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

《记承天寺夜游》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 , 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 蒲苇莲芡 , 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注释】①灵璧:今安徽省灵璧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之阳:汴水的北面。②余浸:支流。③陂(bēi):池塘,池沼。④岩阜:假山。⑤芡(qiàn):水生植物,俗称鸡头莲。⑥富:丰饶的物产。

阅读

《陶庵梦忆》二则张岱

(甲)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日晡,至北固,般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①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臭。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仆携戏具,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菥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②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晴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乙)彭天锡串戏(有改)

彭天锡③串戏④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木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一肚皮磥砢⑤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

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

好茶, 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

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注释】①噀(xùn) 把含在嘴里的液体喷出来。②摋(sà)按揉。③彭天锡:明末业余戏曲演员,江苏金坛人,擅演净、丑戏。④串戏:客串演戏。⑤磥砢(lěiluō)众多的样子。

小冀在学习《钱塘湖春行》时,搜集到两篇关于游记类的文言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带,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丙】

在瞿塘峡口,有孤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即没入水中。人云:“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以为水候。庾子舆奉父榇还巴东,至瞿塘,水壮。子舆哀号,峡水骤退,舟得安行。人为之语曰;“滟滪如幞不通,瞿塘水退为庾公。”

 (节选自张岱《夜航船》)

①滟滪(yànyù):水中的大石块、大石堆。②水侯:水的候征。③庾子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以孝闻名。④榇(chèn):棺材。⑤幞(fǔ):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