1850年前后 | 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
20世纪初 | 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
20世纪中叶以来 |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
21世纪初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年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一
古代中国科学家科学研究的动机是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和“仁”“孝”之德,这二者是一致的,关注国计民生是“仁”孝”之德的进一步推广。所以,那些出于国计民生需要的科学研究,同样也是出于“仁””孝”之德。古代科学家尊崇经典,所以科学研究只是在经典所涉及的范围内展开,只是在对经典的诠释过程中有所发挥。先有《九章算术》,后有《九章算术注》;先有《水经》,后有《水经注》;先有《神农本草经》,后有《神农本草经集注》,诸如此类。
——摘编自乐爱国《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历代理论、实验、技术在各朝代总积分中所占比重(%)
朝代 |
春秋 |
战国 |
秦 |
西汉 |
东汉 |
魏、西晋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 |
北宋 |
南宋 |
元 |
明 |
清 |
理论 |
12 |
23 |
0 |
6 |
10 |
13 |
15 |
2 |
8 |
- |
4 |
19 |
8 |
16 |
40 |
实验 |
2 |
8 |
0 |
9 |
14 |
1 |
13 |
0 |
11 |
- |
6 |
7 |
12 |
3 |
1 |
技术 |
86 |
69 |
100 |
85 |
76 |
86 |
72 |
98 |
81 |
- |
90 |
74 |
80 |
81 |
59 |
——据周仲璧、周孟璞《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初探》整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