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课《学问和智慧》同步练习

学问和智慧

罗家伦

    ①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②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③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 , 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④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筋,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原文有删改)   

(1)、文中第①段“有学问的笨伯”具体指哪一类人?

(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本段内容简要说明其作用。

(3)、第③段中加线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4)、结合本文观点,联系以下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学问和智慧”。

只有勤奋一项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节选自季羡林《成功》)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生如潮汐
                                                                                          冰山雪峰-
      ①人生天地间,时光匆匆若白驹过隙。生活在这虚幻与现实的边缘,过去与现代的疆界,总会萌发出太多的感慨,深深的记忆镌刻得潮起潮落,澎湃时更若摧古拉朽的大潮汐般荡涤着一切尘垢和铅华,使一切再度回归于本真,在平静中奋发,在奋发中平静,最终落幕成为一段经历、一个过程、一章文字、一份答卷。
      ②当战火的硝烟在历史长河中弥漫,演绎成悲壮激越的旋律。一个王朝覆盖另一个王朝的斑斑遗迹,胜利的荣耀取代失败的落魄。当历史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先进科技文化取代了刀耕火种,所有这些都在告诫人们,只有放弃堆积如山的过去,跟着时代的脉搏,在无尽的奔走中,总结人生的真谛,才能宽慰那颗历经长途跋涉而近乎疲惫崩溃的心。不再思忖过往风尘,不再为昨日所累,收拾心情、装点今朝、换身轻装、从容迈步。亦如朝阳初升,不纠结黑夜的漫长;亦如晨露晶莹,不悲瞬间的精彩。
      ③人生之路如潮汐般起起落落。当呼啸的潮汐来侵时,便如奋斗中的艰辛过程,而此时的心灵海岸,却经受着浊浪的拍击、考验,甚至被疯狂的海水侵蚀的斑驳流离、失魂落魄,更时时潜藏着被巨浪吞噬到海底的悲催,成为永远宁静的沉积。待一番惊心动魄之后,潮汐也将渐渐地退去,海岸重新归于平静。此时的海岸,别有一番风景呈现,那些鲜亮的贝壳,闪烁着洗礼后的晶莹,倾述海水的无尽秘密,演化为最美最靓的风景。
      ④打开史册,我们寻觅。曾经高瞻远瞩震惊华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荡平六国,铲除诸侯割据,统一华夏建立大秦,其业煌煌、其功灼灼,也难逃英年早逝的厄运;叱咤风云书写青史的曹操,早已化为一缕清魂潜藏在人们的想象与记忆中;开旷古先河,书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未能摆脱晚年的昏庸和无奈;巾帼骄子女中丈夫的一代女皇武则天,识人才、建周业、重女官、创新意,在历经辉煌后,暮年依旧恢复大唐帝号;弯弓射大雕、驰骋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荡平草原,直指欧洲,也未能目睹元朝的崛起与兴衰;横扫欧洲,志与阿尔卑斯山脉齐高的拿破仑,最终沉睡在巴黎荣军院……秦皇汉武、凯撒、亚历山大,所有的伟业都如潮汐般澎湃汹涌后,又归为暴风骤雨后的平静。暗淡的刀光剑影,远去的鼓角争鸣,在风云叱咤的那一刻,又何尝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呢?不能因为俱往矣,不争朝夕,也不因为俱往矣,放纵懒惰。其实不管故人的业绩如何辉煌,此时此刻,后退一千步来讲,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该不在庸庸叹息中浪费年华,不在好高骛远中崩溃生命,不在鞭长莫及中憔悴陨落,不在后悔嗟叹中蹉跎岁月,不在妄自菲薄中迷失自我,不在唯我独尊中目空一切……最终脚踏实地,感谢生命的每一个潮涨潮落,感谢生命中的真情自我,唯此足矣!
      ⑤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成为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石,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为信息时代的到来构建了坚实基础,毕达哥拉斯、笛卡尔、沈括、徐光启……他们的成就历经岁月风尘的剥蚀依旧历久弥新。是人生潮汐的馈赠,是对善对美的执着追求,是在演绎的文字里对人生反复解读,唯有在生命与生命之火撞击的那一刻,才能完成生命的对接和延续。
      ⑥人生如潮汐,国家亦然,居安思危、高瞻远瞩,方能百战不殆。中国经历狂风骤雨的洗礼后,于痛定思痛中,埋葬了被奴役、被歧视的痛彻骨髓的耻辱历史,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以崭新骄人的雄姿,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突发事件和飞天横祸,已不再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觉醒了的中国人,在汶川玉树大灾难面前,彰显大爱无边,倍显人间温暖。恶性食品,安全隐患,转基因的阴谋秘密……在潮汐的冲刷下逐渐隐退。未婚妈妈张菲三十年收养弃婴,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爱情,在潮汐澎湃后,奉献人间真爱奇葩。此时的中国才真正直挂云帆在苍茫浩瀚的世界蔚蓝的大海中领航奋进!
      ⑦人生的青春岁月,遥远成一道缱绻的背景,于似梦非梦的朦胧中依旧清晰可见,书写不尽的诗篇在潮汐的风靡里渐行渐远,留给岁月无尽的遐想和悠远的回忆。在逐渐苍老的年轮里,渐渐沉淀为荒漠深处的一丛莹绿,浩淼苍穹的一抹蔚蓝,峰峦叠嶂的一抹黛青,心灵深处的一抹绯红。所有这些,都在我们不经意间的翻来覆去中去品味、去推敲、去假想、去陶醉。从中挖掘出无尽温婉缠绵。含英咀华,总有一丝丝层出不尽的借鉴和希望,犹如潮汐中美丽铮亮的贝壳,河蚌中含蕴晶莹的珍珠,沧海中劈波斩浪的云帆,蓝天下振翅翱翔的苍鹰。
      ⑧相信茶越沉越醇,便不会人走茶凉;相信酒越存越香,便不会酒醉人伤。唯有坦然面对潮汐,在潮汐中得到历练和重生,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奇葩润泽生命,绽放绚丽多姿的风采。人生如潮汐,潮汐如人生,就让这亘古不息的大潮汐起落自如平仄生命,演绎生命的芳华和精彩瞬间!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底线

冯骥才

      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②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

      ⑤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速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

      ⑦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 , 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2013年6月3日《今晚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唱出让世界共鸣的中国声音

龚琳娜

    最近有人问我:去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歌曲?我竟一时想不出来。为什么现在很难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甚至给人一种流行音乐不“流行”了的印象呢?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当下很多歌都太相像了,不痛不痒,没有个性,缺乏创新。就像现在娱乐圈最受欢迎的是韩式明星一样,我们的很多音乐人也一直跟在外国音乐后面走,要么模仿欧美,要么模仿日韩,就连国产影视配乐也经常要找国外作曲家来写。

    多元化曾经是中国音乐最大的特色,我们有那么多的戏曲剧种,每个剧种又有不同的行当,每个行当的发声方法都不同,但现在却变得“千人一声”了。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有那么丰富的民歌资源,而在当下的歌曲中这些传统已经很难找到了,因为我们是用西方的发声来打基础,我们的美学观经常按照西方的走。

    不是说学习外国音乐不好,而是不能在向外学习的时候丢掉自己。我们已经背离传统走了太远,是时候回头看看了。一味往欧美、日韩靠的结果是,我们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缺乏辨识度,我们的文化别人看不到,也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回归传统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传统的好,向传统靠拢,这是对待传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第二步是研究传统,了解其科学性,知道为什么这样唱,明白其背后的文化。比如江南的《茉莉花》是柔美的,是软软地唱,东北的《茉莉花》则唱得开放、直白、幽默,这反映的是不同地方人们爱情观的不同。第三步则是深入传统,从传统里面吸取精髓来创新,这意味着融会贯通,深入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不是请几位老艺人在舞台上坐镇就可以了,那只是一种表面的拼贴,真正好的作品要能离开他们仍然立得住。

    在内容上,传统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舒伯特把歌德、席勒的诗谱成曲在全世界流传,我们的李白、杜甫作品也可以写成曲。那么多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我们当然可以做自己的艺术歌曲。中国也有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都可以考虑改编成歌曲来传播,不是说好莱坞、迪士尼做的就是好的,不能让孩子们只知道钢铁侠、蜘蛛侠、超人,不知嫦娥、女娲、钟馗。我们要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学唱出来,唱开去。

    归结起来,就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完全的传统在今天是很难传播的,因为那是地域性的,而不是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所以我们的创新要采用现代作曲方法;而离开传统也就谈不上创新,我们必须要从自己文化的根出发,把欧美、日韩优秀的经验拿过来用,服务于我们的音乐,走国际化的民族音乐道路。

    中国音乐发展的前景总体是乐观的,我们不缺好的歌手,缺的是好的声音,有个性……

    创新的好声音。这需要中国音乐人共同努力,建立对自己传统的文化自信,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唱出让全世界观众共鸣的中国声音。

(《人民日报》2017-01-13)

阅读链接一:“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东风破》歌词选摘)

阅读链接二:《东风破》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中国风的开山之作。用“琵琶”“枫叶”“篱笆”“古道”“荒烟漫草”等意象,营造了冷落萧条的幽境,伤感情绪油然而生。歌词巧妙地继承化用古典诗词意象而成新曲,一洗流行歌曲直白浅陋,内涵古意,雅致新颖。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稚子不识白蜡烛,是孤陋寡闻吗?

【新闻事件】

    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老师,这个是什么?”

    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蜡烛问全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说是塑料条,第二个同学倒是答对了,但根据举手情况,她发现班里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

    让孙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仍有孩子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

    快10岁的小朋友,居然不知蜡烛是何物,到底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无知,还是课本OUT了?这个问题让孙老师思考了许久。毕竟,在现在的生活中,除了蛋糕上五颜六色又细又长的生日蜡烛,能用到这种白蜡烛的地方微乎其微。

(摘自《钱江晚报》)

【媒体观点】

    很多孩子的生活由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比如,吃水煮蛋时,如果鸡蛋刚从滚烫的水里拿出来,壳是很难剥的。让学生解释这个现象,80%的学生都说不知道,家里平时都是长辈剥好吃现成的。杭州留下小学的科学老师仰毅明告诉钱报记者,之前班里有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六年级学习“工具与机械”单元,要求孩子们将教室橱柜上的螺丝拧下来,结果很多孩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螺丝刀。没有生活阅历,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无法活学,只能靠死记硬背。

(摘自《钱江晚报》)

    看似很传统、很落后的白蜡烛,确实有几分“自古以来”的意思。所以,我们没有因为BP机、5寸软盘的过时而奇怪,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唐诗有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实在古代,点蜡烛是达官贵人才有的待遇。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白蜡烛也是70年代刚刚普及的现代产品。我们不必感慨白蜡烛从孩子们的认识中消失,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合乎知识更迭规律的。

(摘自新浪网)

    教材固然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贴近现在学生的生活与认知,但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缺乏生活常识,而其背后往往折射家庭教育中的娇生惯养问题。比如划火柴点燃酒精灯,一看突然冒出火焰,全班都吓坏了,很多学生都不敢点,怕被烫伤。如果不是从小呵护过度,何以至此?不识蜡烛和火柴,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只会纸上谈兵,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

(摘自人民网)

【网友评论】

网友一:蜡烛就是蜡烛,应先不管颜色,先教孩子们怎么区分蜡烛与塑料以及各自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加深孩子们的认识与实践,这才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网友二:蜡烛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确实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但一想,当我们的孩子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茫然不知何物,着实有点遗憾。

我:作为学生,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