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dǐng)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1)、选文写了作者在三味书屋的几个生活片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2)、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与百草园相比,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但学生们为何仍玩得有滋有味呢?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3)、请联系具体语句说说选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你认为作者对他的老师持什么

态度?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 好么?
                                                                                                                                                                                                                                      (节选自《绿》)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窗外

(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

    ①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摇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众多的高树,它们的树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体”,仿佛不断波动的浪脊。狂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把它们折腾得大吼小叫。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仿佛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不,它们不会示弱。倘若这些大树开步走的话,它们一定会摧毁阻碍它们前进的一切东西。但是它们宁愿立在原地不动。

    ②天空布满钢铁色的云,远方的云几乎是白色的,靠近中心的地方即树林的上空就发黑了:那里聚集着深紫色的暴怒的云团。在这种虎视眈眈的云团下,树林不停地叫喊。

    ③树林的右翼,两棵连接在一起的山毛榉的枝叶形成一座阴暗的拱门。拱门下面有一块空地,那里异常平静,像一个明晃晃的小湖。从这里看得不完全清楚,因为中间被邻居家的墙头苫盖物隔断了。那个墙头不高,顶上覆盖着冰冷的绿玫瑰。玫瑰有一些部位没有叶子,只长着许多疙瘩的枝干和交叉在一起的、竖着尖刺的长枝条。它有许多手臂、螯足、爪子和装备着尖刺的其他肢体:我从没有想到,玫瑰竟像一只巨大的螃蟹。庭院大概有四十平方米;地面是水泥的。在一个墙角上有一张黑木小桌子,已经散架。在最里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垃圾桶。桌子和垃圾桶,砖墙和水泥地,封闭着那个空间。它们封闭着空间,还是它们是它的门呢?

    ④在山毛榉构成的拱门下,光线已经深入进来。它那种被树枝的颤抖的影子包围着的稳定状态几乎是绝对的。看到它后,我的心情也平静了。更确切地说,是我的思绪收拢了。这种平静是阻止树木逃走、驱散天上的乌云的力量吗?是的,我已经知道,大自然是包围着我们、既产生又吞噬我们的万物与过程的总和,不是我们的同谋也不是我们的心腹。无论把我们的感情寄予万物还是把我们的感觉和激情赋予它们,都是不合理的。把万物看做生活的向导、生活的学说不更合理吗?学会在激荡的旋风中保持平静,变得像在发疯摇动的树枝中间保持稳定的光线那样透明,可以成为生活的一种日程表。

    ⑤但是空地已经不是一个椭圆形的小湖,而是一个白热的、布满了极其纤细的阴影纹络的三角形。三角形难以察觉地摇动着,直到渐渐地产生一种明亮的沸腾现象,首先是在外部地区,然后是在火红的中心,力量愈来愈强大,仿佛所有的液体光线都变成了一种沸腾的、愈来愈黄的物质。天空愈来愈暗,那一片光线的空地也愈来愈亮、闪烁得愈厉害,几乎像一盏在动荡的黑暗中随时会熄灭的灯。树林依然挺立在那里,只是沐浴着另一种光辉。

    ⑥稳定总是暂时的,是一种既不稳又完美的平衡,它持续的时间只是一瞬间:只要光线一波动,一朵云一消失或者温度稍微发生变化,平静的契约就会被撕毁,就会爆发一系列变形。每一次变形都是一个稳定的新时刻,接着又是一次新的变化和另一次异常的平衡。是的,什么也不固定:变化变成稳定,稳定是暂时的协议。高明不在于稳定也不在于变化,而在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永恒的来与往:高明之处在于瞬间性。这是中间站,但是我刚刚说到中间站,巫术就破灭了。中间站并非高明,而是简单的走向……中间站消失了:中间站不过如此而已。

阅读《乡韵自多情》,回答下列小题。

乡韵自多情

    ①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庆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述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⑦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剧。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

李娟

①总是白茫茫的。整个世界无限耐心地白着。回家的路穿过全世界的白,也无限耐心地延伸着。倒了两趟车,一路上走了将近十个小时。

②家里也白白的,院子和房子快要被雪埋没了。妈妈的伤势好了很多。小狗赛虎的伤也快好了,整天把脑袋温柔地抵靠在外婆的膝盖上。

③这场雪灾中死了很多牛羊。牲畜们几乎一点儿吃的也没有了,堆积过玉米麻袋的雪地上撒落了不少玉米粒,于是附近的村民纷纷把自家的羊赶到那里。羊们埋着头努力地寻找陷落在雪地中的金黄粮食,又刨又啃。等羊群离开时,玉米粒儿一颗也没有了,只剩一地的羊粪粒儿。

阿克哈拉再也没有玉米了,再也没有草料了,再也没有煤了。连路都没有了,路深深地埋在重重大雪之下。但是我们还是得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

⑤这次回家,一口气帮家里蒸了八大锅馍馍,共两百多个。蒸熟后全冻在室外雪地里,够家人吃一个多月。好在前不久刚刚挖好了压井,从此再也不用每天去两公里外的河边破冰挑水。然而压井太硬,我用尽全力才能压下去。真想整个人骑在压杆上压啊。我边压边想象着水在地底的黑暗中缓缓地上升,涌动着明亮。

⑥端一碗剩饭去喂大狗琼瑶,离开时,它抱着我的腰不让我走。琼瑶很寂寞,因为老乱咬人,只好拴在院子里,不让它乱跑。

⑦小狗赛虎爱吃大白菜。兔子最爱吃我蒸的馍馍。鸡实在没啥吃的,只好什么都爱吃。我们给鸡窝也生了一只小炉子,鸡们整天紧紧地偎着炉子挤在一起。因为鸡窝有这么一小团温暖,我们的鸡便能够天天下蛋,一天可以捡八个鸡蛋。在整个阿克哈拉,只有我们家的鸡到了冬天还在下蛋。而其他人家的鸡都深深卧在寒冷深处,脑袋缩在肚皮下,深深地封闭了。

⑧戈壁滩上风真大。每次回到家都那么悲伤。

⑨为了能赶上回阿勒泰市的班车,四点钟我就摸索着起床了。家里今年刚盖的房子,还没牵电,四下漆黑。点起蜡烛,劈柴,生炉子。炉火熊熊燃烧,冰凉的房间却仍然冰冰凉凉。小狗赛虎卧在黑暗中静静地看着我做这一切。刚刚回到家就得离开,永远都是这样。家太远,太远太远。赛虎的宝宝晓晓夏天在公路上玩耍时,被过往汽车撞死。身边突然少了一个陪伴,赛虎会不会觉得空空落落?狗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⑩把泡菜坛子的坛沿水续一续。想喂鸡,但有些太早了。天还没亮,鸡视力弱,什么也看不见,鸡食放在外面,会先被老鼠们吃掉。在冬天,老鼠们也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它们也正在忍耐着寒冷与饥饿。

⑪昨天一回到家,还没顾上说几句话,妈妈就顶着风雪出门办事了。夜里只有我、外婆和妹妹守着房子。不知为何,心里总是感觉不祥。但又担心误了班车,于是又焦虑。两种情绪糅在一起,就成了悲伤。

⑫结果一直等到下午三点,班车才缓缓出现在大雪茫茫的公路上。然而妈妈还没回家,为了不错过唯一的这趟车,为了不耽误上班,我还是上路了,怀着悲伤。

⑬又想到了琼瑶。天还没亮,村庄远远近近的狗都开始叫了的时候,琼瑶却没有叫。我出去铲土和煤时,看到星光下琼瑶大大地睁着明亮的眼睛。其实它什么都知道。

【甲】我若是说:我爱阿克哈拉——其实多么心虚啊……我怎么会爱它呢?我远离家庭和责任,和阿克哈拉一点边也不沾地生活在别处。只是会在某些双休日坐长途班车回家一趟,住一个晚上。这算是什么爱呢?

⑮我到了富蕴县,继续等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妈妈回家没有。明明应该在家里度过,应该以这些时间来坐在家中,继续等待妈妈回来。并在等待的时候,喂鸡,生火,抚摸赛虎。

⑯又想起班车独自行进在白色大地上,永无止境……想起班车经过的每一棵树都是不平凡的树——这些旷野中的树,一棵望不见另一棵的树。以前说过:在戈壁滩上,只需一棵树,就能把大地稳稳地镇在蓝天之下。

⑰还说过:它们不是“生长”在大地上这般简单,它们是凌驾在这片大地上的……

⑱——说这些话的时候,多么轻率、轻浮啊。【乙】不过我想,其实我还是爱着阿克哈拉的。

——(《视野》杂志,2023年第1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