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冬天

朱自清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罢。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本文记叙了哪几件事?
(2)、叙事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常常通过贯穿全文的线索体现出来。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以为时间线索,是明线;一是以为感情线索,是暗线。
(3)、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简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4)、第②段结尾画线句是否多余?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如何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完成1-4题。

时间也是“变色龙”

①我们处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看得见飞鸟走兽,听得见琴瑟齐鸣,闻得见馥郁芳香,可是我们是如何感知时间的呢?心理学认为所谓的“时间感知”是指人对时间的知觉,它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

为何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②人在年少时,往往会感觉日子过得很慢。孩子们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有时还会盯着墙上的钟,数着时间过。然而,人上了年纪之后又总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年纪越大,真的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吗?

③心理学家瓦拉赫和格林研究了一群年轻人和老年人使用比喻描述时间的情况。结果显示,年轻人倾向于用静态比喻来描述时间,比如“时间就像平和、静止的海洋”;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用“时间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这类动态比喻来形容时间。

④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给出的一种解释是,当我们年轻时,面带朝气,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经历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事物——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失恋、第一次成为父亲母亲……自然而然,我们会对这些新鲜事物投以更多的注意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新奇的体验渐渐变得黯淡无光,我们不会再投以那么多的注意力,于是便会感觉时间一晃而过,觉得时间的流逝变快了。这很可能就是为什么人老了以后会觉得时光流逝变快的原因。

                                                       

⑤我们都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演员以慢动作逃离爆炸现场,慢镜头的表现形式让画面显得更加惊险刺激。其实,在大银幕外,我们同样能体验到类似的“慢动作时间”。比如,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人们往往会感觉时间的脚步慢了下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⑥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有蜘蛛恐惧症的人盯着他们十分惧怕的事物——蜘蛛看45秒,然后让他们估计时间过了多久,结果他们都高估了实耗的时间。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高空跳伞的新手身上,这些新手总会认为,从同样的高度跳下,自己比同伴所花的时间要漫长得多。

⑦这是因为身处险境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了比平时多得多的细节,所以,会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以慢动作运动,觉得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为何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

⑧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比如,当我们和朋友聚会时,会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那些无聊的事物则会拖曳着时间……1小时无聊的历史讲座似乎比它讲的整个历史时期还要冗长。

⑨经研究发现,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在买东西等待付款时,人尤其会感到有资格获得更好的服务。所以,在碰到慢吞吞的收银员时,10分钟的等待就像1小时那样难熬。相反,如果是一个粉丝获得了与偶像见面的机会,那么他或她会觉得在候客室中的等待是一种运气,10分钟的等待时间并不会让人不耐烦。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美好的时光格外短暂,而枯燥无聊的时光却格外漫长。


阅读《生命之芯》,完成后面小题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A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B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⑧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⑨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⑩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⑪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选自《时文选粹.精品散文》,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耳机偷走少年听力

张华

    近年来,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产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青少年成为娱乐性噪声最为广泛的受害者。

    娱乐性噪声,是指由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所产生的、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声音。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这样的噪声可能来自各种播放器,如MP3、MP4、复读机、电脑,也可能是从各种乐器发出的,甚至各种玩具如电动玩具车、发声枪支等发出的声音以及休闲娱乐场所如迪厅、KTV、游乐园里的声音都可以成为娱乐性噪声的来源。

    当然,听力损失不像其他疾病一样来势汹汹、容易被察觉和重视。研究证明,噪声性聋最初听力损失的频率在4000赫兹(高频),这一频率的听力损失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小、不易被发觉。随着噪声的持续伤害,其他频率的听力会出现下降,最终导致“噪声性聋”,需佩戴助听器来解决。

    俗话说:“聋人三分痴”。如果听灵敏度受到损害,并进一步引起听力损失,那么它带来的影响不只限于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语言接受能力和言语信号辨别能力下降,还有头痛、头昏、失眠、心情抑郁、反应迟钝和容易激动等神经症状;甚至胃肠蠕动和胃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早期、短期内造成的轻微听力损失,通过脱离噪声环境、给耳朵一个休息的过程,是可以恢复的。长期、慢性的噪声刺激,才是造成永久性听阈上移的元凶。认识到这一点,学会科学、合理、安全用耳,可以避免噪声对我们的听力造成伤害。

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这是隔离噪声损害的重要措施。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对于参加噪声活动者,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声音娱乐喜好者也尽量在参加音乐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佩戴耳塞。

    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保护听力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不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耳部疾病及时治疗。

    另外要提醒,两种情况不要用耳机。一是在公交车或大街上噪声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二是不在睡觉的时候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在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

(选自《中国家庭医生》2015年第5期,有改动)

【注释】①张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两平方米麦苗/张中杰

①北方的冬天来得又早又猛又冷。丈夫病故,刚过“五七”,田婶抱门抽抽噎噎地哭泣,来接田婶入城的儿子不知所措。直到儿媳灵机一动,小声嘟囔说租来的车一天五百,她才止了哭,拎着包袱跟着儿子上了车。老家老屋隔壁住着鳏夫壮叔,瓜田李下,儿子担心村子里人嚼舌头根子。

②田婶住进儿子家第一天,就把儿子雇的保姆赶跑了。田婶刚开始饭菜做的也可以,蒸馒头、手擀面,透着农家的香甜,让久居城市的儿子儿媳小两口吃得津津有味。可不到半月,粥常熬糊,菜非咸即淡,让儿子媳妇直皱眉头。

③城里房子像鸽子笼,邻居们也不常往来,哪像在乡下大宽大地,来个亲戚赶上自家没人,邻居都把客人给招待了。田婶心里有点儿莫名的失落。城里不知季节变换。这里的花草树木让她陌生,与老家的槐树皂角树仿佛不在同一个世界。

④她突然想种麦子了。

⑤从小长大,那足足十亩的麦田,带给她多少快乐。弯腰割麦,装车拉麦,上场碾麦,晒麦扬麦,装袋入仓,满满当当的都是勒入骨髓的记忆。

⑥儿子买了大冰箱。要扔掉长方形的白塑料泡沫包装,两个多平方米的塑料泡沫让田婶眼前一亮,一把紧搂怀里,生怕别人抢走似的。田婶从外面广场边的花池里背来两袋土,用手把小土疙瘩捏碎,用浇花壶淋上水,算是整好了麦田。

⑦儿子善解人意,从超市买回了麦种。田婶一见了,这分明是去了皮的麦仁,熬粥喝的,哪是麦种呀。

⑧她自己一声不吭,悄悄坐公交回家了。“你看东院你壮叔家的麦种多欢实呀!”田婶捧着溜圆的黄麦种,像是对儿子说,也像是自言自语一个人乐呵。撒上麦种,喷上水,望着两平方米的麦地偷偷。忙完一日三餐,田婶的世界只属于阳台上的两平方米麦子。麦苗从冒头到露尖再到青乎乎地疯长,抽穗。冬去春来。五月,即将满仁的麦穗溢满清香。她全身每个毛孔都透着熨帖和舒畅,连走路都轻快地哼着歌。

⑨周六早上,田婶贪觉晚起了会。见媳妇在厨房捣鼓,里边传出麦仁的醇香。她急步跑向阳台,青黄的麦秆上齐刷刷的空着。毕竟媳妇不是自己亲生的,她没吱声,心里堵得慌,一口饭也没吃,关上门哭了。

⑩壮叔从乡下又捎来麦种。田婶仍然在阳台种麦子。眼见又抽穗了,她这回看得更紧了。一天,她去超市买菜回来。多日不来的女儿来看她,见阳台上的麦苗,意外惊喜。用剪刀剪了麦头,用清水冲洗了放豆浆机里磨了青麦汁,说是去脂减肥好东西呢。

⑪田婶越发郁闷了。儿媳妇不是咱亲生的,女儿可是贴心小棉袄呢,不问青红皂白,这还是麦苗子呢!不给老娘打个招呼,说割就割了。女儿见犯了弥天大错,生怕落了不孝顺的名声,低眉顺眼一个劲儿讨好她。

⑫第三年,麦子快熟时,田婶把阳台门加了把锁。眼见肥嘟嘟的麦穗沉甸甸地几乎倒伏,田婶心想这回可是个丰收年,心中又一次溢满甜蜜

⑬可是儿子儿媳出去旅游,她去闺女家小住。阳台窗户忘关了,回家时麦子七零八落,倒伏一片,许多成了空壳儿。一只正在贪婪啄食的小麻雀被她堵住。田婶喂养,麻雀不吃不喝,望着窗外;另一只麻雀飞进来,像要救同伙儿出去。喂它们没两天都打蔫儿,田婶只好开窗把雀儿放飞。

⑭田婶做好一桌子好饭,告诉放学归来的外孙,她回乡下还壮叔三回种子钱了。之后没再回城。

⑮春节,儿女回老家看,遇到铁将军锁门。东院隔着院墙传来一阵爽朗的 , 母亲独有的笑声,在阳光下久久回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