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裘公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

    雪落下来了,纷纷乱乱,错错落落,好像暮春时节漫天飞舞的花瓣,非常轻,一点点风,就随着飞扬回旋,在空中聚散离合。

    每年冬天,我都来这座城市看母亲,却从没遇到这么大的雪。

    在南方亚热带岛屿长大的我,完全没有见过雪。小时候我就喜欢搜集西洋圣诞节的卡片,因为上面常有白皑皑的雪景。

    母亲是地道的北方人。和她提起雪景,她却没有很好的评价。她拉起裤管,指着小腿近足踝处一个小铜钱般的疤,对我说:“这就是小时候生冻疮留下的。雪里走路,可不好受。”

    中学时为了看雪,我参加了合欢山的滑雪冬训活动。等不到雪,我们只好穿着雪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摆出各种滑雪的姿势。

大学时,有一年冬天,新闻报道台北近郊竹子湖附近的山上飘雪。那天教秦汉史的傅老师也是北方人,谈起雪,大概是勾起了他的乡愁吧,便怂恿大伙儿一起上山赏雪。学生当然雀跃响应,于是便停了一课,师生步行上山去寻雪。

    还没到竹子湖,半山腰上,一堆堆的游客,围了围巾,穿起羽绒衣,彼此笑闹推挤,比台北市中心还热闹嘈杂,好像过年一样。偶然飘下来一点像精制盐一样的细粉,大家就伸手去接,惊叫欢呼“雪!雪”,赶紧把手伸给别人看。但是凑到眼前,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想到真正的雪是这样下的。一连下了几个小时也不停,像撕碎的鹅毛,像扯散的棉絮,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这样富丽繁华,又这样朴素沉静。

    母亲因患糖尿病,一星期洗3次肾。洗肾回来,母亲睡了一觉,不知被什么惊醒,有些怀疑地问我:“下雪了吗?”

    我说:“是。”

    我扶她从床上坐起,问她:“要看吗?”

    她点点头。

    母亲的头发全灰白了,剪得很短,干干地贴在头上,像一蓬沾了雪的枯草。

    我扶她坐上轮椅,替她围了条毯子,把轮椅推到客厅的窗前,拉开窗帘。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一刹那,树枝上,草地上,屋顶上,都积了厚厚的雪。除了马路上被车轮惊扰的痕迹,到处都是很纯粹洁净的白。雪使一切复杂的物象统一在单纯的白色里了。

    “好看吗?”

    我靠在轮椅旁,指给母亲看繁花一样漫天飞扬的雪。

    母亲没有回答。她睡着了。她的头低垂到胸前,裹在厚厚的红色毛毯里,看起来像沉浸在童年的梦里。

    没有什么能吵醒她,没有什么能惊扰她。她好像一心在听自己故乡落雪的声音。

    “啊……”母亲在睡梦中长长地叹了一声。她的额头、眉眼四周、嘴角、两颊、下巴、颈项各处都是皱纹,像雪地上的辙痕,一道一道,一条一条。

    大雪持续了一整天。地上的雪堆得有半尺高了。小树丛的顶端也顶着一堆雪,像蘑菇的帽子。

    入夜以后,雪还在落,我扶母亲上床睡了。临睡前她叮咛我:“床头留一盏灯,不要关。”

    我独自靠在窗边看雪。客厅的灯都熄了,只有母亲卧室床头那一点幽微遥远的光,反映在玻璃上。室外因此显得很亮,白花花、澄净的雪,好像明亮的月光。

    没有想到下雪的夜晚户外是这么明亮,看起来像宋人画的雪景。宋人画雪不常用锌白、铅粉这些颜料,只是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渲染,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

    白,到了是空白。白,就仿佛不再是色彩,不再是实体的存在。白,变成了一种心境,一种看尽繁华之后生命终极的领悟。

    唐人张若虚,看江水,看月光,看空中飞霜飘落,看沙渚上的鸥鸟,看到最后,都只是白,都只是空白。他说:“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白,是看不见的,只能是一种领悟。

    远处街角有一盏路灯,照着雪花飞扬,像舞台上特别打的灯光。远远听到母亲熟睡时缓慢悠长的鼻息,像一片一片雪花,轻轻沉落到地上。

(1)、文中作者围绕“雪”,回忆了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阅读第⑧段画横线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括号里的任务。

①没有想到真正的雪是这样下的。(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②一连下了几个小时也不停,像撕碎的鹅毛,像扯散的棉絮,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这样富丽繁华,又这样朴素沉静。(赏析该句中“落花”一词的妙处)

(3)、第④段写母亲对雪“没有很好的评价”,与后文母亲在病中也要去看雪似乎矛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观点和理由。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写“我”多次欲看雪而不得与母亲对雪的不甚满意的评价,欲扬先抑,使后文大雪降临、母亲看雪的情节更加真挚可感,令人印象深刻。 B、文章写母子之间的交流,虽只有寥寥数笔,却通过细腻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深沉而又含蓄的亲情。 C、“像蘑菇的帽子”从积雪的厚度写出雪势之大,既形象地写出树顶积雪的形态,又暗合上文关于“童年的梦”的比喻,温馨可爱,富有童趣。 D、引用唐人张若虚的诗句,深化了关于“白”与“空白”的思考——对人生的真谛只能用心领悟;既升华了主旨,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采。 E、本文写雪,由飘雪写到积雪,再写到夜晚户外的雪光,层层深入,由此自然而然转向对光阴易逝的领悟,即是对自然的描摹,也是对生命的礼赞。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它们形象地比喻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③“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④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较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⑤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有删减)

阅读《请敬畏规则》一文,完成各题。

      ①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

      ②不遵循规则的人好像很转,其实很苦很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③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汹涌着一车人,我可不吃眼前亏。

      ④可悲的是,觉得最转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唾沫横飞吹牛的资本。

      ⑤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做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 , 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⑥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⑦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⑧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⑨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做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

【名人精神·品味感悟】文学类作品阅读

一介农夫,两个梦

——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杂交水稻之父”

①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同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

②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③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布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④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袁隆平正式提出籼型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⑤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2017年,世界水稻平均产量每公顷仅4.61吨,而我国杂交水稻

平均产量每公顷达7.5吨,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⑥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

⑦回望袁老一生,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⑧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

(二)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⑨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⑩“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⑪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让他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⑫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⑬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⑭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⑮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⑯他说:“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让更多的人们吃上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⑰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

(三)“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⑱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面对全球粮食危机,袁隆平无法置身事外。

⑲1979年4月,袁隆平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如今,这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⑳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

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㉑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你会更加理解这个回答。杂交水稻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㉒因为“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并“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包括美国在

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

㉓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㉔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㉕他,做到了!

(四)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㉖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㉗袁隆平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㉘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㉙一代科学巨星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青年。

㉚你听——

㉛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㉜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取材于袁隆平相关文章)

现代文阅读

生命的未来

你是否好奇过,千年以后,后人会如何看待我们? 许多人可能会满意下面的评价:“科 技革命持续进展、计算机能力逼近人脑、从分子层次重建细胞、国际贸易步调加快、饮食与 健康空前改善、人类寿命延长 … … "

在这幅美好的 21 世纪图景中,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定位,我们有没有遗漏什么? 我们 有没有忽略什么东西,而且可能将永远失去它们? 到了公元 3000 年,最可能的答案是:“我 们失去了大部分其他的生物,以及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某些特性。”

我猜想,有些科技拥护者不会同意这个说法。毕竟,就遥远的将来而言,什么又是人类 呢? 我们已经进展到这个地步,我们还会继续下去的。至于其他生物,科技拥护者说,我们 应该有办法保存濒危生物的受精卵和组织,之后再利用它们来重建已损毁的生态系统。甚至 这些也没有必要:基因工程将会创造出更能迎合人类需求的新物种和生态系统。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一旦付诸行动,就是一场危险的赌局,这是以未来生物的存亡作为 赌注的。要让数以千万计的生物重生,或人工合成,并把它们集合到运作中的生态系统里,就现有的科学技术而言,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每种生物在它的栖息地里,都会特别适应特 定的物理环境及化学环境。生物已经进化出某些方式,来适应栖息地中的其他特定生物,而 这些方式生物学家目前才刚刚开始了解。想要从光秃秃的陆地,或空荡荡的水域中,以人工 方式合成生态系统,其疯狂程度并不输给让冰冻人体复活。至于重新设计人体基因,以便让 人类更能适应已经破坏的生物圈,简直就是科幻惊悚小说的材料。

我们不能轻易下此赌注,任凭自然生态受到破坏。我们姑且假设可以用人工方式重建稳 定的生态系统,从而任凭原来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消失。那么,我们也可以顺便把图书馆和美 术馆烧掉,把莎士比亚、贝多芬、歌德以及甲壳虫乐队的作品也都销毁。因为所有的这些,或至少是极接近的替代产物,统统都有可能重新创造。

所有生物,从美国秃鹫、印度犀牛,一直到还在我们身边的数千万种甚至更多的生物,都是伟大的作品。是天择这位工匠,通过突变以及基因重组,历经漫长年代与无数步骤,将它们组装起来的。那些出现在我们脚边、我们不屑一顾的一只昆虫或一株杂草,都是独一无 二的生命体。它有自己的名字,有长达百万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也自有一席之地。

生物学家还发现生物在遗传上的统一性,所有的生物都来自相同的远古始祖。科学家的 另一个发现是,人类喜爱从事管理工作,而这似乎源自人类社会行为中一种被遗传定型了的 情绪。因此,自人类诞生后,我们就必须把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如果其他生物是身 体,我们人类就是大脑。为保护这个生机盎然的星球,人类应该贡献更多的智慧。

当前,面对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人们的反应大致有三种;一是人类中心论,除非影响到人 类,否则都不必在意;二是感情中心论,与生俱来的权利,也必须延伸到黑猩猩、狗和其他 我们能感受同理心的高等动物身上;三是生物中心论,所有生物最起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生 存权利。

乍看之下,这三种观点并非那么不同,但是一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优先排序就会变成: 人类第一,其次是高等动物,然后才是其他所有生物。

让人欣慰的是,生物中心论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哲学家罗尔斯顿三世讲过一个故 事,很能比喻这股趋势。多年来,落基山一处营地的登山道边,有一条标语:"请把野花留 给别人欣赏。"这块木牌腐烂后,换上的标语是:"请放野花一条生路吧!"

(摘编自爱德华 ·威尔逊《生命的未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