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文字的意思。

(2)、本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着哲理,读了本段文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那些雪,那些暖
                                                                                        丁立梅
      ①南方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雪在南方成灾的时候,她所在的城,也被大雪所困,全城停电停水,一到夜晚,整个城,黑的让人恐慌。
      ②那晚,朋友下班回家,曾经灯光活泼的窗口,变得黑沉沉一片。一个城,寂静如荒岛。朋友家在五楼,黑暗中,楼梯充满恐怖地对着她。她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想着那长长的楼梯,她该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头,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
      ③这时,朋友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过来,暗黑的楼梯上,霎时跳跃着温暖的光芒。朋友回过头去,灯光处,隐约看见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身影。孩子举着手电筒,温暖的光芒,一直把她送至五楼。
      ④朋友说,这辈子,她都不会忘记那束灯光,于漆黑寒冷中,把她无助的心,焐得温热潮湿。
      ⑤我的另一个朋友,也给我讲了一个有关雪有关温暖的故事。那是春节返家的途中,她所乘的中巴车,被大雪困在一座桥上。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车的人,又冷又饥。大家焦虑不已,一边抱怨着,一边诅咒着外面的雪。突然,雪地里,一个农民远远地来了。肩上担着副担子,担子两头,挑着两只铅桶。扁担头上,挂着一些白瓷缸,随着他的走动,白瓷缸叮当作响。车上有人苦笑说,这个农民真聪明,知道趁火打劫呢,准是高价来卖什么吃的了。
      ⑥近了。一张黑脸庞,笑吟吟地贴在车窗外。大雪的天,他的额上,居然沁出细密的汗。司机打开车门跳下车,他跟司机嘀咕了两句,司机一脸是笑,赶紧把他让上车。他歇下担子,揭开挑来的铅桶,里面热腾腾的,竟全是生姜红糖水。他舀满了一瓷缸,端上,憨憨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
      ⑦一车人,都喝了他的生姜茶。一车人的心,都被他的生姜茶烫暖了。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一点生姜茶,哪能要钱呢。赶紧挑起他的空担子,走了。一车人目送他走远,眼前困住他们的雪,也变得可爱起来。一瓷缸姜茶的温暖,从此留在他们心上。
      ⑧看报,看到河北唐山市13个农民的事迹。南方雪灾,让他们坐立不安。他们自掏腰包,自发组成一支抗灾抢险队伍,于大年三十这天,千里迢迢奔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冲到抗灾最前线,吃尽辛苦。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年龄最小的,仅19岁。
      ⑨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朴素:当年唐山大地震时,是全国人民帮了他们的,现在,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
      ⑩这世上,真诚的付出,从来不会落空。当你送出了你的温暖,总有一天,它会带着他人的体香,重又回到你身边,慰藉你的寒冷和困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单车共享

    ①现如今,城市人在选择出行工具时颇费思量,私家车自由但相对价格高,公交巴士地铁便宜但自由度低,还有从地铁站到家或公司“最后一公里”的麻烦,而共享单车有其优势。近来,一款颇具设计感的小橙车共享“摩拜单车”出现在很多城市的街头,成为朋友圈热刷的对象。

    ②单车共享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模式,其实在国内并不是新鲜事。成立于2014年,覆盖全国众多高校的ofo单车共享平台瞄准了闲置单车资源,将校园内废弃的单车与学生捐赠的单车经过改装机器锁、号码牌、涂装颜色后投放市场。这种不卖产品而是卖产品“使用”的经营模式,国际上对此有个专用名词,叫“产品服务系统”或者叫做服务型制造业,即充分利用资源,分时段供需要的人使用。

    ③与ofo单车不同,摩拜单车采用自行设计、自行生产的模式。据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介绍,因为希望打造4年免修的特殊自行车,摩拜走了一条自行设计、生产单车的路线,增强了产品的自主性,也提高了经营成本。为了避免“掉链子”,摩拜单车采用车轴转动、实心车胎、五辐轮毂、座椅高度固定的设计,单车重达25公斤,但这样一来,4年免修的愿景与上佳的骑行体验难以两全。

    ④摩拜单车成了共享单车的“新宠”,但在迅速扩张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去年9月摩拜进入北京后,北京的五环内都能见到摩拜单车的身影,但因人流运动带来的“潮汐效应”导致上班时大量车辆集中在写字楼附近,下班需要用车时,大量单车又集中在地铁口附近,想骑车的人吐槽“无车可用”。

    ⑤如今上海地区摩拜单车的投放已超过1万辆。据不完全统计,投放一个多月,遭到人为破坏的单车超过了10%,有的车上的二维码被损坏,车身被贴了小广告。有用户为独占资源给车再加锁,有的甚至图自己方便将单车搬进了办公室或家里。

    ⑥从目前的情况看,摩拜单车想跑赢“最后一公里”要走的路还很长。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向一棵树鞠躬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少,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拾废品的人

梁凌

    ①在饭店门口,我遇上了那个老人。

    ②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背着两个硕大的编织袋,袋子里是他捡来的“宝贝”,许是纸张,许是酒瓶。他的脸,黑,瘦,有着风和阳光的痕迹。秋夜的风,吹在他的秃顶上,几根白发,迎着灯光,茅草似的飞。

    ③他一会儿看看饭店,一会儿看看灯下吃面的人们。那是一家老牌的砂锅面店,华灯初上时分,里面坐满了食客,他们大口地嚼着羊肉串,呼呼噜噜地吃着砂锅面,大口喝酒,大声吆喝,笑语声喧。烟火深深处,一片人间繁华之景。

    ④当我经过,听到老人的低语:“这面条多少钱一碗?”他的声音那么小,像在肚子里说。可能是自言自语,也可能在问我。如果我不注意他,可能也听不到他的问话。

    ⑤我停下来说,十块钱一碗。

    ⑥老人“哦”了一声,又站在那儿迟疑,张望。我则匆匆上楼。

    ⑦我和先生点了两碗面,坐下。

    ⑧在等面的间隙,我趴在窗口向外看。老人还在,站在路边舍不得走,却也不敢靠近。路边有几张桌子,是饭店摆在外面的。桌前坐满了吃面的人,这会儿都埋头享受美味,没有人看老人一眼。

    ⑨老人也自觉跟他们保持相当距离,他好像知道自己脏,怕引起人家的厌恶。

    ⑩我想,他可能很想吃一碗面,却舍不得。十块钱,对他可是大数目,那要拾多少个瓶子才能换来。不吃吧,却更舍不得离开。馋了?饿了?也许,反正就是走不开。

    ⑪我下楼,走到他身边问,老先生,我想请你吃碗面,可以吗?

    ⑫他嗫嚅道,可以带走吗?我问,是要带给你家人吗?

    ⑬不是的,我家没有人,就我自己,是人家不让我坐在这儿吃。他说。

    ⑭我扭头问服务员,我想请老先生吃碗面,你们可以让他在这儿吗?

    ⑮服务员见我这么“光鲜”的人物在说话,立刻道,当然可以吃的!

    ⑯他从角落里特意拉出一张桌子,对老人说,你就坐这儿吃吧。

    ⑰我上楼给老人买了一碗面,又替他拿了筷子、勺子,把餐牌放在他前面的桌子上。老人迟迟不肯坐下,说,我是想把这份带回家明天早上吃。又说,我一天都没有吃饭了... ...老人边说边揉着瘪瘪的肚子。我想了想,又拿出十块钱,让他第二天买早餐,这会儿只管安心等他的面。

    ⑱一会儿老人的面上桌了。看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才上了楼。我的面早已上了桌,等急了的先生问,你刚才去哪儿了?我说,我刚才做了一件小事... ...

    ⑲我们离开时,老人还在,他的编制袋放在一边,他自己,坐在阴暗处,还在享受着那碗面。先生说,也许这是个巧要饭的。我说,可能吧,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⑳这真是个美妙的夜晚,举手之劳,老人享受了一碗面,我享受了快乐的时光。也许,我应该感谢老人呢,因为我获得的回报,实在比那碗面多得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